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内训课首页 频道列表

职务犯罪侦查

2024-05-21 12:111
课程预约:13121392666 隋老师
学习费用:面议
课时安排:1天/6小时
主讲老师:王山
课程简介:法律风险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因违反法律规定、法律环境变动或无法执行合同等因素,导致的不利法律后果的可能性。这些风险可能源于合同违约、知识产权侵犯、劳动纠纷、税务问题、环境法规遵循不力等多个方面。法律风险不仅可能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还可能损害企业的声誉和信誉,甚至可能导致企业面临法律诉讼和行政处罚。因此,企业需加强法律风险管理,确保合规经营,降低法律风险。


 

【课程对象】:

1.在纪委、监察委从事职务犯罪预防、调查工作的人员;

2.在党政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从事纪检监察、职务犯罪预防的人员。

【课程时长】:1天-1.5天,6小时/天

 

【课程大纲】

一、职务犯罪的概念

(一)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

1.贪污贿赂犯罪

2.渎职犯罪

3.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的实施侵权犯罪

思考:

1.案例练习,以下行为是否属于职务犯罪?

2.“只收钱不干活”是否属于职务犯罪?

3.“只干活不收钱”是否属于职务犯罪?

4.“介绍领导和老板认识”是否属于犯罪?

(二)非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

 

二、职务犯罪的调查

(一)职务犯罪调查的管辖

101个职务犯罪罪名部分由检察院侦查转为监察委调查

(二)职务犯罪的初查

1.初查可能存在的问题

1)重大职务犯罪容易缺乏拓展全部犯罪问题

2)重要取证缺乏相应的复合型应对机制

3)初查的时间周期太长延误有利时机

4)过早暴露意图,容易打草惊蛇

2.初查的常用方法——公开调查和秘密调查相结合

3.秘密调查的方法

化装侦查、耳目内线、秘密录音录像、联动布控

4.初查后确定是否要开展调查活动:

1)有无明确举报人和单位;

2)有无明确犯罪事实和迹象

3)是否为国家工作人员

4)单位性质的变化情况

5)是否为本委主管或管辖

6)是否利用职务之便

7)可能涉及的罪名

(三)职务犯罪调查的留置和训问

1.留置权和双规

2.训问的方法和突破技巧

3.训问对象的心理变化阶段

(四)对于证人和举报人的询问

1.对于证人和举报人的保护

2.对于密名举报和实名举报的区别对待

3.与内线合作的注意事项

(五)职务犯罪调查的证据

1.合法证据的种类

2.非法证据的排除

3.贪污罪的证据认定要点

4.受贿罪的证据认定要点

5.挪用公款罪的证据认定要点

6.私分国有资产罪的认定要点

(六)调查过程的细节把控与心理施压技巧

1.调查过程中哪些细节可以给被调查人员心理暗示

2.容易职务犯罪的人具有哪些心理特征

3.不容易职务犯罪的人具有哪些心理特征

4.被训问人的心理特征以及对策

(七)典型案例分析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