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背景:
本课程侧重于信贷三查的贷中审查阶段,适用于授信审批部门;
经过贷前调查,经营前台会按规定清单搜集大量的企业材料,这些材料数量大、品种多、但重点也不突出,审查岗容易陷入材料的汪洋大海之中,耗费过多的时间。有经验的专职贷款审批人能够根据企业特点和授信产品特点,迅速找到关键风险点进行重点审查,快速拿出对客户授信的基本判断。
本课程将侧重于讲述各类快速判断技巧,同时讲述近期热门行业、热点政策等审批相关问题。
本课程主讲的陈开宇老师是某四大国有银行的第一批专职贷款审批人,并撰写了《专职贷款审批人培训教材》,是总行特聘培训教师,每年均参与系统内专职贷款审批人轮训,系统内有“校长”美誉。
课程收益:
本课程按照审查岗位第一轮快速浏览寻找关键风险点、以及第二轮浏览进行重点审查的过程,逐一讲述需要重点审查的关键,通过案例讲解和课堂练习,传授一系列快速判断技巧,帮助贷中审查岗全面了解各类项目的关键风险点,提升审查效率,提高判断的准确性。同时,重点讲解热门行业、法规、业务的审查要点。
授课方式:讲授、研讨互动、案例讲解
授课对象:银行行长、专职贷款审批人、客户经理、风险经理等。
课程大纲:
Ø 导言:贷款审批人的思维习惯及审批流程的演变。
1. 信贷审批流程演变的回顾
2. 审批流程与风险管理架构
3. 观念的争议:“信贷审批是门艺术吗?”
4. 信贷审批流程的展望
一、快速浏览中寻找关键风险点
审批人对授信材料的第一遍阅读是5分钟快速浏览,在快速浏览中,审批人需要根据客户特征、授信产品特征迅速确定关键风险点,形成自己的分析思路。
1. 根据客户特征寻找关键风险点
1) 根据增量客户特征寻找关键风险点
2) 根据存量客户特征寻找关键风险点
① 正常存量客户授信延续
② 正常存量客户新增授信
③ 问题类客户授信延续
3) 根据规模特征选择优先审查点
4) 根据行业特征寻找优先审查点
5) 集团类客户优先审查点
6) 事业法人类客户及政府融资平台的优先审查点
举例:学校、医院、政府平台
7) 个人类客户优先审查点
8) 小微企业优先审查点:
2. 根据授信产品特征旋转关键风险点
1) 流贷:流贷之初、性本不良
2) 承兑汇票:高风险低收益骗贷热点
3) 项目融资:高风险品种为什么实际表现出低风险?
4) 固定资产贷款:各类信贷产品中的大哥
5) 房开发贷款:房地产集团规模扩张之路?
6) 小微企业贷:小微企业贷款更需重视宏观及行业分析
7) 进出口贸易融资:评判经办行的经验和能力
8) 保函业务:合法合规
9) 银团贷款:我们自己到底需要什么?
10) 集团综合授信:多元经营如何评价?
11) 政信业务:什么样的银行被15号文吓到啦?
12) 投行业务:风险评判的误区
Ø 课堂讨论:最高风险的产品是什么?最低风险的产品是什么?
3. 如何选择优先审查点
1) 合规合法优先
2) 准入门槛优先
3) 重要性优先
4) 效率优先
5) 同类比较优先
6) 注意事项
二、审查授信方案基本要素的合理性
审批人快速浏览之后,带着疑问展开了第二遍的全面阅读,这时审批人需要对快速阅读中发现的关键风险点进行重点审查,其中授信六要素是必须的重点审查,尤其是用途、金额、期限。
1. 用途的合理性
1) 审查授信用途时必须的六个问题
2) 偿还其他负债的特征
3) 涉及固定资产项目挪用的识别
4) 投机或投资活跃的格式
5) 借款人用款人不一致的识别
6) 关联交易识别
2. 授信品种的合理性审查
3. 授信金额的合理性审查
1) 常见资金需求测算方法点评
2) 承贷能力计算
3) 风险限额法的偏差
4) 垄断企业授信金额计算
Ø 举例:医院、学校、政府融资平台
5) 贸易企业
4. 授信期限的合理性审查
1) 什么是期限错配
2) 常见的期限错配
5. 授信价格的合理性
6. 授信币种的合理性
Ø 课堂讨论:房地产项目的总投资应该怎么判断?
三、第一还款来源分析的重点
第一还款来源永远是审批人的审查重点,在第一还款来源分析中,我们需要重视一下要点:
1. 还款来源重第一
充足性、可靠性、可控性。
2. 第一还款来源的充足性分析
1) 常规财务分析工具的局限性
2) 利润和现金流
3) 自由现金流
4) 现金流量的粉饰问题
5) 筹资现金流的可能性
6) 投资现金流的可能性
7) 现金流的预测
3. 第一还款来源的可控性分析
1) 还款来源在哪儿?
2) 有何手段控制第一还款来源?
3) 有何手段监控第一还款来源?
4) 增强可控性的方法
5) 案例
四、第二还款来源“五性”审查
1. 概述及五性:合格性、合理性、完备性、可控性、可执行性
2. 保证的五性
3. 抵押的五性
4. 质押的五性
五、综合练习及快速判断口诀?
快速判断9个口诀简述
Ø 课堂讨论:9个口诀有何缺漏、不足或歧义。
[本大纲版权归老师所有,仅供合作伙伴与本机构业务合作使用,未经书面授权及同意,任何机构及个人不得向第三方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