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内训课首页 频道列表

国学智慧与管理应用

2024-10-15 10:032
课程预约:13121392666 隋老师
学习费用:面议
课时安排:1天/6小时
主讲老师:杨硕
课程简介:国学智慧蕴含丰富的管理哲学与策略,如儒家的人本思想、道家的无为而治、法家的严谨制度等,为现代管理提供了独特视角。将国学智慧融入企业管理,能增强团队凝聚力,提升决策智慧,促进企业文化建设。通过国学经典的学习与实践,管理者可汲取历史智慧,优化管理模式,实现人性化管理与高效运营的完美结合,为企业长远发展注入深厚文化底蕴。

国学智慧与管理应用

 

【课程背景】

企之根本在人,人之根本在心,心之根本在教,教之根本在育。

管理的最高境界叫做:“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有效的管理不仅需要系统的工具、方法,更重要的是管理者对下属“人心”的影响。而学习国学就在于获取影响人心的能力,并激发下属的愿力。

愿力是人的第一驱动力,愿力的大小决定了成果的大小。愿力就是想实现某种事情的强烈欲求。“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这其中的“惦记”就是愿力,惦记久了就一定会行动。愿力是实现目标的核心源动力。失去愿力也就失去了效率。

“心源即根源”心不稳则根基不稳,根基不稳一触即溃。

一个人有了良好的愿力,内心就会稳定,就不会胡思乱想;不胡思乱想精力就能够集中,精力集中做事效率自然就高!

因为,想要改变自己的强烈意愿本身,就是在创造新的自己。

【课程收益

人才,运用得当如虎添翼,运用不当雪上加霜。一切功夫都在“得人心”,因为,只有深深触动人的内心,事情的结果才会更加有效。所以就有了那句俗话,叫做:“得人心者得天下”。国学智慧的核心就在于让管理者“如何得到人心”。

【课程大纲】

仰望星空---寻找中国精神

中国文化的根源。

儒释道三者的内在关联

几千年来老子的思想在世界各领域的应用无处不在。

第一单元 一心---愿力

愿力---企业长治久安之道

愿力是人的源动力

如何有效激发愿力

激发愿力的八个步骤

致良知,知耻而止,知行合一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

坚持---给自己一个不放弃的理由

感恩---离开他人我们什么都不是

第二单元 二连---一薪一意,一器一技

治大国若烹小鲜---以简驭繁阴阳平衡的无上管理智慧

一、薪与意相连

单纯的讲物质,人易丢失诚信道德;

单纯的讲精神,人易丢失理想追求。

既要追求内在的高贵品质,又要争取外在的物质财富,只有将物质与精神二者相结合才可以发挥出最好的和谐作用。

“赏罚使人知进退,有情使人归心诚”

赏不行则士不致死,士不致死则军无功

无功则国虚,国虚则寇实

尊之以爵,瞻之以财

小善必录,小功必赏

赏不逾时罚不后事

畜恩不倦,法若画一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无劝诫则赏罚无度,人不知信则贤良退伏

用人之道在于人和,人和则不劝而自战

“有气则有势,有识则有度,有情则有韵,有趣则有味

二、器与技相连

单纯的讲工具,人易生自卑之念;

单纯的讲技能,人易生矫狂之意。

有良好的工具不代表有良好的驾驭工具的技能,只有在提升工具的同时也要提升驾驭工具的技能,二者需兼备同行。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螫虫之触负其毒也,战士能勇恃其备也

锋锐甲坚则人轻战,甲不坚密与肉袒同

射不能中与无矢同,中不能入与无镞同

军无习练百不当一,习而用之以一当百

不教而战,是谓弃亡

“示之以进退,诱之以仁义”

“重之以是非,决之以赏罚”

其刚不可折,其柔不可卷

单元 五则---定心定位破除纠结矛盾

定心定位---人心是企业的定海神针

心不稳则根基不稳,根基不稳一触即溃

不安则胡思,胡思则伤志

伤志则怨生,怨生则神弱,神弱无力行

一、位定则心安

“专中求恒,首尾不懈”

“人而无恒,一事无成”

二、心安则神聚

“智者日有所思,思者卧于心田”

“思与学不可偏废,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三、神聚则力生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学贵专,业贵精”

“少则得多则惑”做事重减法)

四、力生则体行

“领会意图完整”

“方法工具完备”

“行动意愿坚决”

五、体行则事成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水永远不变的是目标,随时改变的是自我”

单元 八法---以无为而为的有机管理

世人观阳,老子观阴的无上智慧

老子智慧与领导者的修为

一、动静

“动则势不可挡,静则柔顺泰然”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藏之为元精,用之为万灵”

二、有无

“有无相生,顺势而为”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世人观阳,老子观阴”

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三、难易

“难易相成”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四、大细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单元 二十五原---见树又见林的管理艺术

管理之要,务揽英雄之心,严赏罚之科

总文武之道,操刚柔之术,先计而后动,知胜而始战

一、心五原---约行易束心难

“有难则以身先之,有功则以身后之”

勿以身贵而贱人,勿以独见而违众

“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以无为而为,以不争而争

狎侮君子罔以尽人心,狎侮小人罔以尽人力

二、因五原---老子识人、用人智慧

因果---企业问题的根本所在

“管理者的八弊”

和大怨必有余怨

将不可骄,将不可吝

“多言者寡信,自奉者少恩

“赏与无功者离,罚加无罪者怨,喜怒不不当者灭”

三、法五原---管理者的上乘武功

“知人之道有七”

安人之道九式

上善若水,水之八善

“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

“包容可以化解一切怨,理解可以得到一切法”

四、器五原---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红黄绿思维”

“时间切割法”

“月季跟踪法”

“一二三二一”

“声不过五,五声之变不可胜听”

“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

“味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尝”

五、技五原---企业基业长青之道

“沟通中的“结据例果”

“六种故事,七种技巧”

“先跟后带,粘黏连随,你不松口,我不放手”

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远见智慧

结束语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久则穷---穷则变---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