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电网集团公司08年提出“四化”方针,集团化运作,集约化发展,精益化管理,标准化建设。这四化之间是有紧密的内在联系,是一个清晰的逻辑结构,准确理解把握其内在逻辑,对有效贯彻实施至为重要。我的理解是,集团化运作是组织前提,集约化发展是战略方向,标准化建设是平台基础,精益化管理是努力目标。
管理有三重境界,三个境界的特征和着力点明显不同。第一个阶段是标准化,即规范化,主要靠制度保证;第二阶段是精益化,即科学化,主要靠能力素质;第三个阶段是持续化,即自动化,主要靠文化建设。
因此,谈精益化管理,前提是标准化。没有起码的标准化、规范化作业平台,无从谈精益化。在这个意义上,XC公司提出的“两年打基础,三年精益化,四年上台阶。”思路是清晰的。
精益化管理,从字面来理解并不复杂。精:精细,精准,精确。益:效益。精益化也就是消除无效劳动和浪费的思想和技术。其要点是消除浪费、贴近顾客、持续改善。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益”所指的效益,不应该仅仅理解成企业的经济效益,他更应该包括社会效益,还应该有员工效益。
从实际操作层面,我以为对精益化管理的理解,有两个维度:
首先,可以理解成一种管理变革,这个变革是可以有阶段性目标和具体实施规划,也会形成阶段性可见的成果。
其次,可以理解成一种理念革命,这是一种观念上文化上的升华和突破,精益化的灵魂就是“持续改善”,是一种有起点没有终点的系统工程。
无论如何,精益化管理不能理解成一场运动,表面上的轰轰烈烈,很有可能导致形而上的无果而终。它更应该是一种永续精进的过程。是自上而下的积极引导、和自下而上的自觉响应相结合的、常态化的管理模式和指导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