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内训课首页 频道列表

《以义制利:管仲式管理的竞争大智慧》 课程大纲

2024-06-24 11:454
课程预约:13121392666 隋老师
学习费用:面议
课时安排:1天/6小时
主讲老师:赵强海
课程简介:国学智慧,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涵盖了古代先贤的哲学思想、道德伦理、文学艺术等多个领域。国学智慧强调天人合一、和谐共生,倡导诚信、仁爱、宽容等核心价值观。通过研读国学经典,我们可以汲取古人智慧,提升个人修养,塑造健全人格。在当今社会,国学智慧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教导我们如何为人处世,如何面对挑战,实现自我超越。


【课程背景】

 

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 孔 子

 

在中国社会独尊儒术以后的两千年中,管仲毫无疑问是一个被忽视的历史巨星。在他的身上,藏了太多的秘密,也留下了许多很有意思的问题:

 问题1:为什么反对战争的孔子却连声称赞管仲如其仁? 

 问题2:为什么重礼的孔子对行为不检的管仲赞不绝口?

 问题:3:为什么心高气傲的诸葛孔明要自比管仲和乐毅? 

 问题4:为什么管仲的轻重理论是中国经济思想的巅峰?

 问题5:为什么管仲的竞争博弈思想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谈到国学与管理,大多数人会想到“诸子百家”。但诸子百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如何才能精准把握到国学中的“最深沉的精神关怀”?如何才能在工作中学以致用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抓住“一条经”、读懂“一个人”就显得特别重要。

中国文化“上下五千年”,其中,有一条贯穿始终的“智慧之经”,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所有核心概念(中庸、诚、忠恕、至善、道、德、天理、良知,等等)都由这根“看不见的线”穿在了一起。这就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中国文化的底层逻辑、文化-心理结构。

而所谓的“一个人”,就是管仲。孔子对他的评价是:“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又说:“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管仲先孔子不到200年。由于中国秦汉以后的中央集权,思想上独尊儒术,以管仲为代表的道法家的竞争博弈思想,事实上被选择性忽略了。

而今,改革开放已是中国进一步发展的不二国策,中国已经深度参与、甚至引领了国际新竞争。在这个大背景下,管仲的经济竞争博弈思想,必将重新焕发勃勃生机、必将引起越来越多的管理实践者的重视。

以义制利:管仲式管理的竞争大智慧课程,从多个方面,深入浅出地展示了中国文化底层逻辑与管仲管理思想强大的工具价值与独特魅力,是为中高级管理者专门开设的人文素养与领导智慧核心课程之一,提供理论与实践的辩证。

 

【课程定位】

为组织战略贯彻创造共同语境

 

【三大基石】 

课程基础理论的选用,决定了课程的应用边界和融摄力,决定了课程在实践场景中的落地方向和落地程度。本课程以“文化-心理结构”、“系统思考”、“决策助推”为基础理论基石,保证了课程的高度、宽度、厚度和温度,方便中高层受众从中能获得观点和碰撞,中基层受众从中可学到知识和方法。

 

【五项收益】

 收益1:读懂管仲--体悟中国文化中的有关竞争博弈的沉潜大智慧

 收益2:学会博弈--在历史案例的辨证中体悟管仲的经济竞争思维

 收益3:问题导向--让所有学员带着问题来,带着思考和方法离开

 收益4:内化训练--促使管理智慧与岗位经验相结合是课程的目标

 收益5:重构范式--重构管理者应对当前不确定性环境的思维范式

 

【四个亮点】

 跨学科:管理实践、经济政策、文化逻辑、历史经验,助推“拓展视野”

 跨文化:东海西海、心理攸同、南学北学,道术未裂,助推“融会贯通”

 重案例探赜索隐、钩深致远、古今中外、言之有据,助推“借鉴创新”

 重实操底层逻辑、科学理论、实用方法、简单工具,助推“即学即用”

 

 

 

 

 

课程对象

1、组织机构中的中高级管理者

2、组织机构的中青年储备干部

 

 

【培训形式】

根据课程需求及教学协商,设计组合培训形式:

 线下课程:通过定期安排的课程,系统学习

 教练助推:通过教练的助推引导,学练合一

 线上答疑:针对课程的相关问题,定时答疑

 定期复盘:根据教学的具体需求,组织复盘

 

【课程时间】

1-2天 (6小时/天)

 

【课程大纲】

 

 

 

 

 

 

 

 

 

 

第一部分:课程背景

1、历史智慧

1)痛点:智慧风险与不确定性

2)起点:还至本处,愿乐欲闻

3)支点:日光之下,并无新事

 

 

2、职业素养

1)不知不觉的“职业脱轨”

2)引人深思的“素养模型”

3)管理的挑战“没有新事”

4)竞争智慧是一种“负熵”

 

第二部分:底层逻辑--中国文化智慧基本精神及现代辩证

1、两个盲区--文明早熟(两面性)

1)“一家”与“百家”共生

2)“和谐”与“竞争”共存

2、两个辩证--底层逻辑(系统性)

1)思维辩证--对立统一(整体性)

2)行为辩证--时空时位(动态性)

 

第三部分:其人其书--管子与《管子》

1、“四评”识“管子”

1)管夷吾的自评

2)孔夫子的好评

3)苏老泉的差评

4)梁启超的总评

2、“两论”识《管子》

1)《韩非五蠹》

2)《管子叙录》

 

 

 

第四部分:竞争智慧--管仲的轻重术及其超越

1、轻重之论:中国古典经济思想的祖师爷

1)为无为:市场之道

2)尚自然:生产之道

3)重均平:分配之道

4)强储备:竞争之道

2、轻重之谋:去全球化竞争的历史教科书

1)经济战案例辩证

2)货币战案例辩证

3)贸易战案例辩证

4)间谍战案例辩证

5)舆论心理战案例辩证

3、儒法互用:不确定世界中的竞争大智慧

1)方向:和实生物

2)方法:允执厥中

3)态度:不诚无物

 

第五部分:大道至简--职业素养精进的简化步骤

1、第一:一条途径--精进不迷路

2、第二步:三种境界--自查有标准

3、第三步:十六字诀--高人常提点

4、第四步:入手之处--小心自求证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