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不同所有制、不同文化背景的企业迅速融合并取得效益,是一道世界性难题。联合重组成功的关键是文化融合。在中国建材集团“三宽三力”的文化实践中,我们认识到要形成同心模式的企业文化,实现文化的兼容并蓄、取长补短、融合再造,需要一些方法,具体表现为5点:
一是以“人”为中心。文化融合要以人为本,给予人充分的尊重、理解和信任,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挖掘员工潜能,这是根本立足点。我一直提倡,联合重组是人的联合和文化的融合,最终要实现人的价值升华与企业健康发展的和谐统一。
二是以先进文化为前提。文化认同的前提是文化具有先进性。企业文化既要符合市场经济和行业发展的规律,也要符合企业文化沿革和成长的逻辑,能对企业全体成员产生巨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
优秀的文化是企业持续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是推动企业快速成长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生产力。比如,中国建材集团通过区域整合减少恶性竞争、推动行业和企业健康发展的重组文化得到被重组企业的广泛肯定。
三是以文化一致为底线。文化融合是一个由文化冲突到文化认同的过程。重组企业原来的文化各有特征、互有差异,如果不能形成正确认识,没有企业间文化的了解、沟通、融合,没有对集团文化的理解、学习、共识,就会出现貌合神离、形连心散的现象。
因此,所有企业首先必须高度认同并统一集团的企业文化,包括经营理念、发展思路、企业愿景等,并能将其转化为自觉行动。不认同集团文化的企业和企业家,一律不予接受。
四是以机制创新为保证。企业文化是企业制度的基础,企业制度是企业文化的具体设计。比如,中国建材集团推行的“央企市营”、“格子化”管控、“八大工法”、“六星企业”等独具特色的经营管理模式,对联合重组的成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实践证明,优秀的企业文化是联合重组的思想基础,有效的管理整合是文化融合的重要保证。
五是以有效宣贯为基础。企业文化建立后不能束之高阁,要迅速宣贯到位,逐级渗透到企业的各个管理层面,这就要求企业必须拥有畅通的信息渠道,建立起由所有企业共同参与的文化建设传播网络、与文化融合工作相适应的沟通机制和传播渠道,充分发挥好网站、报纸、杂志、广告等媒介的桥梁作用,不断创新内容形式、活动载体和方法手段,在有效的沟通与反馈中逐步解决跨文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