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内训课首页 频道列表

红旗:社会主义发展史

2022-05-06 09:1110
课程预约:13121392666 隋老师
学习费用:面议
课时安排:3天
主讲老师:李泊涵
课程简介:请看详细课程介绍

课程收益
1.系统掌握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提高理论素养和思维能力;
2.准确理解社会主义基本理论中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
3.灵活掌握当代社会主义出现的新理论和新观点,完整理解其科学的内涵;
4.能初步运用社会主义新论的基本立场和方法观察与时俱进的中国社会主义社会。

课程对象 
党员干部培训、企事业专题党日活动安排、党的各级组织集体学习

课程大纲
一、重新认识和理解社会主义
1. 社会主义是人类现代文明的产物
①  资本主义首先主导了世界现代化的发展;
②  社会主义开辟了一条全新的现代化道路;
③  社会主义是人类现代文明的产物;
2. 公正与平等是社会主义的不懈追求
①  资本主义、近代空想社会主义、西方社会主义所追求的“公正与平等”;
②  建立在幸福基础上的科学社会主义的公正与平等;
③  公正与平等是社会主义不懈追求的理想和价值目标;
3. 解放、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基本任务
①  解放、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基本任务;
②  解放、发展生产力尤其是经济文化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任务;
4. 开放与发展是社会主义长葆活力的内在要求
①  社会主义是开放与发展的体系;
②  开放与发展是社会主义长葆活力的内在要求;

二、社会主义的萌芽
1. 西欧空想社会主义思潮概览
①  16~17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
②  18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
③  19世纪初期的空想社会主义;
2. 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空想
①  “天下大同”思想;
②  “大同理想”的重大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③  “大同理想”的空想性;
3. 空想社会主义的实验
①  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实验及意义;
②  毛泽东的乌托邦新村实验及意义;

三、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1. 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加深是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①  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基本特征;
②  现代工业无产阶级的形成;
③  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政治斗争;
2. 马克思、恩格期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①  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理论前提;
②  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过程;
a、马恩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最初探索;
b、马恩共同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c、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第一次全面系统阐述;
3.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实践中发展
①  《资本论》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进一步科学论证;
②  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新发展;
③  提出共产主义社会两个发展阶段的理论;
④  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及创立过程作了系统完整的论述;

四、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
1. 列宁“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①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时空移位:列宁“一国胜利论”与“薄弱环节首先突破论”的提出;
②  列宁“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理论的实践;
2. 从西欧细流到全球洪波:20世纪社会主义在全球的实践
①  社会主义成为激荡全球的洪波;
②  社会主义对制度创新的追求;
③  社会主义的重大失误和挫折;
3. 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①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
②  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20年探索;
4. 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的兴亡
①  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历史背景;
②  斯大林模式的的基本特征;
③  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与危机;

五、社会主义在挫折中奋起
1. 寻求变革:席卷全球的社会主义改革浪潮  
①  改革的缘由;
a、改革的必然性;
b、旧体制已经阻碍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挥;
c、社会主义面临着资本主义严峻挑战;
②  苏联、东欧国家的改革历程和特点;
a、南斯拉夫的“自治制度”;
b、匈牙利的“指导性计划经济”模式;
c、捷克斯洛伐克的“布拉格之春”;
d、苏联的改革;
③  中国的改革——可贵的第一步。
2. 苏东剧变:传统社会主义体制的衰亡
①  苏东剧变的阶段和方式;
②  苏东剧变的主要原因;
a、传统体制的局限性;
b、旧体制弊病积重难返;
c、民族矛盾的激化是苏东剧变的催化剂;
d、苏联霸权主义对社会主义运动的不良影响;
3. 中国的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的第三次飞跃
①  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创建了新的社会主义体制,即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②  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形成了科学的指导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
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崛起的现实意义;
a、低潮中的亮点,不倒的社会主义旗帜;
b、突破传统模式,使社会主义在新的实践中获得生机和活力;
c、融入人类文明主流,极具时代特征的社会主义;
4. 历史并未终结:社会主义在创新中不断发展
①  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a、重新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
b、正确认识资本主义;
c、正确处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关系;
②  实践中出现的新现象;
a、我中有你——社会主义国家出现了某些资本主义因素;
b、你中有我——社会主义某些因素在资本主义国家得到发展;

六、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基本导向
1. 别无选择:对“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新解读
①  中国现代化需要一个强政府来主导和推动;
②  资产阶级不能创造出中国现代化所需要的强政府;
③  以社会主义作为基本导向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创造出中国现代化所需要求的强政府;
2. 不容置疑: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①  社会主义是中国“晚发外生型”现代化的第一选择;
②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探索;
③  社会主义与现代化在当代中国的成功结合;
3. 另辟新路:社会主义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指导意义;

七、社会主义创新发展的*成果
1. 实事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髓
2. 本质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起点
3.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全新的道路设计
①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社会主义本质规定性的内在要求;
②  四项基本原则——中国现代化不容置疑的特殊要求和约束条件;
③  改革开放——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
a、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b、开放使中国融入世界现代文明主流。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