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内训课首页 频道列表

国学人生

2024-06-20 15:273
课程预约:13121392666 隋老师
学习费用:面议
课时安排:1天/6小时
主讲老师:吴孟恩
课程简介:国学智慧,博大精深,蕴含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化精髓。它教导我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仁爱”、“诚信”和“和谐”的价值观。在短短两百字中,国学智慧展现了古人的智慧和人生哲理,指引我们在现代社会中寻求内心的平和与宁静。通过学习国学,我们不仅能理解传统文化的魅力,更能从中汲取力量,以更加从容的姿态面对生活的挑战。


一、认识国学

1、对国学的误解

①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

②女子无才便是德

③中华文化不产生科学

④中华文化落后,所以挨打

⑤“五四”对传统文化的评价

⑥学习国学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

2、国学含义

●中华固有文化的统称

●中国人的生活方式

●中国人特有的阴阳五行思维

中华魂:

  儒魂、道骨

  佛心性、侠之肝胆

国学四化:

  实用化、常效化

  生活化、简单化

 

二、国学助您实现五福人生

1、五福

● 好德:生性仁善而且宽厚宁静

● 富贵:钱财富足而且地位尊贵

邵逸夫 嘉诚

● 康宁:身体健康而且心灵安宁

● 长寿:命不夭折而且福寿绵长

李清云(1677-1933年)

宋美龄(1897-2003年)

● 善终:安详离开并且心无挂碍

南怀瑾

2、如何实现五福人生

1)培养健全的心智模式

①负面心智模式及其危害:

● 怒:伤肝,吐血。

● 喜:伤心,心脑血管疾病。

● 思:伤脾胃,消化系统疾病。

● 悲:伤肺,呼吸系统疾病。

● 恐:伤肾,泌尿系统疾病。

②正面心智模式的养成

●怒→恻隐之心→仁

●喜→辞让之心→礼

●思→敬畏之心→信

●悲→羞恶之心→义

●恐→是非之心→智

2)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君敬臣忠:上下级相处之道

孟子告齐宣王: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

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

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员工的几种类型:

唯上者,愚!

唯利者,奸!

唯礼者,忠!

人际关系建立之初:识人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朋友有信

兄友弟恭

父慈子孝

夫义妇德

国学智慧识人——五行识人

源自中国古老智慧《尚书》和《黄帝内经》,从五千年前开始,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都在重加运用。这是东方博大精深的识人智慧,其准确性和简易性堪称一绝,是迄今为止对人认识的最好的理论体系。

四大绝对优势:系统性、科学性、简约性、实用性

为何出现“二八定律”

五行性格特点

木:以情动人

火:理想管理

土:实实在在

金:感恩回馈

水:帮助引导

3)培养较强的学习、工作能力

如何提升自身能力

甲、长善救失:

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重视因材施教,善于因势利导

乙、摩:

相观而善之谓摩。

相互研究、切磋。

丙、和易以思

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

诱导而不牵拉,劝勉而不强制,启发而不包办。

丁、藏息相辅

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

闲暇时间,多培养自身乐趣,学习、工作时认真专心,退而休息时尽兴游乐。

戊、  

禁于未发之谓豫,发然后禁,则扞(hàn)格而不胜。

错误出现之前就加以防止,叫做预防;错误出现了再去禁止,就有产生抗拒而难以克服

己、  

当其可之谓时,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

在适当的时机进行教育,叫做及时;错过了时机,事后补救,尽管勤苦努力,也较难成功。

庚、  

不陵节而施之谓孙,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

不超越对方的才能和年龄特征进行管理和引导,叫合乎顺序;打乱了条理,就难以收拾。

3、实现五福人生

取中、祥和

圆融、精进、力行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