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内训课首页 频道列表

国学智慧与领导韬略

2023-10-16 14:564
课程预约:13121392666 隋老师
学习费用:面议
课时安排:1-2天
主讲老师:李清泉
课程简介:国学智慧博大精深,在中国国学文化中,经典的名句比比皆是;这些名章警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中国人品质和内涵的一种表征。从上古的《易经》《商书》,到春秋战国的《鬼谷子》《道德经》《诗经》等,以及到了后来的《菜根谭》《警世通言》《增广贤文》等,甚至佛学的一些名著里,我们都可以学到很多智慧和道理。

中华文化渊源流长,博大精神,其间不乏修身、养德、齐家、治国之策,本专题围绕领导干部和企业管理者的中心工作,从国学的角度,建构了一个领导者如何把握自我,分析和认识问题的思维体系。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  韬略是一个领导者和管理者具备的基本的人文精神。宋代大儒张载讲:“欲事立,须是心立”,一个管理者如果立不住自己,没有足够的胸怀与境界,就不可能科学地分析和判断问题,而每一个人都生活在滚滚红尘之中,往往会受到各种诱惑,影响到生命的格局,本部分内容将就这个问题进行分析。

第二  什么是韬?古意是指胸怀。怎样才叫胸怀,本人认为一个领导者需要从四个方面去修炼自己:公天下之心、容异己之量、明进退之德、知死生之义。

第三  什么是略?古意是经略天下之意,即目光。本人认为一个领导者要做到有目光,必须具有四大思维能力:历史思维、战略思维、辩证思维、艺术思维。

第四  韬略的基本思维逻辑。一个内有格局,外有目光的领导,他对问题的处理一般都会沿着四个维度展开,即道、本、势、术。这是处理问题的一个基本法则。凡事如果能够沿着这个思路前行,一般不会有大的失误。

【课程大纲】

一、何谓韬略

(一)格局

1、公天下之心

2、包异己之量

3、纳是非之度

(二)智慧

1、通古今之变(历史思维)

2、明得失之理(辩证思维)

3、知死生之义(终极思维)

二、如何培养韬略

(一)学习文化之情感(价值认同:有爱心)

(二)学习民族之情怀(精神认同:有责任)

(三)学习智慧之源流(策略认同:能担当)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