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走向高质量发展是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战略转折
大家看到一个大的判断,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这是中国经济发展方向的重大战略转折,这种转折是有一定渊源的。首先是传统发展方式走到现在已经完全不可能再走下去。我把这种传统发展方式概括为“四个难以为继”,低成本制度战略,以金融危机爆发为标志难以为继,低端产业塑造的经济结构难以为继,资源和环境的使用方式难以为继,收入分配不公引发的社会矛盾冲突使社会稳定大局难以为继。我们必须痛定思痛,下定决心转变发展方式,由过去依靠资源和破坏环境的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第二个是国际科技重大变化对未来中国经济发展带来很多不确定性,大家看到一场疫情、一个中美贸易战这两大事件对中国的外部环境影响是深远的,给我国经济带来很多不确定性。第三个是经济下行压力。尽管中国经济发展从今年到现在来看应该是全球比较好的,也可以说是一枝独秀,控制住疫情没有全面扩散,但是面临的压力也很大。本来今年经济增长达到5.6%,我国的小康目标就全面实现了,但今年不可能达到,好的话能达到2%,所以经济下行压力还是比较大的。在这个过程中,数字经济加快促进发展,将成为中国优化整体结构,由高速增长走向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方向,一个重大战略选择。
(二)“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趋势
在这种背景下我们未来“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趋势是什么?我认为可能有四大趋势:
1.数字基础设施将得到快速发展
我认为主要表现三个层面,一是分布上,城乡间、行业间分布将更加均衡。5G在控制风险中部署加快,当然我对5G也有自己的观察,我认为5G技术不是特别成熟,再一个成本可能比较高,用户市场的培育还需要时间,美国的星联网对我国5G未来的发展还有相当大的威胁,这是趋势判断。二是工业互联网将得到空前重视,加快补上这个工业互联网短板。工业互联网处在两个交叉点上,它是互联网与智能制造的交叉点,也是工业大数据与智能制造的交叉点,它的本质可以概括为“643结构”,所谓“6”是把原材料、机器、信息系统、控制系统以及产品、人6种要素全部互联,以互联6种要素为基础,“4”是以4种处置方式为手段,包括工业数据的深度感知、实时传输交换、快速计算处理、高级建模分析,“3”是以三个目标为方向,实现智能控制、运营优化和生产组织化变革。工业互联网的本质就是“643”,以6种要素互联为基础,以4个处置方式为手段,以3个目标为方向。现在我国有70个工业互联网平台,连接4000多万设备,但从全球趋势来看,今年年底全球将有340亿台设备实现互联,我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这个占比显然还是比较落后的,中国的消费互联网领先,工业互联网相对落后,这是我国未来的短板。第三,数据中心建设在理顺思路前提下有望得到进一步发展。大家注意,即使国家把数据中心列入新基建部署,我的观察是建设要理顺思路,一定要防止盲目冒进。这是第一个趋势,数字基础设施将受到普遍重视,实现快速发展。
2.全面推进数字化,加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大家看到党的“十四五”规划建议稿中,对数字化的论述分布在各个章节,我的观察是从四个方面全面推进数字化,这个数字化推进过程中,加强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成为一个重中之重。
首先发展数字经济,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要推动数字资源开发利用,扩大基础公共信息数据的有序开放,建设国家统一数据共享平台。这是第一句话,叫数字产业化。
第二个方面加大加快产业数字化的发展步伐,要解决在产业数字化过程中面临的一些共性问题,比如说要以新型信息技术为基础,推动产业活动由线下到线上的转型,实现产业上下游线上无缝隙对接,配合联动,及时回应市场需求,提升企业竞争力。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推动商业模式和产品服务升级,实现智能化、平台化、品牌化发展,这是第二个趋势,加大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第三个趋势就是数字贸易的发展将改善中国的贸易格局,在这方面会产生很大影响。大家看到在这次“十四五”规划建议稿中,特别强调要建立数据资源产权、交易流通、跨境传输和安全保护等基础制度和标准规范。数字贸易的快速发展有可能在一定意义上弥补人民币还没有国际化、美元霸权的问题,通过发展数字贸易就有可能得到一个破解,这是一个比较大的价值,要大力发展数字贸易。
四是围绕数字经济发展的创新将持续活跃,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市场的活力将得到进一步释放,个人的创造力将会进一步激活。这是我认为在整个“十四五”期间,我观察为了数字经济大计,会朝这种四个方向来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