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板不能身先士卒
情景:大狗身上站着一只小狗,小狗身上站着一只猫,这只猫正在偷主人放在橱柜上的啤酒。
解说:大狗代表的是企业老板,它是整个事件的总指挥;小狗代表着人力资源部,负责传达老板的指令;猫代表的是执行具体工作任务的中层和基层员工。它们的职责是有分工的。
现在一些小企业经常出现的一种状况是,老板包办一切,经常身先士卒:“跟我冲!”而不是命令部下:“给我上!”应该放手的工作就要放手,老板负责的是指挥工作,包办的太多,就没有足够的精力进行决策和管理。
情景中的大狗尽管凭借自己的身高可以拿到啤酒,但它没有这样做。因为一个企业只有做到职责分清、团结协作,才能资源共享。
二、员工品质重于能力
情景:平静的海面上只露出冰山一角,海平面下隐藏着的冰山体才更为庞大。
解说:选用人才,要注重“胜任素质”。
一个人的技能和知识是可见的,就像海面上的冰山,但它只是冰山的一角。只有了解了海面下的庞大山体,才能够对冰山做出准确的判断。海面下的山体就是一个人的价值观、自我定位和人格特质。一个人才的技能可能合格,但性格和品质不一定合格。企业可以选用技能不合格的,不能选用品质不合格的,否则就等于安装了一个不定时炸弹。
三、培训值得培训的人
情景:老板在身后举着双筒猎枪,逼着员工进培训学堂。
解说:大多数企业的做法是,命令员工参加培训,要求必须出勤,否则扣工资。结果员工非常反感,把培训当成一项负担,企业花钱不讨好。还有一种想法是,培训好,住宾馆、吃大餐,不干活儿还给开工资,没有比这更好的事了。但只顾着高兴,没心思学习。企业要让员工知道,培训的直接受益者是员工自己。
另外,培训要有针对性,只培训值得培训的员工,反对人手一册,否则,快手吃不饱,慢手跟不上,事倍功半。
四、裁员机制必须得有
情景:子弹穿透墙壁,消灭了建筑内的生物,但建筑没有任何损伤。
解说:企业就像一个大型建筑,员工是建筑里的人,子弹就是裁员的武器,裁掉冗员是为了建筑更好的生存。一个企业必须要有裁员机制,一方面,当初选用人才时可能看走了眼,这些人不适合企业,就应该裁掉;另一方面要让员工懂得“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的道理,裁员也是一种激励机制。
陈全生:民营经济只能壮大不能削弱
陈全生,CCG特邀高级研究员,国务院参事。 近日,在成都举行的第八届中国(成都)中小企业发展论坛上,著名经济学家、国务院参事陈全生就中小微民营企业投资和政策保护等问题发表了演讲。其
0评论21
张占斌:传统产业和新质生产力不是矛盾对立的
传统产业和新质生产力不是矛盾对立的澎湃新闻:最近,新质生产力成为非常热的一个词,各行各业都在讨论,包括白酒企业也说,在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上勇争先、善作为。此次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
0评论33
宫玉振:战略要能实施与落地
光制定战略还不行,还需要执行和实施的环节。《经营30条》简洁而精确地介绍了三个步骤:分解-定力-复盘。首先是分解。将伟大的战略分解为具体的目标和任务,并且上下一致地认可。在制定战略规划
0评论13
宫玉振:战略性思维的关键点
战略制定的关键,是要有战略性思维。那么,如何形成战略性思维呢?宋总专门讲了战略性思维的三个特征:全局性、系统性、辩证性。我非常认同宋总的总结。不过这三个词相对来说比较抽象。我想从相
0评论16
宫玉振:制定战略要以目标为导向
战略如此重要,该如何制定战略?《经营30条》提出了非常关键的原则:“战略制定一定是要以目标为导向”。书中的原话是,“企业战略中最重要的就是定好目标”,我对这句话深感认同。麦克斯韦尔·
0评论50
宫玉振:战略是企业的头等大事
宋总这本书第一个部分就讲战略,强调战略的重要性,指出战略是企业的头等大事,宋总的原话是“战略赢是大赢,战略输是大输”。我想用军事史上的案例来呼应一下宋总的战略观。了解军史的人都知道
0评论23
李爱华:《基业长青》 中长寿公司九个维度
1.造钟而非报时----管理要素2.利润之上的追求----文化要素3.保存核心,伺机进步----文化要素4.远大目标----战略要素5.教派般的文化----文化要素6.择强汰弱的进行----机制要素7.自已家的经理人--
0评论14
李爱华:建立企业文化三个难题
1.中国企业善于学习,过去学习苏联,后来学习日韩,再后来一个标准学欧美,无论在产品上、技术上还是管理上,都有了飞跃式的进步。但技术好学,规则好学,唯有文化学不来。文化中有很多不容易说
0评论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