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信息中心首页 频道列表

韩复龄:服务业定价机制的特征

2023-11-14  浏览:28

1.服务价格的特殊性

服务业向消费者提供的是服务而不是实物商品,服务是一种无形产品,无形性是服务产品与实物产品的根本区别。消费者通过购买服务获得效用,而同样的服务对不同消费者的效用是不同的,而这种效用的背后,没有实物作为支撑,在对效用的评价时,消费者根据个人感受做出的评价存在巨大的差异。此外,由于服务难以标准化,在不同时间提供服务的质量也可能存在差异。消费者难以对服务形成一个稳定的心理价格,因此,对服务的支付意愿并不强烈。

根据马克思的价值理论,商品中凝结了人类的一般无差异劳动,所以商品是有价值的,在等价交换的前提下,商品的价值通过价格得到体现。在西方经济学的观点中,商品有效用,需要通过支付价格才能获得。服务同样也是人类的一般无差异劳动的凝结,也能够给消费者带来效用,因此,生产服务是有成本的,服务也应由支付价格获取。

2.隐性服务价格的形成

一方面由于服务价格难以形成,另一方面服务的成本必须得到补偿,由此就自然产生了隐性服务价格。隐性服务价格首先在于它的价格被包含在了实物商品的价格中。以餐厅价格为例,同样的菜品价格不同,是因为口感有高下之分,反应了厨师技艺的差异;餐厅环境不同,反应了固定成本的投资差异。这些都是餐厅的成本支出,同时也给消费者带来了更高的效用,但这些成本难以直接转嫁给消费者(少数收取服务费的餐厅例外),因为受传统消费思维的约束,消费者大都不愿为此买单。但是,把异质服务与同质实物商品打包之后,生产者对消费者宣称,这就是异质商品,由此产生的新价格,消费者自然就可以接受了。

3.隐性服务价格的弊端

隐性服务价格的最大弊端在于定价机制的不透明所导致的服务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以“低价旅游团”为例,旅行社提供旅游服务,以纪念品销售方式获取补偿,本质上是把服务与实物商品打包销售,但由于旅行与购物定位的混淆,在旅行社付出了相当的旅游服务成本的同时,消费者在旅游中没有享受到足够的旅游服务,旅行社与旅客在购买纪念品作为补偿的观点上必然产生分歧。从另一个角度看:当服务费用是隐性时,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的博弈无可避免。为了补偿服务成本,生产者只能将服务费用隐藏得更深,或者采取非市场化的方式来限制消费者。无论那种方式,都会使服务质量变差,对服务业的健康发展都是一种伤害。

再以大家熟悉的购买机票为例,线上(如在线旅游平台的渠道)购买、线下(柜台前排队)购买的服务感觉并不一样。线上购买、遭遇航变后的退改签服务,很多消费者可通过一通电话,甚至十几秒钟通过App快速解决,而在线下排队,浪费的是消费者的时间成本。

在多数人眼中,线上购买的便利性和提供的各种服务,远优于在线下排队。但在民航局“不准收服务费”的文件下,这部分并未涵盖到真正的机票价格中,也没有单独征收。

长此以往,这种隐形的服务,及服务造成的人力、运营、电话、流量等各种成本的支出,会打击线上渠道商家的积极性,由此,也不利于行业进一步提高服务。甚至,连原本的服务,都难以真正保障。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陈全生:民营经济只能壮大不能削弱
陈全生,CCG特邀高级研究员,国务院参事。  近日,在成都举行的第八届中国(成都)中小企业发展论坛上,著名经济学家、国务院参事陈全生就中小微民营企业投资和政策保护等问题发表了演讲。其

0评论19

张占斌:传统产业和新质生产力不是矛盾对立的
传统产业和新质生产力不是矛盾对立的澎湃新闻:最近,新质生产力成为非常热的一个词,各行各业都在讨论,包括白酒企业也说,在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上勇争先、善作为。此次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

0评论32

宫玉振:从军事的视角如何看待创新中的器与道的关系?
宫玉振:战略思维本质上就是一种创新性的活动,平庸从来都是战略的大忌,好的战略一定是具有创新性的。创新是战略的灵魂。当然,创新也必然有风险。如何处理创新与风险的关系,普鲁士的元帅、总

0评论64

宫玉振:从历史和军事的角度,如何理解人和战略的关系?
宫玉振:再好、再伟大的战略也都是人制定出来的,也都需要人来执行。从这个角度看,人的因素非常关键。这里所说的人,分为两种类型和两个层次,包括有制定战略的人,还有执行战略的人。错误的战

0评论189

宫玉振:战略要能实施与落地
光制定战略还不行,还需要执行和实施的环节。《经营30条》简洁而精确地介绍了三个步骤:分解-定力-复盘。首先是分解。将伟大的战略分解为具体的目标和任务,并且上下一致地认可。在制定战略规划

0评论13

宫玉振:战略性思维的关键点
战略制定的关键,是要有战略性思维。那么,如何形成战略性思维呢?宋总专门讲了战略性思维的三个特征:全局性、系统性、辩证性。我非常认同宋总的总结。不过这三个词相对来说比较抽象。我想从相

0评论12

宫玉振:制定战略要以目标为导向
战略如此重要,该如何制定战略?《经营30条》提出了非常关键的原则:“战略制定一定是要以目标为导向”。书中的原话是,“企业战略中最重要的就是定好目标”,我对这句话深感认同。麦克斯韦尔·

0评论46

宫玉振:战略是企业的头等大事
宋总这本书第一个部分就讲战略,强调战略的重要性,指出战略是企业的头等大事,宋总的原话是“战略赢是大赢,战略输是大输”。我想用军事史上的案例来呼应一下宋总的战略观。了解军史的人都知道

0评论22

李爱华:《基业长青》 中长寿公司九个维度
1.造钟而非报时----管理要素2.利润之上的追求----文化要素3.保存核心,伺机进步----文化要素4.远大目标----战略要素5.教派般的文化----文化要素6.择强汰弱的进行----机制要素7.自已家的经理人--

0评论11

李爱华:建立企业文化三个难题
1.中国企业善于学习,过去学习苏联,后来学习日韩,再后来一个标准学欧美,无论在产品上、技术上还是管理上,都有了飞跃式的进步。但技术好学,规则好学,唯有文化学不来。文化中有很多不容易说

0评论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