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内训课首页 频道列表

聚焦十四五,擘画新蓝图

2024-10-18 13:382
课程预约:13121392666 隋老师
学习费用:面议
课时安排:4天
主讲老师:杲占强
课程简介:《聚焦十四五,擘画新蓝图》是对中国“十四五”规划期间国家发展蓝图的深入解读与前瞻。该规划旨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启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通过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强调创新驱动、民生福祉与绿色生态,旨在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本文聚焦“十四五”规划的核心内容与战略导向,展望国家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为各界提供参考与启示。

聚焦十四五,擘画新蓝图

——十四五规划编制与辅导

 

 

  杲占强 中国十佳培训师

                   杰出管理成就奖

财智兴邦咨询事业部总经理

深受企业推崇的政府规划与企业战略管理专家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总裁班高级讲师

中国十佳培训师

中国第五届杰出管理成就奖

多家知名企业管理顾问、董事

 

【培训方式】

讲解+全景案例展示+管理工具现场使用+现场演练+顾问式点评

1、实战解读理论,操作巩固知识,创新创造价值

2、纵览商界风云,细说败局胜案,走到案例背后

3、现场多维互动,学员倾情参与,团队智慧共生

 

【培训安排

 

第一天

破冰、分组并明确十四五试规划公司(部门)

第一部分:解读“十四五”规划新视角

1、中美贸易战下的世界产业博弈格局省察

2、俯瞰企业生命图与公司战略擘画

3、五年规划本质与“十四五”规划的三大命题

4……

 

第二部分:“十四五”规划的关键问题

1、 影响“十四五”规划的因素

2、 公司的“十四五”规划包含哪些内容

3、 “十四五”规划管理的着眼点

4、 “十四五”规划制定金字塔原则

5、 ……

案例:以XXXX投资集团项目建议书为例——

1)如何收集分析内部一手资料

2)如何收集分析外部二手资料

3)如何拟定内部访谈提纲和外部调研提纲

4)如何执行访谈和调研并整理成果

5)小组讨论:识别关键信息和形成基本判断

6)战略研讨:战略假设与推演

7)如何形成总体规划思路、主体框架与核心内容

8)如何推进规划草案的形成及修订完善

 

第二天

第三部分:制定“十四五”规划步骤

1、我们现在在哪里

1.1外部环境分析

宏观环境分析PEST

中观行业分析:

市场分析

行业生命周期分析

产业链比较

行业成功关键要素分析

互动:分组对本企业进行PEST分析

结合本行业情况,分析不同业务所处的生命周期,依据是什么?

分组对公司各业务进行竞争对手优势劣势和竞争策略分析

分组对公司各业务进行集中度和市场结构分析

 

1.2内部企业环境分析

现有业务分析:波士顿矩阵分析、GE矩阵分析

资源能力分析

互动:对公司现有所有业务进行按照波士顿矩阵分析

根据行业成功关键要素分析与企业内部资源能力分析,分析公司资源能力的表现并且进行评分

1.3 SWOT综合分析

互动讨论:结合内外部环境,分组对各种行业或者业务进行SWOT分析

工具选择:

1. PEST分析

2. 波特五力分析

3. 雷达图分析

4. SWOT分析

5. 价值链分析

6. 战略地图分析

7. BCG矩阵与GE矩阵分析

 

第三天

 

2、我们将往哪里去

2.1战略路径的选择(增长方向、增长模式和现有业务的加减法等)

2.2可持续发展模型与企业三层次增长阶梯

2.3战略方案评估

2.4使命与愿景

2.5 战略定位

产业定位

商业定位

区域定位

客户定位

竞争定位

互动讨论:讨论公司的各种战略定位及其依据

2.6战略目标与阶段安排

   业务战略(产业、区域、客户、产品)

   职能战略(营销、生产、人力、技术、财务)

 

3、我们如何到达那

3.1战略实施

差距分析

产业边界、商业形态和竞争地位下的主要战略举措与职能战略

战略计划

互动:结合战略目标,资源能力分析与行业成功关键要素分析,进行差距分析

 

3.2“十四五”规划控制

文化变革

试点工程

转型管理

应急方案

 

3.3财智兴邦“十四五”规划二十一步法

 

第四天

第四部分:“十四五”规划落地支撑体系

1、 体制机制的优化与迭代

2、 风险管控系统的升级

3、 战略性指标分解及跟踪考核

4、 官产学研媒资的深度融通

5、 对标双一流……

 

第五部分: 分组展示“十四五”规划成果、简要点评并总结“十四五”规划锦囊——

1)环境分析(发展阶段、体制背景、有利和不利条件、国际与国内环境)

2)规划理念(指导思想、发展方针、指导原则)

3)可行的规划目标及分解(目标导向、问题导向)

4)规划实现的路径选择(目标和重点、重点措施、项目支撑)

5)有效的保障措施(市场控制能力、资源控制能力、人才队伍、管理体制、资金条件、政策支持与补贴)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