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观点
推荐 综合 人气 评论 点赞
信息中心搜索 信息中心分类 信息中心首页
胡劲松:“又红又专”的干部的标准
华为的干部很有特点,他们既能干活,同时也不会很把自己当回事,在华为很少看到外面常见的官僚习气、摆架子。一是大家确实忙,“顾不上”摆架子,二是华为干部清晰的文化和绩效标准导向,让干部

2023-11-13 15:5980

胡劲松:互联网+的海尔还是那个海尔吗
海尔到底还能不能一边折腾一边成功,是不是个案,是不是搞“事件营销”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种探索和尝试给我们的启示,这本身也是价值。对海尔的组织转型我们可以做如下总结:1.由传统的生

2023-11-13 15:589

胡劲松:是折腾还是变革——海尔组织转型进行曲
关于组织变革,在华为也有个“耗散”理论,就是通过变革把一些能量“折腾”掉,使组织聚焦在以客户为重心的核心点上而无暇他顾。海尔也是一家“爱折腾”的公司,海尔的组织发展史,就是不停折腾

2023-11-13 15:58128

胡劲松:华为如何用绩效考核导向提升团队战斗力
华为,2014年2890亿元的销售收入秒杀爱立信成为全球最大的通信设备供应商,在其不断超越巨头的过程中,华为的人力资源管理尤其是其高绩效文化的导向一直在成为华为发展的发动机。华为的文化哲学

2023-11-13 15:57119

胡劲松:中高层管理者和员工的绩效计划沟通和发布方式
适用对象发布方式特点不足中高层管理者年度/半年度大会以动员为主,参会人员众多,信息发布的效率比较高,发布者个人的影响力可以充分地展示,各级管理者公开承诺,对团队士气和凝聚力有积极的

2023-11-13 15:5710

胡劲松:基于价值创造的角色设计
在互联网企业中,百度是工程师文化比较浓的,因此百度的能力素质模型基本上都是基于对事和对人的软硬能力维度来进行设计,对能力解构的非常细致,但阿里显然更加注重能力的价值创造,因此阿里的

2023-11-13 15:566

度阴山:讲《了凡四训》何为善?
提到命,我们就要知道何为善。上面提到我们的命,都是资源有限,没有人能例外。而能善用资源,善花脑筋,敢于在有限里创造更多无限的,就可称为“善”。这里的善,指的是对上天的善,不浪费上天

2023-11-13 15:3647

度阴山:讲《了凡四训》何为命?
古人信命,袁了凡相信命由我作。曾仕强教授讲易经时也说,我们一生的福祸命运不过是自作自受。既如此,那何为命,又何为命数呢?我们先天的命,即为定数,即你有怎样的父母和怎样的兄弟姐妹,你

2023-11-13 15:3522

度阴山:如果知行合一这么简单,为什么我们很难做到?
如果知行合一这么简单,为什么我们很难做到?按王阳明先生的意思,良知光明者必能行。譬如你看到一个孩子要掉落井中,肯定会冲过去解救孩子。看到牛被宰割前的抽搐和眼泪,人就会产生不忍之心。

2023-11-13 15:3419

度阴山:“知行合一”四字并非王阳明首创
“知行合一”四字并非王阳明首创,南宋理学家陈淳就曾提过“知行合一”。关于“知行”的关系,王阳明之前最有代表性的是程颐、朱熹。二人都认为知先行后,行重知轻。陈淳则认为,知行无先后,无

2023-11-13 15:34113

汪玉凯:用数字化重塑政府履职能力
现在政府有五大职能,市场监管、宏观调控、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保护。这次用数字化重塑政府的履职体系中又加了两个:第一,经济调节,运用大数据监测分析提升经济调节能力。第二,市场

2023-11-13 15:1558

汪玉凯:数据资产有哪些特点?
汪玉凯:过去数据是否是资产不好说,但现在一定是资产。用户都是通过数据连接的,如果没有数据的话,互联网平台是没有意义的。平台像高速公路,数据像汽车,只有集聚以后数据价值才能体现出来。

2023-11-13 15:12168

汪玉凯:应如何客观认识数据要素的价值?
汪玉凯:数据价值是随着技术的进步逐步显现出来的。数据简单地说,就是对客观事实的记录或者描绘。经过开发加工的数据,就变成了我们平常说的信息。当然,有关数据本身的说法很多,我这里强调的

2023-11-13 15:1023

汪玉凯:政府在数字经济发展中要扮演好自身的角色‍
在目前数字经济非常热的背景下,各地政府为了占领先机都在下最大的功夫培育数字经济,但是我认为要找好这个角色,现在有些地方政府心情可以理解,这个热度也很高,但是我们要冷静地找到自己的位

2023-11-13 15:0915

汪玉凯:走向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将发挥关键作用‍
(一)走向高质量发展是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战略转折大家看到一个大的判断,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这是中国经济发展方向的重大战略转折,这种转折是有一定渊源的。首先是传统发

2023-11-13 15:0811

汪玉凯:中国经济增长中的数字经济崛起‍
(一)中国经济增长与数字经济崛起的内在逻辑讲数字经济发展趋势的时候,首先可以看到中国整个经济发展过程中数字经济是如何崛起的。这有几个时间点,我国1978年改革开放起步,这一轮新技术革命

2023-11-13 15:087

刘子军:大湾区发展的几个发展瓶颈
1、大湾区的高校占比只有全国的6%,远低于东京湾区、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例如美国硅谷就有1200多个院士,深圳院士加诺奖获得者也是80多个,零头都达不到,深圳目前还没有一家981、211(双一

2023-11-13 14:5831

王守常:希望国学带来清新的空气
 现在国学院已经招收了几批学员,学习国学的企业家非常多,我自己也去全国各地几个有名的商学院讲课,可以说出现了一个“企业家学国学”的热潮,这大概也说明了企业界需要一些国学方面的知识。

2023-11-13 14:5429

王守常:秉承师生对话的书院传统
 当前书院教育的兴起是中国文化复兴的一个标志。晚清学者章学诚说过,私学的发展是学术自由发展的必经之路,季羡林也一直主张官学、私学要共同发展。从教育制度上来说,孔子对教育制度的最大贡

2023-11-13 14:5460

王守常:“德”是中国文化很核心的概念
我也不太同意“商场等于战场”这种价值观。商场应该是人们拼搏、敬业、创新、奉献精神展现的场所,而不是“拼杀”的战场。学会欣赏你的竞争对手,而不是在“朋友”“敌人”的二元选择中思考你的

2023-11-13 14:5425

« 上一页 5/20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