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信息中心首页 频道列表

汪玉凯:走向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将发挥关键作用‍

2023-11-13  浏览:13

(一)走向高质量发展是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战略转折


大家看到一个大的判断,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这是中国经济发展方向的重大战略转折,这种转折是有一定渊源的。首先是传统发展方式走到现在已经完全不可能再走下去。我把这种传统发展方式概括为“四个难以为继”,低成本制度战略,以金融危机爆发为标志难以为继,低端产业塑造的经济结构难以为继,资源和环境的使用方式难以为继,收入分配不公引发的社会矛盾冲突使社会稳定大局难以为继。我们必须痛定思痛,下定决心转变发展方式,由过去依靠资源和破坏环境的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第二个是国际科技重大变化对未来中国经济发展带来很多不确定性,大家看到一场疫情、一个中美贸易战这两大事件对中国的外部环境影响是深远的,给我国经济带来很多不确定性。第三个是经济下行压力。尽管中国经济发展从今年到现在来看应该是全球比较好的,也可以说是一枝独秀,控制住疫情没有全面扩散,但是面临的压力也很大。本来今年经济增长达到5.6%,我国的小康目标就全面实现了,但今年不可能达到,好的话能达到2%,所以经济下行压力还是比较大的。在这个过程中,数字经济加快促进发展,将成为中国优化整体结构,由高速增长走向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方向,一个重大战略选择。


(二)“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趋势


在这种背景下我们未来“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趋势是什么?我认为可能有四大趋势:


1.数字基础设施将得到快速发展


我认为主要表现三个层面,一是分布上,城乡间、行业间分布将更加均衡。5G在控制风险中部署加快,当然我对5G也有自己的观察,我认为5G技术不是特别成熟,再一个成本可能比较高,用户市场的培育还需要时间,美国的星联网对我国5G未来的发展还有相当大的威胁,这是趋势判断。二是工业互联网将得到空前重视,加快补上这个工业互联网短板。工业互联网处在两个交叉点上,它是互联网与智能制造的交叉点,也是工业大数据与智能制造的交叉点,它的本质可以概括为“643结构”,所谓“6”是把原材料、机器、信息系统、控制系统以及产品、人6种要素全部互联,以互联6种要素为基础,“4”是以4种处置方式为手段,包括工业数据的深度感知、实时传输交换、快速计算处理、高级建模分析,“3”是以三个目标为方向,实现智能控制、运营优化和生产组织化变革。工业互联网的本质就是“643”,以6种要素互联为基础,以4个处置方式为手段,以3个目标为方向。现在我国有70个工业互联网平台,连接4000多万设备,但从全球趋势来看,今年年底全球将有340亿台设备实现互联,我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这个占比显然还是比较落后的,中国的消费互联网领先,工业互联网相对落后,这是我国未来的短板。第三,数据中心建设在理顺思路前提下有望得到进一步发展。大家注意,即使国家把数据中心列入新基建部署,我的观察是建设要理顺思路,一定要防止盲目冒进。这是第一个趋势,数字基础设施将受到普遍重视,实现快速发展。


2.全面推进数字化,加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大家看到党的“十四五”规划建议稿中,对数字化的论述分布在各个章节,我的观察是从四个方面全面推进数字化,这个数字化推进过程中,加强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成为一个重中之重。


首先发展数字经济,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要推动数字资源开发利用,扩大基础公共信息数据的有序开放,建设国家统一数据共享平台。这是第一句话,叫数字产业化。


第二个方面加大加快产业数字化的发展步伐,要解决在产业数字化过程中面临的一些共性问题,比如说要以新型信息技术为基础,推动产业活动由线下到线上的转型,实现产业上下游线上无缝隙对接,配合联动,及时回应市场需求,提升企业竞争力。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推动商业模式和产品服务升级,实现智能化、平台化、品牌化发展,这是第二个趋势,加大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第三个趋势就是数字贸易的发展将改善中国的贸易格局,在这方面会产生很大影响。大家看到在这次“十四五”规划建议稿中,特别强调要建立数据资源产权、交易流通、跨境传输和安全保护等基础制度和标准规范。数字贸易的快速发展有可能在一定意义上弥补人民币还没有国际化、美元霸权的问题,通过发展数字贸易就有可能得到一个破解,这是一个比较大的价值,要大力发展数字贸易。


四是围绕数字经济发展的创新将持续活跃,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市场的活力将得到进一步释放,个人的创造力将会进一步激活。这是我认为在整个“十四五”期间,我观察为了数字经济大计,会朝这种四个方向来发展。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陈全生:民营经济只能壮大不能削弱
陈全生,CCG特邀高级研究员,国务院参事。  近日,在成都举行的第八届中国(成都)中小企业发展论坛上,著名经济学家、国务院参事陈全生就中小微民营企业投资和政策保护等问题发表了演讲。其

0评论20

张占斌:传统产业和新质生产力不是矛盾对立的
传统产业和新质生产力不是矛盾对立的澎湃新闻:最近,新质生产力成为非常热的一个词,各行各业都在讨论,包括白酒企业也说,在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上勇争先、善作为。此次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

0评论32

宫玉振:从军事的视角如何看待创新中的器与道的关系?
宫玉振:战略思维本质上就是一种创新性的活动,平庸从来都是战略的大忌,好的战略一定是具有创新性的。创新是战略的灵魂。当然,创新也必然有风险。如何处理创新与风险的关系,普鲁士的元帅、总

0评论64

宫玉振:从历史和军事的角度,如何理解人和战略的关系?
宫玉振:再好、再伟大的战略也都是人制定出来的,也都需要人来执行。从这个角度看,人的因素非常关键。这里所说的人,分为两种类型和两个层次,包括有制定战略的人,还有执行战略的人。错误的战

0评论189

宫玉振:战略要能实施与落地
光制定战略还不行,还需要执行和实施的环节。《经营30条》简洁而精确地介绍了三个步骤:分解-定力-复盘。首先是分解。将伟大的战略分解为具体的目标和任务,并且上下一致地认可。在制定战略规划

0评论13

宫玉振:战略性思维的关键点
战略制定的关键,是要有战略性思维。那么,如何形成战略性思维呢?宋总专门讲了战略性思维的三个特征:全局性、系统性、辩证性。我非常认同宋总的总结。不过这三个词相对来说比较抽象。我想从相

0评论12

宫玉振:制定战略要以目标为导向
战略如此重要,该如何制定战略?《经营30条》提出了非常关键的原则:“战略制定一定是要以目标为导向”。书中的原话是,“企业战略中最重要的就是定好目标”,我对这句话深感认同。麦克斯韦尔·

0评论46

宫玉振:战略是企业的头等大事
宋总这本书第一个部分就讲战略,强调战略的重要性,指出战略是企业的头等大事,宋总的原话是“战略赢是大赢,战略输是大输”。我想用军事史上的案例来呼应一下宋总的战略观。了解军史的人都知道

0评论22

李爱华:《基业长青》 中长寿公司九个维度
1.造钟而非报时----管理要素2.利润之上的追求----文化要素3.保存核心,伺机进步----文化要素4.远大目标----战略要素5.教派般的文化----文化要素6.择强汰弱的进行----机制要素7.自已家的经理人--

0评论12

李爱华:建立企业文化三个难题
1.中国企业善于学习,过去学习苏联,后来学习日韩,再后来一个标准学欧美,无论在产品上、技术上还是管理上,都有了飞跃式的进步。但技术好学,规则好学,唯有文化学不来。文化中有很多不容易说

0评论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