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信息中心首页 频道列表

王守清:新机制推动PPP大瘦身

2023-11-10  浏览:52

PPP模式是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重大创新,即政府择优选择具有投资、运营管理能力的社会资本,双方明确责权利关系,由社会资本提供公共服务,政府依据公共服务绩效评价结果向社会资本支付相应对价,保证社会资本获得合理收益。

这种模式被认为有利于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提升公共服务的供给质量和效率,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因此2014年财政部、国家发改委等推广PPP模式之后,地方政府、国企民企投资热情高涨,带来PPP项目数量和投资额飙升,出现“野蛮式”增长。随之也产生不少问题,比如PPP异化为地方融资手段,明股实债等带来新增隐性债务风险。PPP重建设轻运营,绩效考核不完善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2017年开始,财政部等部门多次发文强化PPP监管,规范推进PPP模式。受地方财力下滑、企业资金短缺、专项债规模攀升、严监管下清理退库等多重因素影响,PPP发展陷入低迷,项目投资额呈现下滑势头。今年2月,全国PPP项目因开展清理核查,被按下暂停键,各方十分关心下一步PPP的走向。

此次新机制出台则给出了答案。在当前一揽子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方案下,PPP适用范围大幅瘦身,未来市场大幅缩窄基本是业内人士共识。

根据《意见》,PPP项目应全部采取特许经营模式实施。这意味着PPP模式范围缩窄至基于使用者付费特许经营模式。PPP项目应聚焦使用者付费项目,明确收费渠道和方式,项目经营收入能够覆盖建设投资和运营成本、具备一定投资回报,不因采用PPP模式额外新增地方财政未来支出责任。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温来成告诉第一财经,以前PPP付费模式中有三类,分别是政府付费、可行性缺口补助和使用者付费,其中又以政府付费和可行性缺口补助两类为主。这使得财政负担较重,加上不规范操作,很容易产生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所以此次PPP新机制限定在基于使用者付费特许经营模式,使得多数项目收益能够覆盖成本,并把财政补贴限定在仅对运营补贴等,目的就是尽可能降低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

清华大学投融资政策研究中心首席专家王守清教授告诉第一财经,PPP新机制出台的关键考量,除了鼓励民企外,就是严控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新机制强调聚焦使用者付费。运营期的政府补贴必须是资金到位才能给,在特许经营方案审核时就要考虑,且这种补贴与是否采用PPP模式无关,是属于行业性的补贴。比如地铁项目不管是否采用PPP模式,政府都要给予运营补贴。

《意见》强调,政府可在严防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符合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定要求的前提下,按照一视同仁的原则,在项目建设期对使用者付费项目给予政府投资支持;政府付费只能按规定补贴运营、不能补贴建设成本。除此之外,不得通过可行性缺口补助、承诺保底收益率、可用性付费等任何方式,使用财政资金弥补项目建设和运营成本。

一位地方财政人士告诉第一财经,这次PPP大瘦身,主要是基于地方政府现有债务存量统筹考虑的。现有存量债务中包括政府债务、隐性债务、平台公司债务及PPP未来支出责任、社保等其他偿付责任。目前PPP新机制下只取消了政府付费这一种回报机制,原来的可行性缺口补助机制仍然存在,只是缩小范围为仅补助运营。

从此前地方审计情况来看,仍然存在一些PPP项目新增隐性债务的情况。

比如今年7月份湖南省审计厅公开的关于2022年度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显示,对全省49个PPP项目,以及省属国有企业参与PPP项目情况进行审计调查发现的主要问题之一是,异化PPP模式。省属国有企业参与PPP项目成为市县政府融资渠道,增加隐性债务风险。6个项目未及时办理竣工结算,欠付到期支出责任。PPP项目盈利能力差,投资风险较大。

王守清表示,新机制有利于促进我国PPP的健康发展,因为它可以直接减少地方政府不顾财力乱上政府付费的PPP项目,造成隐性债务、代际不公平和不可持续。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陈全生:民营经济只能壮大不能削弱
陈全生,CCG特邀高级研究员,国务院参事。  近日,在成都举行的第八届中国(成都)中小企业发展论坛上,著名经济学家、国务院参事陈全生就中小微民营企业投资和政策保护等问题发表了演讲。其

0评论21

张占斌:传统产业和新质生产力不是矛盾对立的
传统产业和新质生产力不是矛盾对立的澎湃新闻:最近,新质生产力成为非常热的一个词,各行各业都在讨论,包括白酒企业也说,在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上勇争先、善作为。此次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

0评论33

宫玉振:从军事的视角如何看待创新中的器与道的关系?
宫玉振:战略思维本质上就是一种创新性的活动,平庸从来都是战略的大忌,好的战略一定是具有创新性的。创新是战略的灵魂。当然,创新也必然有风险。如何处理创新与风险的关系,普鲁士的元帅、总

0评论65

宫玉振:从历史和军事的角度,如何理解人和战略的关系?
宫玉振:再好、再伟大的战略也都是人制定出来的,也都需要人来执行。从这个角度看,人的因素非常关键。这里所说的人,分为两种类型和两个层次,包括有制定战略的人,还有执行战略的人。错误的战

0评论191

宫玉振:战略要能实施与落地
光制定战略还不行,还需要执行和实施的环节。《经营30条》简洁而精确地介绍了三个步骤:分解-定力-复盘。首先是分解。将伟大的战略分解为具体的目标和任务,并且上下一致地认可。在制定战略规划

0评论13

宫玉振:战略性思维的关键点
战略制定的关键,是要有战略性思维。那么,如何形成战略性思维呢?宋总专门讲了战略性思维的三个特征:全局性、系统性、辩证性。我非常认同宋总的总结。不过这三个词相对来说比较抽象。我想从相

0评论15

宫玉振:制定战略要以目标为导向
战略如此重要,该如何制定战略?《经营30条》提出了非常关键的原则:“战略制定一定是要以目标为导向”。书中的原话是,“企业战略中最重要的就是定好目标”,我对这句话深感认同。麦克斯韦尔·

0评论48

宫玉振:战略是企业的头等大事
宋总这本书第一个部分就讲战略,强调战略的重要性,指出战略是企业的头等大事,宋总的原话是“战略赢是大赢,战略输是大输”。我想用军事史上的案例来呼应一下宋总的战略观。了解军史的人都知道

0评论23

李爱华:《基业长青》 中长寿公司九个维度
1.造钟而非报时----管理要素2.利润之上的追求----文化要素3.保存核心,伺机进步----文化要素4.远大目标----战略要素5.教派般的文化----文化要素6.择强汰弱的进行----机制要素7.自已家的经理人--

0评论13

李爱华:建立企业文化三个难题
1.中国企业善于学习,过去学习苏联,后来学习日韩,再后来一个标准学欧美,无论在产品上、技术上还是管理上,都有了飞跃式的进步。但技术好学,规则好学,唯有文化学不来。文化中有很多不容易说

0评论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