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费用:面议
课时安排:1天/6小时
主讲老师:刘乃持
课程简介:时间管理是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技能,它帮助我们合理规划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有效的时间管理能够让我们更好地掌控工作和生活,减少无效努力,实现更多目标。通过设定优先级、制定计划、避免拖延等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时间,提升自我。同时,时间管理也强调平衡与放松,提醒我们在忙碌中不忘享受生活。掌握时间管理,意味着拥有更多的自由与选择,让生活更加充实和精彩。
【课程背景】
您是否有如下的问题:
太忙了,没有时间梳理工作,都没有时间学习,没有时间陪家人。
忙到头来却是“忙”、“茫”、“盲”!
工作一直很忙,但领导总是不满意,嫌效率低。
上下不理解、忙的无头绪、自己没心情。
该如何面对各种打扰?该如何提高工作效率?问题在哪里,该如何应对?
“时间就是金钱”,对于职场中人来讲,做好工作效能管理不仅意味着丰厚的经济利益,更能令自己的事业突飞猛进。每个人都拥有24小时的一天,每个人只能拥有24小时的一天。高效的职业人士有一个共同特点,他们都是管理时间的高手,而低效率的工作人员则无一例外地都不擅于管理时间。对于很多职场人士,工作内容繁杂,突发性事件多,任务随机性强,该如何安排自己的时间,如何用最少的时间与精力完成更多的事?学会这些将使你的事业与个人生活获得更为妥善的安排。
【课程目标】
1、让学员了解低效能的原因,避免低效能的行为。
2、让学员掌握提升自己工作效能的思维、方法、工具。
3、让学员激发自我动力,高效执行。
4、让学员了解时间管理的相关理念,掌握实用的时间管理技巧。
5、让学员配合时间管理方法、工具的运用,制订提高工作效能的时间管理行动计划,达到自我发展与提升,进而提升团队效率。
【课程时长】
1天(视公司实际需求和课程情况,授课内容有所调整和取舍)
【课程对象】
储备干部、骨干员工等
【课程大纲】
前言:时间杀手——时间陷阱分析及对策
讨论:
1、你为什么落后了?—欠目标与计划
2、你为什么顺从了?—无力拒绝的表现
3、你为什么又迟了?—拖延、电话、邮件、短信
4、你为什么乱套了?—不速之客、文件多、乱,情绪
测试:你的时间价值表,回答:
(1)、假如你活80岁,你现在还剩下多少时间来创造价值?
(2)、算下你每天的时间值多少钱?
第一部分:提升工作效能
² 何谓效能
u 什么是效能?
u 效能在于平衡—产出与产能的平衡
u 工作效能差的表现有哪些?原因是哪些?
u 效能管理与时间管理
【一】 建立高效能思维——正确思考准确表达
一、高效能思维的修炼——结构化思维
1、为什么要学习结构性思维
2、强调先总后分的立体化思考方式
二、结构化思维——金字塔结构四原则
三、结构化思维——逻辑顺序
1、 选择演绎:让说服更有力
2、 选择归纳:让要点更清晰——重点突出
3、 时间顺序、重要顺序、空间顺序、结构顺序等
4、MECE原则:完全穷尽(不遗漏),互不包含(不重合)
四、结构思维的应用——正确思考问题
² 正确思考问题的九大关键词
u 基准
u 现状——目标
u 目的——方式
u 事实——评价
u 影响——关注
【二】 建立高效能意识——积极主动意识
1、积极主动的行为
u 每个人都有选择的自由,但应承担选择的责任
2、由消极被动意识转为积极主动意识的十个关键字
u 我
u 当下
u 怎么做(做什么)
u 改善现状
【三】实施高效能行动——从目标到计划执行
1、发自内心的愿力
2、清晰的目标
3、具体的计划
4、正确的执行
5、坚持的意志力
第二部分:有效时间管理
【一】重新认识时间管理
1、你还有多少时间?
2、工作这么多年了,为什么还要学习时间管理?
3、时间管理=个人管理
4、效率管理转型效能管理
【二】时间管理——向时间要效益要效率要效能
1、时间价值核算
2、时间管理的三大手段——割舍、替换、压缩
3、个人时间管理
时间清单——个人使用时间的清单梳理
34枚金币时间管理法
个人提升的时间管理方式——好的生活习惯
工具:《四环习惯养成法》
u 信息与提示
u 欲望与渴求
u 反应与行为
u 回报与奖励
好的生活习惯
u 生活清单
u 高效利用微信、朋友圈、短视频等
u 高效的阅读法
u 保留好情绪——情绪管理的ABC法则
u 终生学习
4、工作时间管理
时间管理矩阵的学习与应用
要事第一:从紧急转向重要
20/80原则:集中一段时间专心做一件事
工作中有效时间管理的好习惯
u 每天15分钟规划工作
u 归纳思路,逻辑成型
u 快速的行动,形成快节奏
u 学会拒绝、学会授权
u 清理桌面,整洁有序
u 简化工作流程
u 一次做好,次次做好
u 当日事当日毕
克服拖延症的三大法则
接受领导任务的五大步骤
² 案例分享1:经理的一天
² 案例分享2:小王与小李的一天
【三】时间管理的其它方法与工具
1、时间管理的帕金森定律
2、时间管理的十一金律
3、工作和家庭的平衡管理法
(备注:大纲内容为课程参考,根据企业实际需求、时间要求以及现场情况,授课内容及授课方式会有所取舍及调整。也可根据企业实际需求,针对实际问题定制课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