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大纲
(陈清)
【课程背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的行动纲领和政治宣示。《决定》全面总结党领导人民在我国国家制度建设和国家治理方面取得的成就、积累的经验、形成的原则,从政治上、全局上、战略上系统回答了“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个重大问题,为占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东方大国,在新时代坚持和完善国家制度、开辟国家治理新境界规划了奋斗蓝图、制定了行动方案,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对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指导性纲领。
【课程大纲】
第一部分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召开的背景、意义
一、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召开的深刻背景和重大意义
1、从时间节点上看,这次全会是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这一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
2、这次全会议题重大,事关根本
(1)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大任务,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
(2)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把新时代改革开放推向前进的根本要求。
(3)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应对风险挑战、赢得主动的有力保证。
3、这次全会成果丰硕,影响深远
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的起草过程和总体考虑
1、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的起草过程
2、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的总体考虑
三、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的突出要点
1、突出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
2、充分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
3、体现强烈的问题导向和鲜明的实践特色。
第二部分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
一、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的基本框架
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的重大意义
三、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的显著优势
1. 坚持党的领导的优势
2. 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优势
3. 全面依法治国的优势
4. 坚持民主集中制,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
5. 民族政策和制度的优势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优势
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的优势
8. 民生和社会保障制度的优势
9. 改革创新的制度优势
10. 人才制度的优势
11. 党对人民军队绝对领导的制度优势
12. “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
13. 对外开放和外交方面的制度优势
四、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要求
五、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
六、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工作部署
1. 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
2. 坚持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3.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提高党依法治国、依法执政能力
4.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
5.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6. 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巩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7. 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8. 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保持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安全
9. 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0. 坚持和完善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制度,确保人民军队忠实履行新时代使命任务
11. 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
12. 坚持和完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3. 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
第三部分 抓好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的学习贯彻
一、加强党的领导
二、加强制度理论研究和宣传教育
三、加强执政能力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