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络舆情及其载体和特点
(一)网络舆情形成的社会背景和技术条件
1、社会背景
2、技术条件
(二)网络舆情形成的来源和构成要素
1、主要来源:时政话题、公共事件、争议性政策、不当言行、意外事件。
2、构成要素:网络舆情形成具备六大要素:网络、事件、网民、情感、传播互动、影响力。
(三)网络舆情形成的主要载体
第一类是各种BBS,第二类是新闻跟帖,第三类是博客和个人网站,第四类是微博,第五类是网民留言,第六类是网络社群,第七类是博客微视频。
(四)网络舆情的主要特点
1、自由性。2、快速性。3、交互性。
4、多元性。5、偏差性。6、突发性。7、关联性。
二、网络舆情的功能、发展态势及挑战
(一)网络舆情的五大基本功能
1、信息传递功能
2、建言献策功能
3、舆论监督功能
4、惩处腐败功能
5、宣传引导功能
(二)当前网络舆情发展的若干态势
1、网络日益成为热点事件曝光的主要平台和舆论的独立源头。
2、新老媒体互动加强,网络舆论“倒灌”传统媒体趋势愈发明显
3、政府官员现身网络,微博互动带来的积极效应
4、网上舆情开始出现向现实空间“扩散”的趋势
5、微博使话语权向意见领袖持续转移
6、从网络监督、网络维权到“网络审判”、“网络暴力”的出现
(三)正视网络舆情带来的现实挑战
挑战之一:网络舆情对传统媒体舆论引导格局的挑战
挑战之二:网络突发公共事件与应急处理的挑战
挑战之三:如何理性看待网络监督的挑战
挑战之四:依法管理新媒体面临较大难度的挑战
三、领导干部有效应对网络舆情的几点思考
(一)对待网络和网络舆情要有正确的态度
1、看待网络舆情要有一种危机意识。
2、“封堵”、“删除”难以解决根本问题。
(二)了解网络舆情发展的机制和基本规律
(三)如何化解舆论疑虑,平息舆情风波
第一,尽早发布信息(快)
第二,主动发布信息(稳)
第三,准确发布信息(准)
第四,动态发布信息(新)
领导干部开微博要注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