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内训课首页 频道列表

金融机构声誉风险防范及处置策略

2024-11-29 10:202
课程预约:13121392666 隋老师
学习费用:面议
课时安排:1天,6小时/天
主讲老师:芦珊
课程简介:本课程将结合银行业声誉风险管理现状及典型案例,讲授当前金融机构改善声誉风险管理工作的策略与解决方案,帮助学员更好地应对声誉风险管理工作的新挑战。

《金融机构声誉风险防范及处置策略》 

主讲:芦珊

 

【课程背景】

随着媒体融合不断向纵深发展,跨平台融合传播格局已初步形成,网络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新媒体不同形式之间、显性传播与隐性圈层传播之间交融互动,能够以最快速度实现最大范围的信息传播。面对舆情环境不断发展、技术快速革新的环境下,银行如何适应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途径的深刻变化,优化舆情处置与风险防范的体系建设和管理,提升突发事件舆情应急指挥能力,提高舆论引导的工作水平,是企业维护品牌声誉最为关切的问题。

本课程将结合银行业声誉风险管理现状及典型案例,讲授当前金融机构改善声誉风险管理工作的策略与解决方案,帮助学员更好地应对声誉风险管理工作的新挑战。

 

【课程收益】

Ø  培养银行业维护品牌声誉的系统性思维和风险防范意识

Ø  强化银行业舆情管理能力与素养

Ø  优化银行业声誉风险管理机制

Ø  提升银行业声誉风险防范和危机应对的实战能力

Ø  完善银行业声誉风险处置的策略和口径

 

【课程特色】由浅入深、逻辑清晰;剖析案例、汲取经验;带入感强,实用性强

【课程对象】金融机构的高管、舆情负责人、客服部门负责人

【课程时间】0.5-1

【课程大纲】

 

一、精准识别声誉风险,有针对性建立防火墙

1.声誉风险的诱因、风险与结果

案例:中国人寿宣传“客户死亡获赔120万”

2.声誉风险及舆情风险研判的四个背景

Ø  时间背景

Ø  地域背景

Ø  主体背景

Ø  话题背景

案例:九江银行“彩礼贷”引争议

案例:部分省份平安车险拒绝为特斯拉新车主上保

3.提升防范能力,构建声誉风险防火墙

Ø  从“人、事、物”三方面防范声誉风险

 

二、声誉风险处置要争取更大程度的公众认同

1.声誉风险排查与识别方法

Ø  以史为鉴,摸清声誉风险情况

Ø  结合当前环境变化,预测声誉风险因素

2.声誉风险及危机处置的三种方法

Ø  安抚当事人,化解争端矛盾

案例:建行欺骗顾客开通信用卡账单分期

Ø  澄清事实,但要避免画蛇添足

案例:萧山农商银行柜员喊顾客“滚”

Ø  组合拳:多次回应敏感舆情,争取公众认同

案例:“前员工实名举报中国人寿大量造假”事件

3.回应口径撰写方法参考

案例:中国银联因三项违法行为被罚超1540万

案例:网传女子30万存款无法取出

案例:招商银行行长回应田惠宇事件

4.网评员的两个重要任务

Ø  及时举报不实信息

Ø  引导网民的非理性情绪

案例:“人保寿险全员学习董事长金句”事件

 

三、银行客服人员如何守住舆情处置第一线

1.危机中的客服成为媒体采访的对象,正确发声是关键

2.声誉风险信息、口径需及时让客服人员了解

3.提升舆情素养与认知,客服人员要学习新闻发言的技巧

案例:中国人寿宣传“客户死亡获赔120万”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