一、研究计划的原创性要求
创新性与实用性
申请时需提交详细的研究计划,明确研究方向、目标、方法论及预期成果,要求具备创新性和实用性,避免重复已有研究14。
研究需与导师方向形成互补,例如利用学校量子计算或生物医学平台开展前沿课题23。
跨学科合作
学校推崇跨学科合作,鼓励博士后研究人员跨越学科界限,与其他领域的专家合作,共同探索新兴领域。这种跨学科的合作模式有助于培养全面的科研能力,提升创新思维1。
二、学术成果的原创性规范
论文发表要求
需在核心期刊(如Scopus/WoS索引)发表至少2篇高质量论文,部分学科要求出版科研专著3。
学术诚信要求严格,严禁抄袭或数据篡改,引用需明确标注,合作论文需说明个人贡献范围23。
研究成果的呈现
博士后研究员需撰写论文研究报告,提交本校通过后发表核心期刊,经学术委员会评审合格后颁发博士后研究员证书。3。
三、学术诚信与审查机制
严格的学术审查
研究计划需通过导师组和学术委员会的双重评审,确保原创性和可行性3。
出站时需进行学术答辩,展示研究成果的创新性和应用价值3。
零容忍学术不端
学校对抄袭、数据篡改等行为采取零容忍态度,一旦发现将取消资格或撤销证书14。
四、提升原创性的研究支持
科研资源与平台
学校提供超级计算机、纳米技术实验室、核物理研究所等尖端设施,支持复杂实验和数据处理2。
鼓励参与国际合作项目,接触全球前沿课题,增强研究的创新性15。
导师与学术交流
由俄罗斯科学院院士、诺奖得主门生等顶级学者指导,部分导师兼任国际学术期刊编委,可为论文发表提供支持2。
定期举办学术讲座、研讨会,推动跨领域思想碰撞15。
五、职业发展与成果价值
证书认可度
博士后证书经俄罗斯法律公证及海牙认证,国际通行度高,尤其在欧洲、亚洲及“一带一路”国家更具竞争力23。
国内高校普遍认可莫斯科国立大学的学术水平,尤其在理工科、人文社科领域。其博士后经历在高校教职评定、科研基金申请中被视为重要加分项6。
成果转化与资源延续
学校注重科研成果的实际应用,鼓励博士后研究者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强了研究的社会价值,也为研究者提供了更广阔的职业发展机会5。
校友身份终身有效,享受校友论坛参与权及校方知名期刊发表权等福利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