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信息中心首页 频道列表

钱栋玉:企业的价值创新方向

2023-11-22  浏览:100

首先,战略不是规划。规划是基于现状和资源能力对未来做的目标和计划,而战略是基于公司发展愿景制订长期发展目标,并整合资源去实现的过程,因此,经常被当做真理说出来的“有多大能力做多大事儿”在战略制订中恰恰是错误的,看看小米、美团、拼多多、海底捞以及现在顶在一线的华为,都是从无到有把事儿给办了,因此判断做什么、不做什么以及整合资源是企业家在企业战略中的价值所在,所谓愿景,更多是企业家的眼界格局;再者,战略是一个方向问题,而方向的判断基础是认知。要做好战略,至少要做几点对自身经营环境和内外部机会的判断:

1、大势洞察定对错。任何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宏观环境的制约,“天时地利人和”中“天时”是最重要的因素,经济环境的洞察、政策方向的理解、技术发展影响的判断,都是在战略制订时需要做深度思考和分析的部分,对于经营环境乐观的估计现在不多,但也不要过度悲观,环境没有想象的那么差,政策也已经不是决定未来的唯一要素。并且我们相信这一波调整过去,会诞生一批真正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起来。悲观骂娘都没用,不如踏踏实实研究,找到属于自己的机会,危机中也总是蕴藏着机会。这往往也是很多企业欠缺的,很多企业往往都是盯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忽略了大势的变化,譬如“消费者迭代”,在部分快消品领域,90、95后已经成为主力的消费者,这就是一种大势的变化。

2、行业洞察找机会。行业洞察的重点有两个:第一个是“行业驱动力”的变化,即行业正在被什么力量所驱动发展,实现着品质或效率的提升。譬如餐饮行业的驱动力,正从品牌、服务变为标准化、工厂化。因此,正确判断驱动力的变化是正确判断战略方向的前提;其次是关注产业价值链的机会,包含产业价值链是否因为新技术发生变化,如网红电商通过发现新流量入口而重构了服装行业的运营价值链,取得了良好的发展和效益,又如现在社群电商的大热;同时应关注“区域时差”和“价值洼地”,前者如果能洞察得透彻,有可能在战略布局上形成局部优势,后者如果把握得好,可能对提升公司盈利水平有帮助;而对整个行业价值链中有更大雄心的企业而言,对价值链中角色与价值的清醒认知是走对路的第一步,可谓一步天堂、一步地狱;

3、需求洞察定生死。企业的价值最终说了算的是客户,因此,把握客户需求是企业的起点又是终极课题,这个问题一般会最终归结到产品。我们欣喜的看到在消费分级、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中国企业在产品上是越做越好了。无论在创意、品质、性价比等方面,都开始让人刮目相看,李宁和百雀羚这两个“老品牌”在国潮流行下抓住时机重新崛起就让人感到既意外又正常。这就是市场的力量,也是自主品牌最大的机会。在产品设计的方向判定方面,我们依然觉得产品价值链设计是最好用的工具。在对产品进行价值设计中,产品价值要素的提取是关键步骤,在这里,我们提出这么一个公式:行业驱动力+消费者趋势+消费分级方向=产品价值要素提炼。在海底捞、名创优品、雷神、大龙燚火锅等等案例中,我们都看到了创始人在产品价值设计上的远见卓识,这也是战略的起点。

4、明确自己的核心能力或比较优势。认清我们可能具备什么能创造独特客户价值的核心能力或比较优势,这种能力,既是战略制订中“知己知彼”的需要,也往往关系到企业在市场中创新的成功率。而根据经验发现很多企业恰恰是在这个地方出现的认知的不足,常常将一种常见的能力或某种可交易资源当做了自己的核心能力。我们建议企业的创新和战略的出发点尽可能还是要用到自己的核心能力或者比较优势,这样成功的概率会更高。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陈全生:民营经济只能壮大不能削弱
陈全生,CCG特邀高级研究员,国务院参事。  近日,在成都举行的第八届中国(成都)中小企业发展论坛上,著名经济学家、国务院参事陈全生就中小微民营企业投资和政策保护等问题发表了演讲。其

0评论20

张占斌:传统产业和新质生产力不是矛盾对立的
传统产业和新质生产力不是矛盾对立的澎湃新闻:最近,新质生产力成为非常热的一个词,各行各业都在讨论,包括白酒企业也说,在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上勇争先、善作为。此次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

0评论32

宫玉振:从军事的视角如何看待创新中的器与道的关系?
宫玉振:战略思维本质上就是一种创新性的活动,平庸从来都是战略的大忌,好的战略一定是具有创新性的。创新是战略的灵魂。当然,创新也必然有风险。如何处理创新与风险的关系,普鲁士的元帅、总

0评论64

宫玉振:从历史和军事的角度,如何理解人和战略的关系?
宫玉振:再好、再伟大的战略也都是人制定出来的,也都需要人来执行。从这个角度看,人的因素非常关键。这里所说的人,分为两种类型和两个层次,包括有制定战略的人,还有执行战略的人。错误的战

0评论189

宫玉振:战略要能实施与落地
光制定战略还不行,还需要执行和实施的环节。《经营30条》简洁而精确地介绍了三个步骤:分解-定力-复盘。首先是分解。将伟大的战略分解为具体的目标和任务,并且上下一致地认可。在制定战略规划

0评论13

宫玉振:战略性思维的关键点
战略制定的关键,是要有战略性思维。那么,如何形成战略性思维呢?宋总专门讲了战略性思维的三个特征:全局性、系统性、辩证性。我非常认同宋总的总结。不过这三个词相对来说比较抽象。我想从相

0评论12

宫玉振:制定战略要以目标为导向
战略如此重要,该如何制定战略?《经营30条》提出了非常关键的原则:“战略制定一定是要以目标为导向”。书中的原话是,“企业战略中最重要的就是定好目标”,我对这句话深感认同。麦克斯韦尔·

0评论46

宫玉振:战略是企业的头等大事
宋总这本书第一个部分就讲战略,强调战略的重要性,指出战略是企业的头等大事,宋总的原话是“战略赢是大赢,战略输是大输”。我想用军事史上的案例来呼应一下宋总的战略观。了解军史的人都知道

0评论22

李爱华:《基业长青》 中长寿公司九个维度
1.造钟而非报时----管理要素2.利润之上的追求----文化要素3.保存核心,伺机进步----文化要素4.远大目标----战略要素5.教派般的文化----文化要素6.择强汰弱的进行----机制要素7.自已家的经理人--

0评论12

李爱华:建立企业文化三个难题
1.中国企业善于学习,过去学习苏联,后来学习日韩,再后来一个标准学欧美,无论在产品上、技术上还是管理上,都有了飞跃式的进步。但技术好学,规则好学,唯有文化学不来。文化中有很多不容易说

0评论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