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命,我们就要知道何为善。
上面提到我们的命,都是资源有限,没有人能例外。而能善用资源,善花脑筋,敢于在有限里创造更多无限的,就可称为“善”。
这里的善,指的是对上天的善,不浪费上天任何一点的馈赠。
而在生活中,何为善呢?
我们经常好心办坏事,然后又会因为自己的善良被逼入现实的绝境,这是否又是善呢?在我们的善良把自己带入绝境时,我们还要不要从善呢?
在这本书中,我领悟到这样一个真谛:人必先自己存在才能行善,我们必须先立命之后才能谈善。
所以,什么才是善呢?
比如说,人们所说的善是不杀生,但我们的生存都是依靠动植物生命的给予,如果我们为了行善,不伤任何生命,甚至连蚊虫叮咬我们,我们也不反击,这就不是善,而是恶。
连上天赠予你的这副骨架,你都不予以善待,那又何谈善呢?
还有,就是我们不曾有自我时,所做的一切也不能称之为善。这就是我们所要说的“立命”的重要性。当你被人欺压、折磨时,还要对欺压、折磨你的人行善,那就不是善,而是恶,你竟然能忽略自己的真实感受助纣为虐,怎么能称得上善呢?
善的第一要务是帮助弱小的人、拯救受人欺凌的人,而你无视自己的弱小和欺凌,却对欺凌着你的人行善,这不是为恶吗?
那我们要不要对恶人行善呢?
当然要,但是一定是世间的正义和公理得到伸张后。
在我们可以像当初恶人欺凌我们一样那样对待他们时,但我们却不那样对待他们,而是用我们的宽容抱持他们,用我们的原谅拯救他们。
请千万记住,我们这么做的时候,一定是我们已经安住了我们的身、立住了我们的命之后,否则,这将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
安住我们的身、立住我们的命是我们行善的前提,那在正常的生活中,什么才是善呢?
通过度阴山的解读,我明白了:利他是善,利己是恶;阴德为善,明德为恶;从心为之是善,因循为之是恶。
陈全生:民营经济只能壮大不能削弱
陈全生,CCG特邀高级研究员,国务院参事。 近日,在成都举行的第八届中国(成都)中小企业发展论坛上,著名经济学家、国务院参事陈全生就中小微民营企业投资和政策保护等问题发表了演讲。其
0评论18
张占斌:传统产业和新质生产力不是矛盾对立的
传统产业和新质生产力不是矛盾对立的澎湃新闻:最近,新质生产力成为非常热的一个词,各行各业都在讨论,包括白酒企业也说,在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上勇争先、善作为。此次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
0评论31
宫玉振:战略要能实施与落地
光制定战略还不行,还需要执行和实施的环节。《经营30条》简洁而精确地介绍了三个步骤:分解-定力-复盘。首先是分解。将伟大的战略分解为具体的目标和任务,并且上下一致地认可。在制定战略规划
0评论13
宫玉振:战略性思维的关键点
战略制定的关键,是要有战略性思维。那么,如何形成战略性思维呢?宋总专门讲了战略性思维的三个特征:全局性、系统性、辩证性。我非常认同宋总的总结。不过这三个词相对来说比较抽象。我想从相
0评论12
宫玉振:制定战略要以目标为导向
战略如此重要,该如何制定战略?《经营30条》提出了非常关键的原则:“战略制定一定是要以目标为导向”。书中的原话是,“企业战略中最重要的就是定好目标”,我对这句话深感认同。麦克斯韦尔·
0评论45
宫玉振:战略是企业的头等大事
宋总这本书第一个部分就讲战略,强调战略的重要性,指出战略是企业的头等大事,宋总的原话是“战略赢是大赢,战略输是大输”。我想用军事史上的案例来呼应一下宋总的战略观。了解军史的人都知道
0评论22
李爱华:《基业长青》 中长寿公司九个维度
1.造钟而非报时----管理要素2.利润之上的追求----文化要素3.保存核心,伺机进步----文化要素4.远大目标----战略要素5.教派般的文化----文化要素6.择强汰弱的进行----机制要素7.自已家的经理人--
0评论11
李爱华:建立企业文化三个难题
1.中国企业善于学习,过去学习苏联,后来学习日韩,再后来一个标准学欧美,无论在产品上、技术上还是管理上,都有了飞跃式的进步。但技术好学,规则好学,唯有文化学不来。文化中有很多不容易说
0评论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