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内训课首页 频道列表

中国宏观经济分析

2024-10-25 11:252
课程预约:13121392666 隋老师
学习费用:面议
课时安排:1天/6小时
主讲老师:冯鹏程
课程简介:中国宏观经济分析是对中国经济整体运行状况、趋势及政策影响的系统研究。它涵盖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就业、国际收支、产业结构、政策环境等多个维度,旨在揭示经济运行的内在规律,预测未来走势,为政府决策、企业经营及投资者行为提供参考。分析过程中,需综合运用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等工具,结合国内外经济形势,评估政策效果,提出针对性建议,以促进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中国宏观经济分析--

中国当前经济形势分析、解读十九届五中全会、 “十四五”规划

中国经济双循

 

 

 

   

 

 

一部分 中国当前经济形势分析

 

 

 

    中国 2021 年经济分

    中国 2022 年经济预判  ( 结合 2021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中美差距的基本格局仍然是最大发展中国家与最大发达国家的差距, 短期内很难改变

    中国经济未来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1 、人类长久以来是不断进步的

2    国家实力变迁

3    中国经济未来的挑战

4 、   中国房地产

5    中国股市

 

 

 

 

 

部分   解读十九届五中全会、“十四五”规划


 

 

    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召开背景

( 一)   中国处于“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期

( 二)  遇到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际

    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成果及意义

( )  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 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释放未来中国发展重要信号。

( )  “十四五”规划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的条件前提下,开启 30 年 新征进程中的第一个五年规划   它是我们直接干现代化的第一个文件,这个 5 年规划制得好不好、执行得好不好 、能不能如期甚至超额完成 ,关系到后面 25 年的现代化。

    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的内容

(  )   全会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的 10 个方面决定性成就给予高度 评价:

1. 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   全面依法治国取得重大进展,   全面从严治党 得重大成果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 国社主义制度优势进一 步彰显;经济实力 、科技实力 、综合国力跃上新的大台 阶,   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经济结构持续优化

2. 国内生产总值突破一百万亿元;

3.脱贫攻坚成果举世瞩 目,五千五百七十五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4.粮食年产量连续五年稳定在一 万三千亿斤以上;

5. 污染防治力度加大,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6.对外开放持续扩大,共建“ 一 带 一路”成果丰硕;

7.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城镇新增就业超过六 千万人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过十三亿人,

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十亿人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

8.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9. 国防和军队建设水平大幅提升,   军队组织形态实现重大变革; 10. 国家安全全面加强,  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  )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 6 “新” 目标

1 、   经济发展取得新成

2 、   改革开放迈出新步

3 、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

4    生产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

5    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

6 、   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 三五年景目标的建议》  解读

(  )   十四五时期战略机遇期的新特征

(  )  规划建议的核心:   三个新

1 、进入新发展阶段

2  贯彻新发展理念


3 、构建新发展格局。

( 三 )   本次规划重点突出六大方面:

1    突出强调科技 、创新的核心增长动能地位。

2 、要素市场化改革加速推进,数据要素进一 步变革生产方式。

3    高度重视统筹安全和发展。

4 “双循环”战略将贯穿始终,打造强大国内市场促消费 、扩内需。

5    坚持持续改善民生。

6    更加注重提升绿色发展水平。

 

 

 

 

三部分   解读中国经济双循环

 

 

    双循环的背景:   我们为什么要提出双循环?

    全面准确理解“双循环”的内

(一)   以独立自主为着眼点畅通国内 大循环

( 二)  通过改革和高水平对外开放优化国际循环

    国家“双循环”重大战略背后的 5 个核心逻辑

( 一)   未来会继续开放,但是开放的最终目的是围绕满足国内市场需求

( 二)   开发和提升国内市场,是我们未来的重点

( 三)  尽快补中国经济的短板

( 四)  尽快推进中国的高质量发展

( 五)  进行更高层次的开放 ,核心是互利共赢


 、如何构建“国内大循环”

( 一)  构建“国内大循环”解决两大“痛点”,重要性不亚于供给侧结构性 

( 二)  构建“国内大循环”依托两大抓手: 消费  (内需)   内循环 、科技  (产 )   内 需循环

( 三)  构建新“国内大循环”下,传统经济有三大走向:   出 口转内销;产   步升级、   国际化;   以五大城市群 、都市圈为主导的新型城市化

( 四)  构建“国内大循环”需要两大保证:堵住房地产虹吸效应;推进要素 市场化改革、建立高标准市场体系,  对外开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与金融改革发

坚持金融供给侧改革战略方向,   以金融科技引领的金融体系集成创新服务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需要关注的十个重点问题

( 一)  是把握第四次金融革命机遇,   引领金融科技健康发展

( 二)  是完善有中国特色的科创金融体系。

( 三)  是建设独立自主的高质量金融基础设施。

( )  是构建绿色金融体系,   支持绿色发展。

( 五)  是构建新能源发展和能源供给体系战略调整的金融支持体系。

( 六)  是以可持续为基本前提大力发展普惠金融,着力缓解小微和民营企业 难融资贵问题。

( 七)  是发展适应“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产业链金融。

( 八)  是做好金融支持民生发展。

( 九)  是推进金融业高水平对外开放 ,加快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  是全面提升系统性风险管理能力。

    打通资本市场与科技创新的“双循环”

( 一)    打通资本市场与科技创新良性循环意义重大

( )   未来中国资本市场改革

    国际环境变化和双循环下的企业发展建议

( )   选择“十四五”规划中行业进行投资

1   需求侧下的“内循环”:内需与财富分化将如何演绎?

2、供给侧下的“内循环”:挑战与机遇并存的“重头戏”所在

3、投资建议:   关注内循环下的投资机会

( )   坚定不移进行创新

1 、创新的必要性

2 、创新方向和路径

3 、创新思路和方法

 

 

第四部分 

 

 

 

    看多中国

 、稳中求进

    以智取胜

    以人为本

 、创新为魂

    选对方向


    改造基因

    资本助力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