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信息中心首页 频道列表

汪玉凯:用数字化重塑政府履职能力

2023-11-13  浏览:59

现在政府有五大职能,市场监管、宏观调控、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保护。这次用数字化重塑政府的履职体系中又加了两个:第一,经济调节,运用大数据监测分析提升经济调节能力。第二,市场监管,推行智慧监管,提升市场监管能力。第三,社会管理,推动数字化治理模式创新,提升社会管理能力。第四,公共服务,优化利企便民数字化服务,提升公共服务能力。第五,生态环境保护,强化动态感知的立体防控,提升生态环境保护能力。第六,政务运行效能,加快推进数字机关建设,提升政务运行效能能力。党政机构首先要推出数字机关建设,也就是致远政务现在主要做的这套系统,这是我们第一次提出建数字机关。第七,政务公开水平,推进公开平台智能集约发展,提升政务公开水平能力。第八,把安全保障、数据资源、制度规则、平台支撑放在了突出地位。第九,凸显了数字政府在国家治理现代化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作用。

中央深改委对文件提出两条修改意见:第一,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数字社会这三者不是平面对平面的,明确要用数字政府引领数字经济建设,运用数字政府引领数字社会发展。第二,数字政府不仅仅在管理服务中发挥作用,还要在整个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在数字中国布局中把这个观点进一步讲得更加清楚,把数字政府战略提得非常高。

第二,当前数字政府建设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如果说1999年政府上网是中国数字政府的起点,2022年阿里提出政府上云。我认为现在进入新阶段,以后政府将出现四个新形态:整体政府、协同政府、开放政府、智能智慧政府。但是数字政府建设还有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归纳起来大体有四个:第一,数字化在促进政府自身的变革中明显滞后。第二,构建数字化履职能力方面有明显短缺。第三,公共数据治理成为短板,支撑平台的构建受到制约。第四,规则制度体系,特别是适应数字化的法制还没有真正形成。

第三,用创新思维推动顶层设计方案的落地。

一,目标落实,要坚持数字政府化转型的方向和战略。

第一,要坚持四化方向(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高效化)。第二,数字政府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途径。第三,以人民为中心,政府治理现代化必须遵循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通过这三个层面使2025年-2035年的双目标落地。

二,数字政府体系建设落地关键是要实现双轮驱动、行政改革、数字技术。我举个例子,比如说2019年龙港镇变成市,一个38万人口的镇唯一变成县级市的试点。市上机构15个,中间没有管理层,也没有街道也没有乡镇,直接管理102个社区。三年后,龙港市三项主要经济指标都在前三位,全市只有700多行政编制。陕西一个县只有26000人口的城市,党政机构37个。龙港市46万人口的城市党政机构700多个行政编。这两个案例告诉我们数字化不仅仅是改变管理服务,还能够优化政府结构,我们用这种思维来构建我们的技术。

平台支撑体系落地,进一步完善全国一体化政务平台。这是国务院主导的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我在中南海跟国办交流的时候提出要以一体化政府服务平台为龙头,国办同时再构建两个一体化全国平台,第一个是全国一体化公共数据资源平台,第二个是全国一体化接管平台。前不久前发布了一个文件,全国公共数据一体化体系建设的文件就是以国办牵头,政务平台、监管平台、数据资源平台这三大平台形成一体化大格局,数字政府建设发展为我们奠定了整个平台体系的框架。

数据治理能力落地主要是抓住放管服改革的主要矛盾,要解决三低问题,通过改变打破数字部门壁垒,要真正解决数据资源共享障碍,平台支撑是要有数据才能够发挥作用,我认为这是当前大的软肋。

前天我和沈院士在甘肃评了一个甘肃省全省数字政府项目,这是全国第一个省级主建,市县主用。省上构建了50个平台,24个共有平台,26个专用平台。下面的县全部用这个平台,把原来地市平台全替换。那天评价会所有地(市)州领导都来了,得到了国务院高度评价,这是一个大方向,在省内实现跨区域、跨层级的网上同办、跨区办根本就没问题。

数字治理能力落地,要构建超级APP,这个各地都在做,像南投北投,一个APP提供上千个服务。南投的例子非常值得关注,他们是一个机构管全域,一个号码管受理,一个APP管服务,一个平台管接管,一支队伍管执法,这套系统涉及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领域全方位,形成跨部门跨系统的16个系统应用。

最后,改变法制规则和制度落地。如果说没有法制的构建,没有制度规则的构建,我想数字政府建设整体目标的实现都会受到很大的阻碍。现在法制滞后,明显制约着数字政府建设。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陈全生:民营经济只能壮大不能削弱
陈全生,CCG特邀高级研究员,国务院参事。  近日,在成都举行的第八届中国(成都)中小企业发展论坛上,著名经济学家、国务院参事陈全生就中小微民营企业投资和政策保护等问题发表了演讲。其

0评论18

张占斌:传统产业和新质生产力不是矛盾对立的
传统产业和新质生产力不是矛盾对立的澎湃新闻:最近,新质生产力成为非常热的一个词,各行各业都在讨论,包括白酒企业也说,在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上勇争先、善作为。此次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

0评论31

宫玉振:从军事的视角如何看待创新中的器与道的关系?
宫玉振:战略思维本质上就是一种创新性的活动,平庸从来都是战略的大忌,好的战略一定是具有创新性的。创新是战略的灵魂。当然,创新也必然有风险。如何处理创新与风险的关系,普鲁士的元帅、总

0评论64

宫玉振:从历史和军事的角度,如何理解人和战略的关系?
宫玉振:再好、再伟大的战略也都是人制定出来的,也都需要人来执行。从这个角度看,人的因素非常关键。这里所说的人,分为两种类型和两个层次,包括有制定战略的人,还有执行战略的人。错误的战

0评论189

宫玉振:战略要能实施与落地
光制定战略还不行,还需要执行和实施的环节。《经营30条》简洁而精确地介绍了三个步骤:分解-定力-复盘。首先是分解。将伟大的战略分解为具体的目标和任务,并且上下一致地认可。在制定战略规划

0评论13

宫玉振:战略性思维的关键点
战略制定的关键,是要有战略性思维。那么,如何形成战略性思维呢?宋总专门讲了战略性思维的三个特征:全局性、系统性、辩证性。我非常认同宋总的总结。不过这三个词相对来说比较抽象。我想从相

0评论12

宫玉振:制定战略要以目标为导向
战略如此重要,该如何制定战略?《经营30条》提出了非常关键的原则:“战略制定一定是要以目标为导向”。书中的原话是,“企业战略中最重要的就是定好目标”,我对这句话深感认同。麦克斯韦尔·

0评论45

宫玉振:战略是企业的头等大事
宋总这本书第一个部分就讲战略,强调战略的重要性,指出战略是企业的头等大事,宋总的原话是“战略赢是大赢,战略输是大输”。我想用军事史上的案例来呼应一下宋总的战略观。了解军史的人都知道

0评论22

李爱华:《基业长青》 中长寿公司九个维度
1.造钟而非报时----管理要素2.利润之上的追求----文化要素3.保存核心,伺机进步----文化要素4.远大目标----战略要素5.教派般的文化----文化要素6.择强汰弱的进行----机制要素7.自已家的经理人--

0评论11

李爱华:建立企业文化三个难题
1.中国企业善于学习,过去学习苏联,后来学习日韩,再后来一个标准学欧美,无论在产品上、技术上还是管理上,都有了飞跃式的进步。但技术好学,规则好学,唯有文化学不来。文化中有很多不容易说

0评论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