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的会议分成两种:一种是战略的制定,一种是战略的拆解。简单讲,高层定战略,中层和少数的基层一起拆解战略。这是企业战略会议的通行方法。
1.深度洞察市场
我们在做战略洞察的时候,首先是对于市场的观察,尤其是To C的业务,一定要深度洞察消费市场。
中国的消费市场在过去两年的时间里发生了剧烈的变化,简单讲就是发生了严重的割裂。
有传言,全国四五十万家餐饮企业关门,很多人失业或者拿不到全薪。但也有新闻报道称,沃尔玛的山姆会员店准备加快在中国开设会员制大卖场,山姆在中国的付费会员数已经突破了400万。同样是仓储式购物卖场的盒马鲜生也已经突破500万的付费会员。
我们对客户群体的洞察越来越割裂,有阶层的分层、有消费能力的分层、可支配收入的分层,还有比较重要意识形态的分层。
2.接地气的策略方法
我们做战略的过程当中一定要接地气,少扯那些特别高深的理论,迅速找到适合自己公司的方法论。不是说西方的那些方法不好用,而是说在中国就一定要接地气,要特别能够见效。
3.可执行
我们做企业的战略一定要具备可执行性,不然的话就会变成“四拍型战略”:上面人拍脑袋,中间的人拍胸脯,最后看到结果拍大腿,然后拍屁股走人。
不要老板在台上讲得群情激昂,员工到了工作的岗位上才发现没有办法把战略拆解、演化、落地,最后拿不到战略结果。
4.绩效与执行
疫情让很多的老板认识到公司的绩效有问题。有很多公司在疫情期间,完全推翻了原先的绩效方法,开始上新的绩效方法。其实,不管是KPI还是OKR,工具和方法本身没有问题,很多时候是公司的执行出了问题。
最后,我想对大家说:今天我们过得很辛苦,但蹲下去是为了跳得更高。疫情终将过去,浙江的企业已经开始去海外抢订单了,我们也要做好去市场上“抢钱”的准备。
陈全生:民营经济只能壮大不能削弱
陈全生,CCG特邀高级研究员,国务院参事。 近日,在成都举行的第八届中国(成都)中小企业发展论坛上,著名经济学家、国务院参事陈全生就中小微民营企业投资和政策保护等问题发表了演讲。其
0评论18
张占斌:传统产业和新质生产力不是矛盾对立的
传统产业和新质生产力不是矛盾对立的澎湃新闻:最近,新质生产力成为非常热的一个词,各行各业都在讨论,包括白酒企业也说,在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上勇争先、善作为。此次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
0评论31
宫玉振:战略要能实施与落地
光制定战略还不行,还需要执行和实施的环节。《经营30条》简洁而精确地介绍了三个步骤:分解-定力-复盘。首先是分解。将伟大的战略分解为具体的目标和任务,并且上下一致地认可。在制定战略规划
0评论13
宫玉振:战略性思维的关键点
战略制定的关键,是要有战略性思维。那么,如何形成战略性思维呢?宋总专门讲了战略性思维的三个特征:全局性、系统性、辩证性。我非常认同宋总的总结。不过这三个词相对来说比较抽象。我想从相
0评论12
宫玉振:制定战略要以目标为导向
战略如此重要,该如何制定战略?《经营30条》提出了非常关键的原则:“战略制定一定是要以目标为导向”。书中的原话是,“企业战略中最重要的就是定好目标”,我对这句话深感认同。麦克斯韦尔·
0评论45
宫玉振:战略是企业的头等大事
宋总这本书第一个部分就讲战略,强调战略的重要性,指出战略是企业的头等大事,宋总的原话是“战略赢是大赢,战略输是大输”。我想用军事史上的案例来呼应一下宋总的战略观。了解军史的人都知道
0评论22
李爱华:《基业长青》 中长寿公司九个维度
1.造钟而非报时----管理要素2.利润之上的追求----文化要素3.保存核心,伺机进步----文化要素4.远大目标----战略要素5.教派般的文化----文化要素6.择强汰弱的进行----机制要素7.自已家的经理人--
0评论11
李爱华:建立企业文化三个难题
1.中国企业善于学习,过去学习苏联,后来学习日韩,再后来一个标准学欧美,无论在产品上、技术上还是管理上,都有了飞跃式的进步。但技术好学,规则好学,唯有文化学不来。文化中有很多不容易说
0评论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