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今日,哪项技术会成为产业数字化转型中的新引擎?在史炜看来是人工智能,这一趋势在工业互联网中尤其明显。“人工智能最大的特点是软件的自我编程、自我识别、自我适应、自我更新、自我学习,尤其在机器进入到繁琐的仪器仪表、软件、线路的层次时,软件就是中枢神经,人工智能就是大脑。”他表示,“当我们对使用或改造一个机器无能为力时,就需要工业生产系统具有自我学习、自我更新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推动工业快速发展。而要突破发展的天花板,就要进一步把人工智能转变为一种可控的能力。” 史炜特别提醒,推动人工智能和产业融合的过程中要注意技术的自主可控问题。“在人工智能设备自动化领域,我国确实跟发达国家还有差距,在大规模引进国外的设备技术时,也要想办法把完整的知识产权和控制系统同步引进。”他表示,“因此,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实际上也强调了我国数字技术的生存能力,要求我们如何按照国际化准则与相关国家进行设备和开放系统的精准谈判。” 现在,全球科技领域的竞争格局让我国面临严峻的考验。“我们在强调数字化的同时,更要强调我们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强调我国自主知识产权,哪怕把发展的速度放慢一些。”史炜呼吁,“要想建立强大的、自主可控的智能工业体系,核心是集中力量办大事,既要对外开放合作,更要对内自主可控。” “人工智能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体系,是一套包括硬件、软件、系统、识别、管理、生产等元素的完整体系。”史炜建议,“下一步,我国在建设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时要强调层次,要做一个合理规划,相关职能部门、研究部门、生产企业等参与者要协同起来,制定一个国家数字化在产业发展、演进、递增过程中,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产业规划。这样,我相信再有十年的时间,我国工业一定能通过自主可控的能力形成强大的、在世界舞台上有竞争力的现代化、智能化的工业,同时形成的数字化优势,也能让我国在全球的数字化浪潮中勇立潮头。
本文转自:人民邮电报 节选部分内容
陈全生:民营经济只能壮大不能削弱
陈全生,CCG特邀高级研究员,国务院参事。 近日,在成都举行的第八届中国(成都)中小企业发展论坛上,著名经济学家、国务院参事陈全生就中小微民营企业投资和政策保护等问题发表了演讲。其
0评论18
张占斌:传统产业和新质生产力不是矛盾对立的
传统产业和新质生产力不是矛盾对立的澎湃新闻:最近,新质生产力成为非常热的一个词,各行各业都在讨论,包括白酒企业也说,在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上勇争先、善作为。此次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
0评论31
宫玉振:战略要能实施与落地
光制定战略还不行,还需要执行和实施的环节。《经营30条》简洁而精确地介绍了三个步骤:分解-定力-复盘。首先是分解。将伟大的战略分解为具体的目标和任务,并且上下一致地认可。在制定战略规划
0评论13
宫玉振:战略性思维的关键点
战略制定的关键,是要有战略性思维。那么,如何形成战略性思维呢?宋总专门讲了战略性思维的三个特征:全局性、系统性、辩证性。我非常认同宋总的总结。不过这三个词相对来说比较抽象。我想从相
0评论12
宫玉振:制定战略要以目标为导向
战略如此重要,该如何制定战略?《经营30条》提出了非常关键的原则:“战略制定一定是要以目标为导向”。书中的原话是,“企业战略中最重要的就是定好目标”,我对这句话深感认同。麦克斯韦尔·
0评论45
宫玉振:战略是企业的头等大事
宋总这本书第一个部分就讲战略,强调战略的重要性,指出战略是企业的头等大事,宋总的原话是“战略赢是大赢,战略输是大输”。我想用军事史上的案例来呼应一下宋总的战略观。了解军史的人都知道
0评论22
李爱华:《基业长青》 中长寿公司九个维度
1.造钟而非报时----管理要素2.利润之上的追求----文化要素3.保存核心,伺机进步----文化要素4.远大目标----战略要素5.教派般的文化----文化要素6.择强汰弱的进行----机制要素7.自已家的经理人--
0评论11
李爱华:建立企业文化三个难题
1.中国企业善于学习,过去学习苏联,后来学习日韩,再后来一个标准学欧美,无论在产品上、技术上还是管理上,都有了飞跃式的进步。但技术好学,规则好学,唯有文化学不来。文化中有很多不容易说
0评论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