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财务  管理        市场营销  人力  营销  金融  银行 

方创琳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
方创琳老师常驻地区:北京
方创琳老师简介:方创琳教授1987年毕业于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系;1990年6月获得该校 人文地理学硕士学位;1990年6月-1995年5月在西北师范大学工作,任副教授;1995年7月-1998年7月在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攻读 博

方创琳教授

1987年毕业于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系;

1990年6月获得该校 人文地理学硕士学位;

1990年6月-1995年5月在西北师范大学工作,任副教授;

1995年7月-1998年7月在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攻读 博士学位;

1998年8月-2000年5月在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博士后流动站工作,任副教授。

2000年5月-至今,在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工作,任基地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区域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城市与乡村发展研究室副主任。 

社会兼职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 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青年工作者委员会委员、中国区域科学协会理事,北京中关村健翔科技园区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庆阳市人民政府经济顾问,全国 世界经济地理教学研究会 常务理事、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青协理事,中国博士后管委会北京 联谊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干旱区地理》编委,《 地域研究与开发》编委,《中国博士后》编委,《 生态经济学报》编委,甘肃国土经济学会会员、甘肃 环保产业学会会员,甘肃地理学会会员等。

研究领域

  主要从事人文地理的研究与教学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 区域规划与城市规划,人地系统机理调控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科研业绩:主持、专题主持或参加完成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十一五”规划招标项目、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中国科学院 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性项目、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二批、第三批特别支持项目、国家计委宏观研究院项目、国务院三峡 建设委员会重大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环保局“八五”科研项目和林业部“七五”科研项目等国家级项目20项,省级项目10项。

主要作品

  主编出版著作7部、副主编出版著作4部,参编出版7部。

  1. 方创琳著,《区域发展规划论》, 科学出版社,2000年;

  2. 方创琳著,《区域 发展战略论》,科学出版社,2002年;

  3. 方创琳著, 《中国西部生态经济走廊》,商务印书馆,2004年;

  4. 方创琳主编,《深圳硅峰生态软件园 规划设计研究》,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

  5. 方创琳主编,《 珠江源地区可持续发展规划研究》,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年。

发表论文:

  在 《地理学报》、《 生态学报》、《 自然资源学报》等多种杂志上公开发表 学术论文约150余篇。

  1. 河西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与 地域分异规律, 《地理学报》, 2001年第5期;

  2. 区域发展规划 指标体系的探讨, 《地理学报》, 1999年第5期;

  3. 兖滕两淮地区采煤塌陷地的动态演变规律与综合整治,《地理学报》,1998年第1期;

  4. 城市与 高科技产业园区 协调发展的生态调控手段,《地理学报》, 2003年第3期;

  5. 新时期区域发展规划的基本思路与完善途径,《地理学报》, 1997年第1期;

  6. 黑河流域生态 经济带分异协调规律与耦合发展模式, 《 生态学报》, 2002年第5期;

  7. 90年代以来干旱区生态重建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进展, 《生态学报》, 2001年第7期;

  8. A study on water resources optimization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of qidam basin in china,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01,11(2): 99-109;

  9.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SD规划模型及实验调控------以 柴达木盆地为例, 《生态学报》, 1999年第6期;

  10. Thoughts on Constructing the demonstrating areas of the ecological and economic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Hexi region, , ,Vol.12,No.1,2002. 11. Theoretical methods and practice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planning in new times, 《29Th International geographical convention》, 2000。 

获得荣誉

     获国际地理联合会(IGU)优秀青年科技奖、中国青年地理科技奖,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进步三等奖(97056-4)、全国水利水电科技成果一等奖、甘肃省社会科学成果最高奖二等奖、甘肃省高校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等,以及8项优秀论文一等奖、二等奖等。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更多>同类讲师中心
课程大纲
老师观点
讲师中心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诚聘英才  |  网站声明  |  隐私保障及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11016574号-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