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背景】
新旧QC七大手法是为了更好的管理质量进行有效数据统计和分析改善的方法,它主要的表现方式是通过对事实的整理,挖掘其原因,加以分析并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QC手法最先出现于美国,到上世纪六十年代在日本出现,因其作用明显,在日本得到迅速发展,为日本的产品在全世界奠定声誉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正因为如此,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工业界被广泛使用,并给此后产品质量的提升带来了质的飞跃。正如日本品管大师石川馨博士所讲:QC手法的使用能解决95%的品质问题。
本课程将全部通过案例和练习的形式讲解每个工具的应用方法,让学员轻松掌握七种工具的应用方法。
【课程收益】
1、提高学员对质量管理知识的认识。
2、掌握新旧QC手法应用的范围。
3、判别QC手法在实际使用中的各种问题。
【课程对象】
1、质量主管
2、质量经理
【课程时间】2天(12小时) am9:00—12:00 pm14:30-17:30
【授课方式】讲授、案例、提问、讨论互动、游戏、视频
【课程纲要】
第一篇、旧七大手法及其应用――侧重于统计过程
前言
1、管理循环、QC手法与企业之关联
2、质量与管理现状分析
3、质量管理成功与失败的案例解析
4、传统品管七大手法与新七大手法的差异比较
5、 数据分析的原则与技巧
6、 质量的理念和管理方法
第一讲、数据收集:检查表的应用检核
1. 检查项目和频度检核
2. 检查表的类别选择检核
3. 检查人员能力检核
4. 检查记录方法检核
5. 数据收集检核
6. 问题提出整改确认检核
【案例演练】质量问题检查表例
第二讲、X、Y因果关系分析:散布图的应用检核
1、X、Y的选择检核
2、 数据取得检核
3、打点方法检核
4、 异常点的判断与去除
5、相关关系检核
6、 假象检核
第三讲、X对Y 的影响分析:层别法的应用检核
1、数据收集检核
2、分层方法计算检核
3、分层计算检核
4、层别结论检核
【案例演练】用层别法分析质量实例
第四讲、过程能力解析:直方图的应用检核
1、数据收集检核
2、极差组数计算检核
3、分组检核
4、直方图的绘制检核
5、形态判别检核
6、CPK计算检核
【案例演练】用直方图分析质量实例
第五讲、抓住主要矛盾:柏拉图的应用检核
1、数据分类与排序检核
2、影响度计算检核
3、画图检核
4、结论检核
【案例演练】用柏拉图分析质量实例
第六讲、原因分析:因果图的应用检查
1、原因分类检核
2、参与人员检核
3、主骨、中骨、小骨关系检核
4、分析过程检核
5、主要原因检核
【案例演练】用要因图分析质量实例
第七讲、过程控制:控制图的应用检核
1、控制图的选择检核
2、取样方法和间隔检核
3、统计量的计算检核
4、打点方法检核
5、管制界限检核
6、异常点的判别检核
7、异常点原因分析与处理检核
【案例演练】用控制图分析质量实例
第二篇、新七大手法及其应用――侧重于思考
第一讲 新QC7之意义与发展
1、何谓新QC7大手法
2、使用新QC7大手法的理由
3、问题解决的流程图
第二讲、原因分析――亲和图法、关连图法检核
1、因素分析检核
2、文字和语言检核
3、逻辑关系检核
4、图形制作检核
第三讲、对策制定――系统图法检核
1、目的手段关联性检核
2、手段和措施是否恰当
3、手段和措施的取舍
4、实施计划检核
第四讲、X、Y关系分析――矩阵图法、矩阵数据解析法检核
1、X、Y的选择检核
2、矩阵图的选择
3、关系分析检核
4、重点性检核
第五讲、项目规划――箭形图法、PDPC法
1、工作项目检核
2、项目关系检核
3、画图分析检核
4、分析结论检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