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信息中心首页 频道列表

郑翔洲:美国主导全世界经济三板斧

2023-11-14  浏览:56
1. 美元波动,即金融霸权

2. 航空母舰护航,即军事霸权
3. 全产业链主导,即科技霸权
第一板斧:美元波动
美元有个特点,美元流向哪个地方,往往哪个地方的经济就会出现繁荣,美元逃离哪个地方,哪个地方的经济就会衰落,如韩国、日本和拉美。历史不会重复事实,但历史往往重复规律。
当美元持续大周期下跌的时候,就是美国疯狂印钞,对全世界输出美元的过程。这个周期通常世界其他地方经济都会比较繁荣。
而一旦美元大幅度上涨走牛的时候,就意味着全世界资金在回流美国,这才推动了美元指数的上涨。这个周期通常就是加息收割周期,会让世界其他地方出现经济危机。
也就是美国通过降息,把美元赶出去获利。
为了保证美元能够顺利的获利,美国人安排了航空母舰来护航。
为了保证美元能够有效率的获利,美国人通过主导全球化产业链来帮助美元获利。
所以美国雇佣生产国或生产地区,通过全球化产业链为自己获利。
美国如何通过美元赚钱?
美联储加息的过程,就是美国赚钱的过程。上市公司缺钱怎么办?印股票。国家缺钱了怎么办?印钞票。
通过美联储降息(印钞票)释放美元,加息回收美元,一进一出,好几倍的收益回流到美国。
第二板斧:航空母舰护航
美国航空母舰为美元保驾护航,保证美元顺利赚钱。一带一路要想成功,中国一定要发展自己的航母,所以未来是人民币和美元共同主导全世界。美元就是世界级的银联,要在中间商赚差价。人民币未来要做一带一路的银联,也要做中间商赚差价。
看到这,想必大家就明白为什么美国要每年耗费上万亿美元的军费,去维持这么庞大的航母战斗群体系。
所以我们中国要这样不遗余力的去发展航母。因为如果人民币想要国际化,如果一带一路要想成功,中国的航母要走出去,是时代的必然选择。
第三板斧:全产业链主导
通过全产业链的主导,就是把食物链最顶端的东西握在美国手里,最底端的由其他国家去开发。美国加息降息周期大约7年左右,每7年左右赚一次钱。
640.jpg
消费类、生产类、资源类国家地位依次降低,食物链最顶端的肯定是消费类国家,其次是生产型国家,最后才是资源类国家。和资本角度看企业一样,离人越近的生意越有价值,离钱越近的生意越有价值。  
各位,美国为什么强大?很多人说是科技,很多人说是制度,很多人说是武器,不过那都是结果。美国之所以持续性的强大的根源就一个:那就是从1900年到2018年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单一消费大国。所有的国家跟美国做生意一定要用美元,但是很可惜,从2019年中国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单一消费大国,所有的国家跟中国做生意一定要用人民币,所以说这个人多曾经是我们的负担,今天已经成为我们的红利,那么这首先是谁的功劳?我认为是毛主席的功劳。
中国在人类历史上有两次人口爆发的时期,第1次就是乾隆年间,这个中国的人口从1个亿变到了4个亿,那个时候发明了红薯。第2个就是在毛主席期间,中国的人口从4个亿变到了10个亿,这是人类历史上这个中国人类历史上这个成长最高的。以后这样的人口暴增的机会很难再有。
在118年期间,那么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大国,这个时候他就可以主导整个产业链,在产业链里面它就可以设计,把这个产业链里面利润最高的部分全部赚走。然后把剩下的钱给资源类国家和生产类国家去分钱。
数据说话,一部手机,美国的苹果公司赚了58%的利润,韩国、日本和其它国家赚10%的利润,中国只赚2%的利润。所以说苹果本身的股权也是由华尔街资本掌控的,苹果作为全世界最赚钱的公司之一,赚到的钱全部涌向了华尔街,美国人赚大头,其他国家赚小头。美国可是有产阶级执政。
那么从1974年以来,这个生产类的国家和地区作为世界工厂进行了三次更替:
1.0版本的世界工厂:那就是德国和日本。所以说70-80年代德国、日本经济的繁荣,都已经充分说明了这个道理。但是美国通过广场协议把日本打趴下了。美国通过罗浮宫协议把德国打趴下,日本和德国最后被宰了以后,就陷入了很长一段时间的经济萧条。
2.0版本的世界工厂:那就是亚洲四小龙。人类史上6次赚“坐电梯”钱的机会(既要赚走楼梯的钱,跟要赚坐电梯的钱),240年前的英国,120年前的美国,60年前的亚洲四小龙,35年以前的中国大陆,现在柬埔寨和越南,40-50年后的非洲。
3.0版本的世界工厂:就是中国,中国依然是生产型大国,依然为美国打工。要创造剩余价值,中国撑起制造业重任,2001年中国加入WTO,完成世界工厂的飞跃。
特别是2008年次代危机爆发后,美国和欧洲国家都进入到了量化宽松,举债刺激经济的泡沫模式。但是在狂发货币刺激经济后,大家发现通货膨胀率并没有想象中的严重。
但实际上,过去十年,世界之所以没有发生恶性通胀,是因为有中国承担了世界工厂这个苦力活角色,在通过自己低廉的劳动价值,为世界输出大量物美价廉的商品。正因为中国这个世界工厂的存在,才让世界得以在疯狂印钞的过程中,却没引发恶性通胀。所以从2008年开始中国对世界的贡献、超过了美国。


640.jpg


没有人愿意打一辈子的工,亚洲四小龙发展起来以后,就过自己的小日子了,对美国不会造成威胁。中国既是生产国,又是消费国,既是甲方又是乙方。即使运动员,又是教练员,还是裁判员,一旦中国完成经济转型,美国主导的全球产业链将分崩离析,中国制造2025把全球产业链顶端利润最高的一环赚走,所以中国制造2025被美国视为眼中钉,肉中刺的原因。这就是中美贸易战的发展起因。
特别是2008年次代危机爆发后,美国和欧洲国家都进入到了量化宽松,举债刺激经济的泡沫模式。但是在狂发货币刺激经济后,人们发现通货膨胀率并没有想象中的严重。但实际上,过去十年,世界之所以没有发生恶性通胀,是因为有中国承担了世界工厂这个苦力活角色,在通过自己低廉的劳动价值,为世界输出大量物美价廉的商品。正因为中国这个世界工厂的存在,才让世界得以在疯狂印钞的过程中,却没引发恶性通胀。
中国也不甘于只做苦力活的角色,从2015年开始准备经济转型。
但这个时候美国人就不同意了。因为跟德国、日本、亚洲四小龙不会对美国造成威胁,但是,中国的体量太大了,是美国潜在的威胁。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陈全生:民营经济只能壮大不能削弱
陈全生,CCG特邀高级研究员,国务院参事。  近日,在成都举行的第八届中国(成都)中小企业发展论坛上,著名经济学家、国务院参事陈全生就中小微民营企业投资和政策保护等问题发表了演讲。其

0评论20

张占斌:传统产业和新质生产力不是矛盾对立的
传统产业和新质生产力不是矛盾对立的澎湃新闻:最近,新质生产力成为非常热的一个词,各行各业都在讨论,包括白酒企业也说,在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上勇争先、善作为。此次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

0评论32

宫玉振:从军事的视角如何看待创新中的器与道的关系?
宫玉振:战略思维本质上就是一种创新性的活动,平庸从来都是战略的大忌,好的战略一定是具有创新性的。创新是战略的灵魂。当然,创新也必然有风险。如何处理创新与风险的关系,普鲁士的元帅、总

0评论64

宫玉振:从历史和军事的角度,如何理解人和战略的关系?
宫玉振:再好、再伟大的战略也都是人制定出来的,也都需要人来执行。从这个角度看,人的因素非常关键。这里所说的人,分为两种类型和两个层次,包括有制定战略的人,还有执行战略的人。错误的战

0评论189

宫玉振:战略要能实施与落地
光制定战略还不行,还需要执行和实施的环节。《经营30条》简洁而精确地介绍了三个步骤:分解-定力-复盘。首先是分解。将伟大的战略分解为具体的目标和任务,并且上下一致地认可。在制定战略规划

0评论13

宫玉振:战略性思维的关键点
战略制定的关键,是要有战略性思维。那么,如何形成战略性思维呢?宋总专门讲了战略性思维的三个特征:全局性、系统性、辩证性。我非常认同宋总的总结。不过这三个词相对来说比较抽象。我想从相

0评论12

宫玉振:制定战略要以目标为导向
战略如此重要,该如何制定战略?《经营30条》提出了非常关键的原则:“战略制定一定是要以目标为导向”。书中的原话是,“企业战略中最重要的就是定好目标”,我对这句话深感认同。麦克斯韦尔·

0评论46

宫玉振:战略是企业的头等大事
宋总这本书第一个部分就讲战略,强调战略的重要性,指出战略是企业的头等大事,宋总的原话是“战略赢是大赢,战略输是大输”。我想用军事史上的案例来呼应一下宋总的战略观。了解军史的人都知道

0评论22

李爱华:《基业长青》 中长寿公司九个维度
1.造钟而非报时----管理要素2.利润之上的追求----文化要素3.保存核心,伺机进步----文化要素4.远大目标----战略要素5.教派般的文化----文化要素6.择强汰弱的进行----机制要素7.自已家的经理人--

0评论12

李爱华:建立企业文化三个难题
1.中国企业善于学习,过去学习苏联,后来学习日韩,再后来一个标准学欧美,无论在产品上、技术上还是管理上,都有了飞跃式的进步。但技术好学,规则好学,唯有文化学不来。文化中有很多不容易说

0评论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