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教授首先从心理学主要的研究内容---Behavior and Mind开启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在轻松愉快的互动氛围下,让同学们对中枢神经系统有了基本认知,从而理解人的行为产生的原因到底是什么?了解心智模式对行为决策的影响。
经济学中有关决策有两个基本假设:一是“理性人”的假设,人都是理性的,在收集了所有的信息以后作出决策;二是效用最大化的假设,个体在对各个备选方案进行比较以后,会选择效用值最大的备选方案。
施教授让大家思考两个决策场景:超市选牙膏的生活小决策和人生中第一次重大决策---高考,引导同学们对日常生活中如何进行决策进行了深思,实际的行为决策过程并不能按照经济学的假设模型来选择。
心理学中对人的基本认识:人的认知资源是有限的,我们决策中常常无法效用最大化,所以,管理过程容易产生知觉偏差。由于认知资源有限,容易发生“首因效应”、“近因效应”等系列位置效应,同样的信息,往往会因为信息发生位置不同,对决策造成的影响不同。“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哪个对决策影响更大呢?不同的场景下,不同资源的情况下,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施教授通过生动有趣的生活中的决策案例让同学们理解了首因效应、近因效应,同时通过施教授工作中的故事分享让大家在捧腹大笑之余,深刻理解将理论有效的应用到实践当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