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后阶段是青年学者从科研探索迈向独立创新的关键时期。为支持拔尖人才突破瓶颈、冲击学术前沿,[单位名称]特别设立博士后特别资助计划,旨在遴选具备卓越科研潜力、创新思维和国际视野的优秀人才,提供全方位资源支持,助力其在科学领域实现跨越式成长。
二、申请条件:聚焦潜力,严选优中优
1. 学术基础与科研能力
博士学位要求:申请人需在国内外知名高校或研究机构获得博士学位,原则上不超过3年(以博士学位证书为准)。
科研成果标杆:
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SCI一区、EI核心期刊或同等水平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篇及以上;
或拥有已授权的国际专利、国家级科研获奖成果(排名前三);
或参与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如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并承担核心任务。
2. 研究计划与创新潜力
选题前瞻性:研究课题需瞄准国际学术前沿或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具备显著创新性、可行性及潜在社会价值。
技术路线清晰:需提供详细的研究方案,明确关键科学问题、技术路径及预期成果,体现跨学科融合或技术突破的亮点。
3. 年龄与工作年限
申请人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特别优秀者可适当放宽);
未曾有过超过12个月的全职工作经历(博士后经历除外)。
4. 合作导师与团队支持
需依托[单位名称]的高水平科研团队,由一名资深教授(原则上为长江学者、国家杰青等)担任合作导师,并提供匹配的实验条件、数据资源及团队协作支持。
5. 其他加分项
具有海外知名高校、研究机构博士后研究经历者优先;
曾获国际学术会议邀请报告、省部级以上人才称号(如“青年长江学者”)者优先;
研究成果被国际权威媒体(如《Nature》《Science》)专题报道或产生重大社会影响力者优先。
三、资助优势:全方位赋能科研突破
1. 高额经费支持
一次性提供50-100万元科研经费(含设备购置、实验耗材、学术交流等),助力课题深度推进;
额外发放20-30万元个人津贴,保障学者潜心研究。
2. 科研资源倾斜
优先使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科研平台;
开放校内多学科数据库、高性能计算中心等资源;
支持组建跨学科团队,配备专职科研助理。
3. 职业发展通道
纳入“青年拔尖人才”培养计划,表现优异者可直接留校任教或推荐申报国家级人才项目;
提供国际学术交流机会(如海外访学、合作研究),拓宽全球学术视野。
四、申请流程:公平遴选,优中选精
材料提交:个人简历、博士毕业证书、代表性成果证明、研究计划书及合作导师推荐信;
专家评审:由院士、长江学者等组成评审委员会,重点考察学术潜力与课题价值;
公示与签约:通过评审者经公示无异议后签订资助协议,正式纳入计划。
立即申报,开启你的科研新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