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信息中心首页 频道列表

胡劲松:华为的愿景、使命与价值观

2023-11-13  浏览:879

华为的愿景:丰富人们的沟通和生活。一家企业的追求也反映了这家企业对自我的认知。《华为基本法》中对愿景的描述是“华为的追求是在电子信息领域实现顾客的梦想,并依靠点点滴滴 、锲而不舍的艰苦追求,使我们成为世界级领先企业。”2005年4月,广东省委组织学习华为,华为的愿景也进行了调整,变为“丰富人们的沟通和生活”。从“成为世界级领先企业”的利己变为“丰富人们的沟通和生活”的利他,这个变化其实反映了华为全球化的决心,全球化的背后也意味着华为必须走向全球,实现国际化。“只有破除了狭隘的民族自尊心才是国际化,只有破除了狭隘的华为自豪感才是职业化,只有破除了狭隘的品牌意识才是成熟化”,这是华为面对这个愿景的思考,要坚定的实现国际化的华为。

我当时2002年的时候在华为北京研究所工作,三楼大厅之前有一副书法作品上是华为基本法中对愿景的描述,每次看到“成为世界级领先企业”就觉得热血澎湃,充满了强烈的使命感,虽然现在看来这个目标狭隘了。反而是“丰富人们的沟通和生活”让人不那么激动,看来单纯的利他还是需要更高的境界的。

华为的使命:聚焦客户关注的挑战和压力,提供有竞争力的通信与信息解决方案和服务,持续为客户创造最大价值。十几年以前,华为就提出:华为的追求是实现客户的梦想。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保护客户的投资,降低客户的Capex和Opex,提高了客户竞争力和盈利能力。至今全球有超过1.5亿电话用户采用华为的设备。今天,华为形成了无线、固定网络、业务软件、传输、数据、终端等完善的产品及解决方案,给客户提供端到端的解决方案及服务。全球有700多个运营商选择华为作为合作伙伴,华为和客户将共同面对未来的需求和挑战。

华为的战略:为了实现愿景和使命,华为对未来做出了如下的选择:

1.为客户服务是华为存在的唯一理由;客户需求是华为发展的原动力。
2.质量好、服务好、运作成本低,优先满足客户需求,提升客户竞争力和赢利能力。
3.持续管理变革,实现高效的流程化运作,确保端到端的优质交付。
4.与友商共同发展,既是竞争对手,也是合作伙伴,共同创造良好的生存空间,共享价值链的利益。

华为的核心价值观:成就客户、艰苦奋斗、团队合作、开放进取、至诚守信、自我批判。华为的核心价值观充分体现了华为发展立命的哲学: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长期坚持艰苦奋斗,还有自我批判。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陈全生:民营经济只能壮大不能削弱
陈全生,CCG特邀高级研究员,国务院参事。  近日,在成都举行的第八届中国(成都)中小企业发展论坛上,著名经济学家、国务院参事陈全生就中小微民营企业投资和政策保护等问题发表了演讲。其

0评论19

张占斌:传统产业和新质生产力不是矛盾对立的
传统产业和新质生产力不是矛盾对立的澎湃新闻:最近,新质生产力成为非常热的一个词,各行各业都在讨论,包括白酒企业也说,在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上勇争先、善作为。此次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

0评论32

宫玉振:从军事的视角如何看待创新中的器与道的关系?
宫玉振:战略思维本质上就是一种创新性的活动,平庸从来都是战略的大忌,好的战略一定是具有创新性的。创新是战略的灵魂。当然,创新也必然有风险。如何处理创新与风险的关系,普鲁士的元帅、总

0评论64

宫玉振:从历史和军事的角度,如何理解人和战略的关系?
宫玉振:再好、再伟大的战略也都是人制定出来的,也都需要人来执行。从这个角度看,人的因素非常关键。这里所说的人,分为两种类型和两个层次,包括有制定战略的人,还有执行战略的人。错误的战

0评论189

宫玉振:战略要能实施与落地
光制定战略还不行,还需要执行和实施的环节。《经营30条》简洁而精确地介绍了三个步骤:分解-定力-复盘。首先是分解。将伟大的战略分解为具体的目标和任务,并且上下一致地认可。在制定战略规划

0评论13

宫玉振:战略性思维的关键点
战略制定的关键,是要有战略性思维。那么,如何形成战略性思维呢?宋总专门讲了战略性思维的三个特征:全局性、系统性、辩证性。我非常认同宋总的总结。不过这三个词相对来说比较抽象。我想从相

0评论12

宫玉振:制定战略要以目标为导向
战略如此重要,该如何制定战略?《经营30条》提出了非常关键的原则:“战略制定一定是要以目标为导向”。书中的原话是,“企业战略中最重要的就是定好目标”,我对这句话深感认同。麦克斯韦尔·

0评论46

宫玉振:战略是企业的头等大事
宋总这本书第一个部分就讲战略,强调战略的重要性,指出战略是企业的头等大事,宋总的原话是“战略赢是大赢,战略输是大输”。我想用军事史上的案例来呼应一下宋总的战略观。了解军史的人都知道

0评论22

李爱华:《基业长青》 中长寿公司九个维度
1.造钟而非报时----管理要素2.利润之上的追求----文化要素3.保存核心,伺机进步----文化要素4.远大目标----战略要素5.教派般的文化----文化要素6.择强汰弱的进行----机制要素7.自已家的经理人--

0评论11

李爱华:建立企业文化三个难题
1.中国企业善于学习,过去学习苏联,后来学习日韩,再后来一个标准学欧美,无论在产品上、技术上还是管理上,都有了飞跃式的进步。但技术好学,规则好学,唯有文化学不来。文化中有很多不容易说

0评论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