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信息中心首页 频道列表

陈全生:民营经济只能壮大不能削弱

2024-03-22  浏览:19

陈全生,CCG特邀高级研究员,国务院参事。

  近日,在成都举行的第八届中国(成都)中小企业发展论坛上,著名经济学家、国务院参事陈全生就中小微民营企业投资和政策保护等问题发表了演讲。其观点鲜明、语言幽默风趣,获得了参会代表的高度评价。

  民企投资:要做自己熟悉的行当

  对于中小微民营企业投资问题,陈全生表示,经济形势越是复杂多变,越不具有确定性,越会有“黑天鹅”和“灰犀牛”出现。在此情况下,投资越是要稳,越是要有定力。要先搞好资产保值,再考虑资产增值。万事缓则圆,欲速则不达。干,要干自己懂行的,别受别人的骗;投,要投自己能控制住的,别给别人数钱。

  因此,首先要做自己熟悉的行当,要坚持专业化不动摇,专业化意味着差异性、独占性和持续性,是克敌制胜之宝;要坚持主业、守住主业、捍卫主业。

  “也不要以为别人在某一行业能够赚到钱,自己也一定能够在这个行业赚到钱;或者自己在某一行业赚到钱,就以为在其他行业也能赚到钱;或者在某些特定条件下,赚了‘第一桶金’,就以为自己在其他任何情况下也能赚到钱。”陈全生如此忠告民营企业。

  其次,研究先行、谨慎投资。一是要研究客户。研究客户不是研究怎么打广告,怎么多推销点产品,怎么拉人脉搞关系,而是要研究客户的需求,“痛点”在哪里?怎样才能破解客户的这些“痛点”;二是要研究自己。民营企业中的“家长制”、“老爷子”说了算的现象突出,因此,民营企业也需要改制。

  陈全生认为,法人治理结构和权力制衡,是公司制度的伟大之处。有了“权力制衡”,才有可能保障公司财产安全,然后才谈得上如何赚钱。

  政策保护:让民企走向广阔舞台

  陈全生表示,目前我国民营经济呈现出“五六七八九”的特征:即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贡献了60%以上的GDP,贡献了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贡献了80%以上的城镇江劳动力就业岗位,贡献了90%以上的企业数量。

  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陈全生认为,民营经济只能壮大不能削弱;不仅不能离场,而且要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

  在陈全生看来,民营企业资产应该和国有资产一样受到法律的有效保护。审慎把握处理产权和经济纠纷的司法政策,充分考虑非公有制经济特点,严格区分经济纠纷与经济犯罪的界限、企业正当融资与非法集资的界限,准确把握经济违法行为入刑标准,防止将经济纠纷当作为犯罪处理。

  陈全生建议,在执法中,司法机关既要清查问题,又要保障民营企业家的人身安全和民营企业合法的财产权益。对历史遗留问题,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按照罪刑法定疑罪从无的原则处理。对错案冤案进行赔偿,让民营企业看到希望,重塑信心。

  文章选自《金融投资报》,2019年1月16日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张占斌:传统产业和新质生产力不是矛盾对立的
传统产业和新质生产力不是矛盾对立的澎湃新闻:最近,新质生产力成为非常热的一个词,各行各业都在讨论,包括白酒企业也说,在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上勇争先、善作为。此次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

0评论31

宫玉振:从军事的视角如何看待创新中的器与道的关系?
宫玉振:战略思维本质上就是一种创新性的活动,平庸从来都是战略的大忌,好的战略一定是具有创新性的。创新是战略的灵魂。当然,创新也必然有风险。如何处理创新与风险的关系,普鲁士的元帅、总

0评论64

宫玉振:从历史和军事的角度,如何理解人和战略的关系?
宫玉振:再好、再伟大的战略也都是人制定出来的,也都需要人来执行。从这个角度看,人的因素非常关键。这里所说的人,分为两种类型和两个层次,包括有制定战略的人,还有执行战略的人。错误的战

0评论189

宫玉振:战略要能实施与落地
光制定战略还不行,还需要执行和实施的环节。《经营30条》简洁而精确地介绍了三个步骤:分解-定力-复盘。首先是分解。将伟大的战略分解为具体的目标和任务,并且上下一致地认可。在制定战略规划

0评论13

宫玉振:战略性思维的关键点
战略制定的关键,是要有战略性思维。那么,如何形成战略性思维呢?宋总专门讲了战略性思维的三个特征:全局性、系统性、辩证性。我非常认同宋总的总结。不过这三个词相对来说比较抽象。我想从相

0评论12

宫玉振:制定战略要以目标为导向
战略如此重要,该如何制定战略?《经营30条》提出了非常关键的原则:“战略制定一定是要以目标为导向”。书中的原话是,“企业战略中最重要的就是定好目标”,我对这句话深感认同。麦克斯韦尔·

0评论45

宫玉振:战略是企业的头等大事
宋总这本书第一个部分就讲战略,强调战略的重要性,指出战略是企业的头等大事,宋总的原话是“战略赢是大赢,战略输是大输”。我想用军事史上的案例来呼应一下宋总的战略观。了解军史的人都知道

0评论22

李爱华:《基业长青》 中长寿公司九个维度
1.造钟而非报时----管理要素2.利润之上的追求----文化要素3.保存核心,伺机进步----文化要素4.远大目标----战略要素5.教派般的文化----文化要素6.择强汰弱的进行----机制要素7.自已家的经理人--

0评论11

李爱华:建立企业文化三个难题
1.中国企业善于学习,过去学习苏联,后来学习日韩,再后来一个标准学欧美,无论在产品上、技术上还是管理上,都有了飞跃式的进步。但技术好学,规则好学,唯有文化学不来。文化中有很多不容易说

0评论9

张银杰:衡量公司内部治理的两大标准
一个现代公司合理的状态应该是股东按照出资享有有限责任,董事会独立作出经营决策,而经理层按照决策去执行。股东要坚持契约,信任并尊重董事会在公司重大事项的决策权;董事会要充分授权经理层

0评论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