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信息中心首页 频道列表

张晓彤:面试如何辨别虚假信息?

2023-11-14  浏览:52

就面试环节而言,张晓彤形成了一套STAR方法。所谓的STAR是指以四个单词开头大写字母代表的一个英文单词,组成的四个角:1. S:Situation,情景;2. T:Target,目标:当时行动目的是什么;3. A:Action,行动:为了达到目的,采取了哪些行动;4. R:Result,完成的目标、最后的结果。招聘者事先确定好面试纬度,并以此为据,要求面试者回答相关的问题,在听取回答的过程中,要紧密围绕STAR所包含的因素进行追踪。

  张晓彤强调,在面谈中特别要注意识别对方的虚假信息,应聘者提供真实信息时往往表现为:用第一人称;说话很有信心;明显和其它一些已知事实一致。相反地,应聘者提供虚假信息时的表现为:很难一针见血;倾向于夸大自我;明显在举止或言语上迟疑;语言流畅,但感觉像背书。

  比如:某应聘者在举例与客户打交道遇到的最大困难时,他说到:“我们那个销售小组做了很多的努力。当时我们是这么处理的……我们采取了什么行动……最后,我们终于赢得了这个客户。”

  “他老在强调‘我们’,而没有在说‘我’。这里包含的极大可能性是,此人仅仅是一个项目的参与者,只是项目小组里极小的一个分子。但是,他夸大了自己的作用。” 张晓彤建议,招聘者如果遇到上述情况,应马上停下来对他说:“很抱歉,你说的是‘你’还是‘你们’啊?”或者表示:“我非常欣赏你们能做了这样成功的事情,能不能刻意地给我描述一下,你在这个小组里都具体做了什么?在这个小组管多少人?向谁汇报?在这个案例中具体跟客户打了哪些交道?”迫使他不得不说全STAR的信息。

  同时,张晓彤还提醒,在面对对答如流的应聘者时,也要提高警醒,这极有可能是因为他经历过好几次面试了,背熟了的缘故。遇到这种情况时,应在其“背”得特别高兴时,用自然的口吻说一句:“稍微打断一下,你刚才说的那点非常不错。我特别感兴趣,你能再重复一遍吗?”这时就会发现,前头那段就不一定能够接上了。或者让他先“背”一段,在面试的后面,再将类似的问题拿出来重新进行询问:“我想再听听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能再说一遍吗?”此时,就不难发现,若是跟刚才的答案一字不差,那就说明他的回答是事先编好的故事;如果很自然地说出口,那就有可能是真的事实。

  在招聘面谈中,张晓彤特别强调要重视非语言信息。有调查表明,人们通过观察得到的信息量大概占55%,而通过倾听得到的信息量大概只占45%。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陈全生:民营经济只能壮大不能削弱
陈全生,CCG特邀高级研究员,国务院参事。  近日,在成都举行的第八届中国(成都)中小企业发展论坛上,著名经济学家、国务院参事陈全生就中小微民营企业投资和政策保护等问题发表了演讲。其

0评论20

张占斌:传统产业和新质生产力不是矛盾对立的
传统产业和新质生产力不是矛盾对立的澎湃新闻:最近,新质生产力成为非常热的一个词,各行各业都在讨论,包括白酒企业也说,在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上勇争先、善作为。此次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

0评论32

宫玉振:从军事的视角如何看待创新中的器与道的关系?
宫玉振:战略思维本质上就是一种创新性的活动,平庸从来都是战略的大忌,好的战略一定是具有创新性的。创新是战略的灵魂。当然,创新也必然有风险。如何处理创新与风险的关系,普鲁士的元帅、总

0评论64

宫玉振:从历史和军事的角度,如何理解人和战略的关系?
宫玉振:再好、再伟大的战略也都是人制定出来的,也都需要人来执行。从这个角度看,人的因素非常关键。这里所说的人,分为两种类型和两个层次,包括有制定战略的人,还有执行战略的人。错误的战

0评论189

宫玉振:战略要能实施与落地
光制定战略还不行,还需要执行和实施的环节。《经营30条》简洁而精确地介绍了三个步骤:分解-定力-复盘。首先是分解。将伟大的战略分解为具体的目标和任务,并且上下一致地认可。在制定战略规划

0评论13

宫玉振:战略性思维的关键点
战略制定的关键,是要有战略性思维。那么,如何形成战略性思维呢?宋总专门讲了战略性思维的三个特征:全局性、系统性、辩证性。我非常认同宋总的总结。不过这三个词相对来说比较抽象。我想从相

0评论12

宫玉振:制定战略要以目标为导向
战略如此重要,该如何制定战略?《经营30条》提出了非常关键的原则:“战略制定一定是要以目标为导向”。书中的原话是,“企业战略中最重要的就是定好目标”,我对这句话深感认同。麦克斯韦尔·

0评论46

宫玉振:战略是企业的头等大事
宋总这本书第一个部分就讲战略,强调战略的重要性,指出战略是企业的头等大事,宋总的原话是“战略赢是大赢,战略输是大输”。我想用军事史上的案例来呼应一下宋总的战略观。了解军史的人都知道

0评论22

李爱华:《基业长青》 中长寿公司九个维度
1.造钟而非报时----管理要素2.利润之上的追求----文化要素3.保存核心,伺机进步----文化要素4.远大目标----战略要素5.教派般的文化----文化要素6.择强汰弱的进行----机制要素7.自已家的经理人--

0评论12

李爱华:建立企业文化三个难题
1.中国企业善于学习,过去学习苏联,后来学习日韩,再后来一个标准学欧美,无论在产品上、技术上还是管理上,都有了飞跃式的进步。但技术好学,规则好学,唯有文化学不来。文化中有很多不容易说

0评论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