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大学  哈佛大学  mba  2022  金融  博士后  北京  研修班  课程  清华 

叶静怡:我佷看重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

   2023-11-09 叶静怡142
核心提示:记者:我们拿到一本《小经济学家》,这是经济学院今年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论文集。您组织了经济系本科生今年的社会调查,能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吗?叶静怡:社会实践、社会调查是我们经济学专

记者:我们拿到一本《小经济学家》,这是经济学院今年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论文集。您组织了经济系本科生今年的社会调查,能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吗?

叶静怡:社会实践、社会调查是我们经济学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我很看重社会调查,很注重社会实践所激发的思考。近几年来,社会调查成为“发展经济学”课程的一项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社会调查对象给学生提供了最真实、最典型的发展案例。通过调查一个现实的经济主体或群体,平常身处“象牙塔”中、对社会缺乏实际了解的学子们将体会到经济主体如何决策,经济运行如何展开。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视野将得到拓宽,调查研究方法和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社会责任感将得到增强。据我了解,同学们都很欢迎这样的教学安排。

去年,有位同学为暑期社会调查做总结时,曾经表达过这样的想法: “这个调查报告集,诞生于这个可能充满变化和生机的时代,作为历史的记录,必然被赋予特殊的意义。在这个特殊的时期,经济学人拥有其他社会学科所不具有的话语权,理应珍惜这个机会,从自己的眼界,用自己的方法,记录并诠释这个社会制度变革时代的种种现象——这是责任和义务,愿这些报告,成为我们担负自己责任的起点。”

记者:刚才那张调查表上,同学们赞扬您认真负责,严谨敏锐。在和您的学生交流时,他们也提到您每年都会调整教学内容,把一些很前沿的理论引入课堂,收获挺大的。

叶静怡:他们这么说我就满足了。随着国内和国际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学理论创新的步伐从来没有停止过。我的讲课力图在介绍经典理论的同时,将经济领域内的快速发展的变化,经济学界的理论创新呈现给我的学生。我把自己在科研中的成果、心得体会拿到课堂上来和他们分享,并从他们的思考和反馈中获取新的灵感,这个互动的过程是非常奇妙的。

记者:我去听过您几节课,虽然听不大懂,尤其是经济模型看不明白,可还是明显感到课堂的气氛挺活跃,您很注重课堂反馈与互动……

叶静怡:我听过在我们院兼职的钱颖一教授和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姚洋教授的课,他们对经济理论的介绍深入浅出,让我很受启发。经济学大师都具有讲故事的能力,有非常好的直觉,并非从理论到理论,从模型到模型。他们能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自己的观察,用严密的文字逻辑表达自己的判断和想法。他们能把文字表达和逻辑转变为标准的经济学语言和逻辑(经济学模型和统计分析),从而来演绎自己的理解,使自己的理解和判断建立在更为可靠、更为准确的基础上。我不是经济学大师,但我以经济学大师为榜样。期待着学生能从我的课堂上学懂一些东西,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经济学分析工具和思维方法。课堂反馈与互动就是为了这个目标。

记者:上次听课您和您的研究生就某些英文单词的翻译讨论了很久,您在学术上挺严谨的……

叶静怡:这种讨论挺多的。比如有一次在课堂上,我们阅读的英文文献中出现了词“vintage effect”,我不知道该如何翻译更确切,和同学讨论了半天。这是佷正常的现象。因为研究生课程要阅读一些新近发表的论文,对其中的一些新名词和概念需要反复推敲。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更多>同类信息中心
推荐图文
推荐信息中心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诚聘英才  |  网站声明  |  隐私保障及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11016574号-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