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背景】
在互联网时代,管理理论是否过时了呢?当前,企业的外部战略环境迅速变化,倒逼组织变革,管理也面临着相应的模式创新。旧的管理逻辑似乎已经不能满足企业需求,一个有悖于传统的理念被实践者和学者们提出,甚至连拉姆·查兰这样的大师都提出了“分拆管理职能”。毫无疑问,管理正处于“变局”之中,但未来管理该何去何从,似乎存在诸多分歧。可以明确的是,早一天梳理清楚这个问题,组织就能早一天应对变化,自由转型,早一天奔赴未来。
而什么是管理?管理以什么做导向,以什么来检验?这是每一个管理者都需要面对和回答的问题。之所以在管理实践中存在很多的误解、偏差以及资源的浪费,是因为大家在管理问题上依然以经验为导向,依然按找自己的喜好去发展,依然在过度使用资源而不是让管理本身发挥效能,依然相信管理者自己的技能。对于管理的职务、功能和效果缺乏认识与思考,很多人之凭借经验、情感和责任来进行管理工作。但让我们看到的是个人绩效的损伤、组织效率的消耗,而这一切,只要从管理的基本概念出发,认清自身角色,掌握科学管理技能,触动人性弱点,突破团队协作障碍,开拓创新实践,不断提升领导力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在我内心里,最希望看到的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在组织中充分发挥作用,每一个人都有能力解决自身问题,而每一个管理者都可以让下属拥有绩效,并获得成长;更重要的是,因为管理者有效的管理行为,本不能胜任的工作得已胜任,同样的资源投入获得更大的产出。
本课程要感谢在国内、国际的管理大师们,从1911年泰勒提出《科学管理原理》开始,到法约尔《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福列特《福列特理论》、韦伯《社会组织与经纪组织理论》、巴纳德《组织与管理》、梅奥《工业问题的社会问题》、菲德勒《让工作适合管理者》、赫茨伯格《再论如何激励员工》、马斯洛《人类激励理论》、德鲁克《管理的实践》、史蒂芬·柯维《高效能企业的七个习惯》、奥托《U型理论》、堀之内克彦《10人以下小团队管理手册》任正非《华为的冬天》、杰克·韦尔奇《韦尔奇自传》、库泽斯波斯纳《领导力》、乔布斯《乔布斯传》、菲尔奈特《鞋狗》、张瑞敏《人单合一》、刘永好《希望集团30年》、陈春花《管理的常识》等等等等,太多的经典,我们今天所遇到的问题,这些前辈早都在书里给了解答,为什么我们却没发现呢?因为中国改革开放之后的发展是飞速的,急求“利润”的时候没人会想到管理,而“利润”难求的时候,我们便开始寻求突破。是他们的书籍和独特鲜明并且经久不衰的观点,让我有了一个系统的认知,也有了这门课程!今天,我们站在改革开放40年的路口,回望过去,我们总结了经典,但我希望,我们还能一起创造未来!
【课程收益】
1. 了解管理的本质,重塑管理思维,掌握新时代下管理的原理,掌握管理教练的核心技能;
2. 明确管理者角色的概念,认识到管理者在履行工作职责时所承担的各种不同角色及其重要性;
3. 提高管理者自我觉察与监控能力,消除管理者角色认知的误区;
4. 掌握人员激发技能—沟通、辅导、激励、授权,有效提升团队士气与凝聚力;
5. 并掌握管理沟通重要技能-倾听、正向反馈、负向反馈、关键对话等;
6. 掌握事件控制与问题分析解决的思维与逻辑;
7. 掌握时间控制与问题分析解决的重要工具和技能—情景分析、原因分析、决策制定、计划分析,并能够熟练运用工具进行企业案例剖析。
【课程时间】
4天(6小时/天)
【课程对象】
企业基层、中层管理者
【课程大纲】
模块一:《管理思维》
第一单元 :管理的本质
1、 管理的内涵
1) 两个要素:人与事
2) 两个维度:内与外
3) 内部人:辅导、激励
4) 内部事:流程、标准
5) 外部人:客户、需求
6) 外部事:产品(服务)、创新
研讨案例:开会表决
2、 管理只对绩效负责
1) 绩:降本增效
2) 效:效率效能
研讨案例:自愿与不自愿
3、 管理是一种分配
1) 权利是起点
2) 责任是路径
3) 利益是终点
4、 管理要为经营服务
1) 经营是选择正确的事
2) 管理是把事做正确
5、管理的目的
1) 组织战略目标
2) 部门绩效目标
3) 个人行动目标
6、管理的核心
1) 管理平台不是改造人
2) 管理是用人做做事达成企业目标
第二单元 :管理走进新时代
1、 从工业时代管理到互联网时代管理
工商业时代管理:通过分工提高效率
2、后BAT,TMD时代对管理的挑战
1) 信息越来越复杂化
2) 价值越来越多元化
3) 管理越来越网格化
3、时代跨越的管理逻辑
1) 法在前、情在后
2) 在不连续性中寻找连续性
3) 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
4、情境管理的干预方式
1) 意愿低、能力低:推销
2) 意愿高、能力高:授权
3) 意愿高、能力低:告知
4) 意愿低、能力高:参与
练习:基于工作准备度的人才盘点
5、新时代管理者角色认知误区
1) 对上:民意代表
2) 平行:借位管理
3) 对下:错位管理
4) 对外:逆位管理
6、新时代管理者角色定位
1) 对下:指南针、平面镜、引导者、催化剂
2) 对上:放大镜
3) 平行:哈哈镜
4) 对外:显微镜
第三单元: 管理者责任
1、新时代管理者在企业中的责任
1) 对上级:辅佐
2) 对下级:辅导、激励
3) 对平级:协同
4) 对客户:协助
2、三脑原理对管理的启发
1) 安全脑:本能呆、打、逃
2) 情绪脑:尊重、认可、信任
3) 思考脑:高流明创造力、合作
3、人的四种思考方式,人都有选择的权利
1) 认知力
2) 自觉力
3) 想象力
4) 良知力
4、管理者责任的两大障碍
1) 推诿
2) 抱怨
5、管理者的责任视角
1) 关注圈:无能为力的事件
2) 影响圈:对未来有影响的事件
3) 掌控圈:力所能及的事件
6、管理者责任的思维转换
不要因为无能为力的事情影响了力所能及的事情!
7、管理者责任背后的问题
1) SEE--观念
2) DO---行为
3) GET--结果
8、管理者责任的转换工具
我现在做什么改善现状!
研讨案例:责任是否能传递
练习:责任转换行为表
第四单元 :管理者沟通管理
1、 管理沟通的内涵
1) 达成任务
2) 建立关系
2、管理沟通三要素
1) 倾听
2) 表达
3) 逻辑
3、倾听的层次
1) 下载:基于过去的经验倾听
2) 事实:基于发生的事件倾听
3) 同理:基于当下感受的倾听
4) 生成:基于未来目标的倾听
4、管理者倾听的两大工具
1) 积极主动倾听
2) 同理心倾听
5、管理者沟通的正向反馈
1) 用为什么!
2) 多关注人!
3) 不要但是!
6、管理者沟通的负向反馈
1) 用什么原因!
2) 多关注事!
3) 多用但是!
7、理性思考+感性表达
1) 基于事实
2) 表达感受
3) 明确影响
4) 表明希望
8、管理沟通的十二字箴言
1) 想什么:想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
2) 要什么:对方需要的是什么?
3) 给什么:我可以给对方什么?
4) 做什么:我希望对方做什么?
9、基于不同风格的沟通方式
1) 问题:沟通技巧与沟通模式哪个重要?
2) 性格:外与内
3) 思维:感性、理性
荣格心理学:DISC与九型人格、PDP、性格色彩、MBTI的关系
● D型风格的关键词:管控
● I型风格的关键词:活泼
● S型风格的关键词:和谐
● C型风格的关键词:完美
● D型管理风格的改善建议:洗耳恭听
● I型管理风格的改善建议:适可而止
● S型管理风格的改善建议:坦率直言
● C型管理风格的改善建议:允许意外
● D型下属的沟通建议:多授权、多信任
● I型下属的沟通建议:多赞美、多标准
● S型下属的沟通建议:先生活、后工作
● C型下属的沟通建议:讲事实、讲数据
● 基于满足DISC不同风格的沟通逻辑:事实-观点-感受-需求-请求
● DISC不同组合风格的详版解读
研讨案例:下属谈单归来
研讨案例:不涨工资就走人
练习:沟通的团队演练
模块二:《问题分析与解决》(2天)
第一单元: 问题都在哪里出现?
1、工作流程
1) 深入现场
2) 发现问题
3) 解决问题
4) 方案执行
第二单元:问题分析—弄清事实
1、情景分析的作用:弄清事实
2、情景分析的应用条件:复杂问题、错综复杂的问题、情况不明而笼统的问题
3、情景分析的核心工具:牛眼法
4、您关注的关键问题是什么?
5、关注焦点可以区分、细化吗?
6、在情景判断种排列解决问题的优先顺序是什么?
7、您怎样选择适当的思维技巧并确定最佳解释;
8、情景分析运用的步骤
1) 遇到的笼统问题—问题的定义
2) 逐件剥离并单一化
3) 单一问题具体化—WNYW
4) 问题的重要性排序
5) 问题分析起点
研讨案例:烦恼的马克
练习:可视化工作表
第三单元:问题分析—寻找根因
1、 原因分析的作用;
1) 推理原因
2) 排除原因
2、 原因分析的应用条件;
1) 出现偏差
2) 偏差可控
3、“发现问题“并”寻找根因”—寻找原因的方法对比应用场景
1) 比较法
2) 专家法
3) 试错法
4、管理工作中“四类偏差”
1) 正向偏差
2) 反向偏差
3) 持续改进偏差
4) 起始偏差
5、您所关注的问题与观察到的事实是什么?
6、比较的事实是什么?
1) 正常的
2) 相似的
3) 由内到外
7、如何辨别独特的差异与变化?
8、如何辨识及检测可能的原因?
研讨案例:可乐的销售额下降(销售)
研讨案例:商标脱落的原因(生产)
研讨案例:市场不振(营销经营)
练习:原因分析工作表
第四单元 :问题解决—决策制定
1、决策制定的作用
1) 集体决策
2) 提升概率
2、决策制定的应用条件:面临方案选择
3、决策制定的核心工具
4、定标准的五项原则
5、您想决定什么?您的决策标准是什么?
6、确定决策流程
1) 目的
2) 标准
3) 方案
4) 风险
7、预先审视潜在的问题并予以处理
● 研讨案例:办公室选址
● 研讨案例:人才选拔
● 练习:决策制定工作表
●
第五单元 :问题解决—计划分析
1、 计划分析的作用
1) 自我改善
2) 落实方案
2、计划分析的应用条件:落实方案
3、计划的核心工具
1) 问题/机会
2) 预防/应急
3) 促进/利用
4、计划中使用的标准或关键步骤是什么?
5、辨别可能出现的潜在问题与机会
1) 专家法
2) 鱼骨图
3) 头脑风暴法
6、发生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7、怎样预防(促进)问题(机会)的核心要素
● 研讨案例:洛德酒厂(生产、研发)
● 研讨案例:新产品发布(市场、销售)
● 练习:计划分析工作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