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信息中心首页 频道列表

刘子军:大湾区发展的几个发展瓶颈

2023-11-13  浏览:32

1、大湾区的高校占比只有全国的6%,远低于东京湾区、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例如美国硅谷就有1200多个院士,深圳院士加诺奖获得者也是80多个,零头都达不到,深圳目前还没有一家981、211(双一流)高校,今年只有南科大数学专业评为双一流。深圳还是重商主义优先,希望未来能融入港大、港中文、港科技的外部资源,这次广州南沙已经把香港科技大学分校引进过来了,疫情结束后大湾区要加速把香港的科研国际化的能力引过来,补大湾区的高校科研短板,整个大湾区在高端实验室、大学、诺奖获得者等产学研水平和档次和全球的水平差距还太远,不是一般的远。

    为什么美国在二战以后四次工业革命领先三次?美国在二战后抛弃孤立主义,成立了五大庞大的科技工业综合体,就是产学研深度融合,我们现在还是和人家差距还很大,包括世界顶级大学、高端实验室,世界级研发型企业,科技领军人才等方面大湾区还差两个数量级以上。

 2、高房价影响,现在大湾区房价降下来了,是好事。高房价的影响确实抑制了科技闯关和消费升级,大家都去炒房地产和搞金融,钱生钱,美军航母来了怎么应对?人家现在卡你脖子了,芯片断了怎么办?卖40万一平方米的房子是成就不了中国全面现代化进程的。未来我们要成为全球科技的领跑者,第五次工业革命的示范者,房价太高,杠杆率太大,对研发和创新氛围非常不利。

3、国际化下的城市竞争,香港、深圳、广州三个一线城市之间都有竞争,三个一线城市距离一百多公里内,香港是唯一的金融窗口,深圳现在改革开放力度还是不够,有放缓的趋势。我觉得未来疫情结束后深圳能不能成为第二个离岸人民币很关键,RCEP虽然签成了,但欧盟的自由开放度远远甩这边10条街,人家欧盟一本护照从立陶宛到法国随便走,十几个国家货币都统一了,我们现在深圳和东莞的社保都没统一,大湾区就有3种货币结算体系,太复杂了,还有计划经济的残留,未来该怎么大力度改革呢?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里讲到:“我们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全面深化改革,打响改革攻坚战,加强改革顶层设计,敢于突进深水区,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敢于面对新矛盾新挑战……”,很多条条框框该打掉都要打掉,例如河套地区有些事情做了再说,总是顾及这个、顾及那个,几年下来时间窗口都关闭了。

1.png

  大湾区是“一带一路”大倡议里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一带一路”未来肯定要加速,未来中国智造、“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都会发力,深圳的“20+8”产业发展战略、南沙方案里的第三代半导体攻坚方案等突出技术优势的项目都会导流到“一带一路”上,这是未来发展方向。

    推动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谢谢大家!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陈全生:民营经济只能壮大不能削弱
陈全生,CCG特邀高级研究员,国务院参事。  近日,在成都举行的第八届中国(成都)中小企业发展论坛上,著名经济学家、国务院参事陈全生就中小微民营企业投资和政策保护等问题发表了演讲。其

0评论18

张占斌:传统产业和新质生产力不是矛盾对立的
传统产业和新质生产力不是矛盾对立的澎湃新闻:最近,新质生产力成为非常热的一个词,各行各业都在讨论,包括白酒企业也说,在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上勇争先、善作为。此次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

0评论31

宫玉振:从军事的视角如何看待创新中的器与道的关系?
宫玉振:战略思维本质上就是一种创新性的活动,平庸从来都是战略的大忌,好的战略一定是具有创新性的。创新是战略的灵魂。当然,创新也必然有风险。如何处理创新与风险的关系,普鲁士的元帅、总

0评论64

宫玉振:从历史和军事的角度,如何理解人和战略的关系?
宫玉振:再好、再伟大的战略也都是人制定出来的,也都需要人来执行。从这个角度看,人的因素非常关键。这里所说的人,分为两种类型和两个层次,包括有制定战略的人,还有执行战略的人。错误的战

0评论189

宫玉振:战略要能实施与落地
光制定战略还不行,还需要执行和实施的环节。《经营30条》简洁而精确地介绍了三个步骤:分解-定力-复盘。首先是分解。将伟大的战略分解为具体的目标和任务,并且上下一致地认可。在制定战略规划

0评论13

宫玉振:战略性思维的关键点
战略制定的关键,是要有战略性思维。那么,如何形成战略性思维呢?宋总专门讲了战略性思维的三个特征:全局性、系统性、辩证性。我非常认同宋总的总结。不过这三个词相对来说比较抽象。我想从相

0评论12

宫玉振:制定战略要以目标为导向
战略如此重要,该如何制定战略?《经营30条》提出了非常关键的原则:“战略制定一定是要以目标为导向”。书中的原话是,“企业战略中最重要的就是定好目标”,我对这句话深感认同。麦克斯韦尔·

0评论45

宫玉振:战略是企业的头等大事
宋总这本书第一个部分就讲战略,强调战略的重要性,指出战略是企业的头等大事,宋总的原话是“战略赢是大赢,战略输是大输”。我想用军事史上的案例来呼应一下宋总的战略观。了解军史的人都知道

0评论22

李爱华:《基业长青》 中长寿公司九个维度
1.造钟而非报时----管理要素2.利润之上的追求----文化要素3.保存核心,伺机进步----文化要素4.远大目标----战略要素5.教派般的文化----文化要素6.择强汰弱的进行----机制要素7.自已家的经理人--

0评论11

李爱华:建立企业文化三个难题
1.中国企业善于学习,过去学习苏联,后来学习日韩,再后来一个标准学欧美,无论在产品上、技术上还是管理上,都有了飞跃式的进步。但技术好学,规则好学,唯有文化学不来。文化中有很多不容易说

0评论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