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信息中心首页 频道列表

胡劲松:华为大学的管理与运营架构

2023-11-13  浏览:228

1.华为大学的管理架构

“为保证华为大学的方向不搞错,我们在华大上面成立一个指导委员会,我来做指导员,三个轮值CEO做委员,半年开一次会。然后成立校级行政组织由需求拉动供给,片联代表需求,华大是供给。需求对华大的供给进行引导管理。”

“华大是赋能管理,要根据片联提出的业务需求,把培训大纲、考试大纲拿出来。我们要什么样的干部,华大你就给我们培养什么样的干部,没有老师就找去。学员学前、学后的行政管理还是落在各个行政部门,就是选谁来,华大不管,华大只管上什么课,考核什么,做赋能管理。学中管理由华大或有关机构统一管理。

华大把自己的能力做成实线管理,下面都是华大的实体能力。你们现在的下层组织,四个核心能力系(管理能力系,专业能力系,项目管理系,新员工培训系),再有一个共享平台,设计得很好,这几个系都是赋能教育。”

华大作为轻装子公司,要简化管理,独立核算,可以逐步实验去矩阵化的管理,首先要保证快速决策;最终华为大学要依靠正确的机制,成为公司所必须需要的组织,并且滚动循环前进,从而走向顶尖。

2.华为的大学的运营架构

华大作为轻装子公司,要简化管理,独立核算,可以逐步实验去矩阵化的管理,首先要保证快速决策;最终华为大学要依靠正确的机制,成为公司所必须需要的组织,并且滚动循环前进,从而走向顶尖。

坚持有偿服务,基于收支平衡,摆脱羁绊。华大为什么要有偿服务?一是保证业务部门不会无偿利用资源,并因此学习不认真;二是让华大可以基于收支平衡,摆脱羁绊,不因为要向公司要预算,超预算后,业务就被限制住。

第一,大家不能无偿利用华大的资源,华大要基于收支平衡,根据各个项目的预算分别收费。这点你要向梁华学习,因为梁华现在也在卖项目经理。你们也要跟他们一样,用项目管理、基于项目计算费用。

如果说华大不收钱,其实就是华大的灾难,你就会被无穷的调用,直到你累死。每个代表处的代表,“我们这里有个问题,请你们华大来搞一下培训”然后他打完一个电话就算完了,就不管了。打完电话若是要付钱的,那么他就有成本管理了,学习也认真了。所以华大一定要收一些费用,但要合理。但是一定要卖,因为你不增加他的成本,他就无偿利用资源。

第二,华大基于收支平衡,有偿服务,就可以摆脱羁绊。如果华大向公司要预算,公司不会给太多,超预算后,业务就会被限制住。如果华大培训服务是产生价值的,每个部门都愿意出钱让你服务;赚钱多了,还可以增加资源,提高教学能力,使华大更受欢迎。华大不用什么事情、每一件事都请示、培训也要批准,批啥呢?只要跟教导队谈好,华大来给平台做咨询要给钱,而且比IBM、外面的咨询公司要便宜。

华为大学这个组织最独特的特点是自负盈亏,他是一个Service Business Group(SBG),不是一个成本中心,而是依靠与业务部门的结算和买单,自负盈亏的。对华为大学的评价与业务保持一致,如何评估培训效果和价值很简单,就是看明年的业务收入是否增长,业务部门是否愿意给钱,把人送到华为大学来培养。

3.华为大学的激励机制

华为十分注重专兼职讲师的激励,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激情和创造力,建立了对专兼职讲师队伍真正有效的物质和精神激励机制。

“你首先要有著作权,著作权开放后有人可以改版,改版一定要注释,我引用了谁的讲稿,这个人以后写个人自传的时候,可以写产生了什么社会影响,不信你去查!我们要向国家版权管理一样进行著作权,这也是一种激励。

第二,我们也要进行物质激励,最主要是要有正确的机制,你想一想,我们现在有钱要分,为什么只能有一种分配模式,谁作战成功了,就分钱嘛。讲课也是冲上山头,就是你要把这个机制制定出来,公司同意这个机制就可以了。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一定要明确。我们明确先有鸡,鸡先生蛋,我们是先给与,再贡献。你们现在不要强行想象能建立一所理想的华为大学,不理想也是大学,来讲课的讲师差一点也是讲课。若不先给差的讲师奖励,就没人相信你会改革,就吸引不了优秀的讲师进来。

华大专职教师的职级、工资、配股等,总体沿用大平台机制。

第三,精神激励,讲得好的形成了威望以后,你有影响为什么不能让你当领导呢,华为公司现在的领导都是他们打上来的,那你现在也要允许他们打上来。

总之,我们一个人最有生命力的一段时间,你讲课我是付钱的,第二个你的教案是卖给公司的,我可以上网公开的,你有著作权,但我向你付了稿费,这些都是可以开放的。这样的话你的教师队伍将是个庞大的教师队伍,而不是一个弱小的教师队伍。”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陈全生:民营经济只能壮大不能削弱
陈全生,CCG特邀高级研究员,国务院参事。  近日,在成都举行的第八届中国(成都)中小企业发展论坛上,著名经济学家、国务院参事陈全生就中小微民营企业投资和政策保护等问题发表了演讲。其

0评论20

张占斌:传统产业和新质生产力不是矛盾对立的
传统产业和新质生产力不是矛盾对立的澎湃新闻:最近,新质生产力成为非常热的一个词,各行各业都在讨论,包括白酒企业也说,在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上勇争先、善作为。此次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

0评论32

宫玉振:从军事的视角如何看待创新中的器与道的关系?
宫玉振:战略思维本质上就是一种创新性的活动,平庸从来都是战略的大忌,好的战略一定是具有创新性的。创新是战略的灵魂。当然,创新也必然有风险。如何处理创新与风险的关系,普鲁士的元帅、总

0评论64

宫玉振:从历史和军事的角度,如何理解人和战略的关系?
宫玉振:再好、再伟大的战略也都是人制定出来的,也都需要人来执行。从这个角度看,人的因素非常关键。这里所说的人,分为两种类型和两个层次,包括有制定战略的人,还有执行战略的人。错误的战

0评论189

宫玉振:战略要能实施与落地
光制定战略还不行,还需要执行和实施的环节。《经营30条》简洁而精确地介绍了三个步骤:分解-定力-复盘。首先是分解。将伟大的战略分解为具体的目标和任务,并且上下一致地认可。在制定战略规划

0评论13

宫玉振:战略性思维的关键点
战略制定的关键,是要有战略性思维。那么,如何形成战略性思维呢?宋总专门讲了战略性思维的三个特征:全局性、系统性、辩证性。我非常认同宋总的总结。不过这三个词相对来说比较抽象。我想从相

0评论12

宫玉振:制定战略要以目标为导向
战略如此重要,该如何制定战略?《经营30条》提出了非常关键的原则:“战略制定一定是要以目标为导向”。书中的原话是,“企业战略中最重要的就是定好目标”,我对这句话深感认同。麦克斯韦尔·

0评论46

宫玉振:战略是企业的头等大事
宋总这本书第一个部分就讲战略,强调战略的重要性,指出战略是企业的头等大事,宋总的原话是“战略赢是大赢,战略输是大输”。我想用军事史上的案例来呼应一下宋总的战略观。了解军史的人都知道

0评论22

李爱华:《基业长青》 中长寿公司九个维度
1.造钟而非报时----管理要素2.利润之上的追求----文化要素3.保存核心,伺机进步----文化要素4.远大目标----战略要素5.教派般的文化----文化要素6.择强汰弱的进行----机制要素7.自已家的经理人--

0评论12

李爱华:建立企业文化三个难题
1.中国企业善于学习,过去学习苏联,后来学习日韩,再后来一个标准学欧美,无论在产品上、技术上还是管理上,都有了飞跃式的进步。但技术好学,规则好学,唯有文化学不来。文化中有很多不容易说

0评论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