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份制不等于承包制,股改不是分钱,财聚不等于人散,才散也不一定等于人聚。
企业在股权激励过程中,往往混淆激励与奖励,奖励是基于过去,激励基于未来。
股权布局层次单一也是常见误区之一。
梁老师通过具体案例让同学们充分理解股权布局架构图,通过分析几种常见的股权架构图:自然人直接架构、有限合伙间接架构、持股公司架构、契约型架构,来帮助同学们理解多层级股权布局,深度剖析股权激励的常见问题:
为什么做股权激励?用什么方式做股权激励?什么时间做?股权激励定人五要素?怎么做?股份从哪里来?身股还是银股?定权力;定条件;定价格;退出规则;定合同。
股权激励的常见误区包括以下几个:
股权激励对创始人而言是亏本生意:这是一种误解,实际上科学合理的股权激励能给企业带来强大的推动力,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股权激励对中小企业没有用:这是一种普遍的误解。实际上,中小企业更需要通过股权激励来吸引和留住人才,提升企业竞争力。
股权激励就是无偿送股给激励对象:这是一种错误的理解。股权激励通常是以一定的条件为前提,如完成一定的业绩目标,才能获得相应的股权。
股权激励只限于最核心骨干:这是一种过于狭窄的理解。股权激励的对象可以根据企业的需要和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不仅仅限于最核心骨干。
股权激励就是直接登记为股东:这是一种简化的理解。实际上,股权激励可能包括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等多种形式,不一定直接登记为股东。
股权激励就是给分红权:这是一种片面的理解。股权激励除了分红权外,还包括股价上涨带来的资本增值等潜在收益。
股权激励的员工是企业永久股东:这是一种误解。股权激励通常有一定的期限和条件,员工并不一定会成为企业的永久股东。
股权激励的税收因素很简单:实际上,股权激励涉及的税收问题可能相当复杂,需要在设计时充分考虑。
以上就是关于股权激励的常见误区,需要在设计和实施股权激励方案时特别注意。
陈全生:民营经济只能壮大不能削弱
陈全生,CCG特邀高级研究员,国务院参事。 近日,在成都举行的第八届中国(成都)中小企业发展论坛上,著名经济学家、国务院参事陈全生就中小微民营企业投资和政策保护等问题发表了演讲。其
0评论19
张占斌:传统产业和新质生产力不是矛盾对立的
传统产业和新质生产力不是矛盾对立的澎湃新闻:最近,新质生产力成为非常热的一个词,各行各业都在讨论,包括白酒企业也说,在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上勇争先、善作为。此次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
0评论31
宫玉振:战略要能实施与落地
光制定战略还不行,还需要执行和实施的环节。《经营30条》简洁而精确地介绍了三个步骤:分解-定力-复盘。首先是分解。将伟大的战略分解为具体的目标和任务,并且上下一致地认可。在制定战略规划
0评论13
宫玉振:战略性思维的关键点
战略制定的关键,是要有战略性思维。那么,如何形成战略性思维呢?宋总专门讲了战略性思维的三个特征:全局性、系统性、辩证性。我非常认同宋总的总结。不过这三个词相对来说比较抽象。我想从相
0评论12
宫玉振:制定战略要以目标为导向
战略如此重要,该如何制定战略?《经营30条》提出了非常关键的原则:“战略制定一定是要以目标为导向”。书中的原话是,“企业战略中最重要的就是定好目标”,我对这句话深感认同。麦克斯韦尔·
0评论45
宫玉振:战略是企业的头等大事
宋总这本书第一个部分就讲战略,强调战略的重要性,指出战略是企业的头等大事,宋总的原话是“战略赢是大赢,战略输是大输”。我想用军事史上的案例来呼应一下宋总的战略观。了解军史的人都知道
0评论22
李爱华:《基业长青》 中长寿公司九个维度
1.造钟而非报时----管理要素2.利润之上的追求----文化要素3.保存核心,伺机进步----文化要素4.远大目标----战略要素5.教派般的文化----文化要素6.择强汰弱的进行----机制要素7.自已家的经理人--
0评论11
李爱华:建立企业文化三个难题
1.中国企业善于学习,过去学习苏联,后来学习日韩,再后来一个标准学欧美,无论在产品上、技术上还是管理上,都有了飞跃式的进步。但技术好学,规则好学,唯有文化学不来。文化中有很多不容易说
0评论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