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新经济崛起和互联网时代企业财务应该如何应对?
l 1、为什么是【大数据】?网络带宽的大幅提升
l 硬件成本的降低
l 软件技术突破和普及
l 云计算的兴起
l 网络技术的发展
l 智能终端的普及
l 电子商务、社交网络、电子地图、现代物流的普及
l 物联网、车联网、各种APP的兴起
2、大数据与【财务转型】
l 大数据推动财务职能转型
l 基于大数据构建财务管理体系
﹣ 财务管理体系的成功要素
﹣ 基于大数据分析和应用的企业价值管理
﹣ 财务会计/管理会计一体化核算考核标准
﹣ 大数据和战略分析
﹣ 资源管理和运用
﹣ 业务和财务流程改造
﹣ 财务管理的内涵和外延
﹣ 公司内控和风险管理
﹣ ERP信息化建设
﹣ 共享服务中心(Share Service Center)
﹣ 资金集中管理(现金池)
l 控制与效率的平衡以大数据应用结果为考核依据
l 企业信息化建设和财务决策支持
﹣ 要真正的经营分析而不是业绩报告
﹣ 经营分析:寻找财务业绩背后的业务动因
﹣ 经营分析和决策支持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 业务分析师的成长途径和专业水准
3、【大数据】与公司战略达成领域
课堂讨论:
1、大数据时代的互联网企业和传统企业财务管理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2、 你如何看待阿里巴巴和腾讯的未来?以及他们的财务管理模式?
第二部分:【企业信息化建设】:ERP系统与财务信息化(FMIS)
1、战略信息化建设,你准备好了吗
古长城的烽火台还能解决现代通讯问题吗?计算机的出现成就了第二次工业革命远程雷达和太空武器:不见硝烟的信息化战争
l 信息化管理的现实需求:经济全球化和企业跨国化
l 互联网技术与“第三次工业革命”――(可再生能源+互联网信息技术)
l 数字化企业――虚拟和实体的交锋
l 美国生产与库存控制协会(APICS):良好的企业管理系统(MRP II/ERP)能够帮助企业获得:
﹣ 库存下降30%~50%(库存周转率提高50%)
﹣ 延期交货减少80%(准时交货率平均提高55%)
﹣ 采购提前期缩短50%
﹣ 停工待料减少60%
﹣ 制造成本降低12%
﹣ 管理水平提高,生产能力提高10%~15%
﹣ ……
2、 ERP系统和财务信息化建设是企业信息化的一部分,也是核心部分
l 是公司管理项目而不是纯IT项目
l 信息化建设要素和软硬件要求
﹣ 业务信息化基础平台
﹣ 商业智能与决策支持系统
﹣ 基于Internet的管控体系
﹣ 全新的员工价值管理理念
l FMIS和ERP发展演变
l ERP与FMIS的关系
l 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关注点
﹣ ERP系统规划
﹣ 前提是什么?(案例分析: Oracle公司 VS Monster Worldwide)
﹣ 只买贵的,不买对的?
﹣ 谁来牵头,CIO,COO,还是CFO?
第三部分:信息化建设准备和流程梳理
1、准备阶段
l 明确公司战略和年度计划
l 财务人员信息化知识培训和普及(重点是ERP和FMIS)
l 集团或公司业务模式和管控模式设定
l 公司信息化体系诊断(外部或内部项目组)
l 内外部资源分析(尤其是信息化建设资源)
l 公司整体流程梳理和改造(矩阵式或交叉式流程,分部门,分地区,分产品线,分市场,分销售或服务模式等)
l 财务职能定位和财务战略梳理
l 财务最佳管理和服务模式
l 财务信息化建设流程梳理及与公司整体信息化建设对接
2、认识误区,成功要素,综合保障
l 项目实施成功的关键要素
l 与办公自动化系统系统(OA)同步实施
l 实施的SMART原则
﹣ Scheme(项目规划):组建团队,拟定实施计划
﹣ Manipulate(方案设计)
﹣ Activate(系统构建,测试和实施)
﹣ Remove(新系统上线切换)
﹣ Troubleshooting(持续支持服务)
l 系统实施的项目管理
﹣ 组织管理
﹣ 日程管理
﹣ 进度管理
﹣ 成本管理
﹣ 质量管理
﹣ 风险管理
﹣ 沟通管理
﹣ 问题管理
﹣ 知识管理(文档管理,培训管理)
﹣ 技术管理(反馈和升级)
l 财务信息化建设的价值管理(EVA和WACC理念)和变化管理
l 公司整体信息化建设
l 避免信息孤岛的负面影响
第四部分:信息化和共享服务中心
管理困境与信息化之痛,你是否经历过?信息系统管理+流程管理,万事大吉了吗?
1、 财务管理控制中的“鞭长莫及”与效率损失
l 机构、流程、工作内容同样化导致的综合成本增加,劳动生产率(productivity)下降
l 外部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s)对企业管理提出的挑战?
l 共享服务中心的核心作用――创造价值(EVA增加)
﹣ 兼顾服务与控制
﹣ 数据收集和输入输出标准化和集中化
﹣ 经营管理标准化
﹣ 法定报告和管理报告标准化
﹣ 交易处理标准化
﹣ 决策支持标准化
﹣ 业绩考核标准化
﹣ 规模效应削减成本
﹣ 集中更多精力推广最佳实践和技术
﹣ 快速适应各种变化
2、推行共享服务中心的最佳时机
l 公司的信息化建设具备了远程数据传输和共享能力
l 符合和满足当地各主管部门的政策法规和规定,以及公司的内部控制要求
l 公司拥有的产品线、事业部、大区等管理层级超过三层
l 公司财务信息化已经无法满足业务模式和管理模式的刚性要求
l 公司的业务单元、客户、地区、国际化发展规模
l 前台和后台财务处理衔接效率是否下降?相互推诿?
l 部门和职能是否重叠?重叠是由于什么原因导致的?
l 共享服务中心只是选择之一(简单化,标准化,共享服务中心,外包)
3、 创建共享服务中心的关键因素(SPORTS)
l Site(地点选择)
l Process(程序)
l Organization(机构)
l Regulatory(政策法规)
l Technology(技术)
l Service(服务)
l 即综合考虑成本、技能、稳定性、基础设施等要素
4、 设计共享服务的关键原则
l 注重顾客服务
l 新员工为主(新规则)
l 扁平化组织
l 自主管理为主
5、 共享服务中心模式选择
l 集团集中一个中心
l 按照产品线,事业部,大区或其他标准建立几个共享中心
l 按照跨国公司模式大区制分别设立共享中心
l 综合的不同层次的共享中心
6、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和当地财务团队(业务支持和控制)的分工和职能界定(不交叉重叠也不遗漏)
7、 内部服务水平协议
8、 建设共享服务中心的关键步骤
9、 可行性分析 (BUSINESS CASE)至关重要!
l 选择一个特定地理位置
l 确保有最高层管理人员的承诺
l 设计目标流程
l 确认流程
l 针对国家实施或针对流程实施
l 职能划转(migration)
10、 成功实施的关键是学习和运用他人的经验和教训
11、 变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