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背景】
l 服务,是产品吗?如何产品化、数字化和智能化?
l 如何分析用户需求?如何进行服务型产品的创新设计?
l 如何评测服务体验?如何提升服务满意度?
l 如何进行服务的构建和设计,如何进行服务标准化?
l 如何进行服务的商业化运营?如何挖掘服务的盈利点?
l 如何设计服务的运营模式?减少服务成本风险?
l 如何通过大数据来分析和评测服务体验?
【课程收益】
l 了解服务产品化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流程
l 了解用户调研和服务体验评测的方法和流程。
l 了解用户需求分析、评估和管理的基本流程。
l 了解服务型产品的创新设计方法。
l 了解服务的商业模式设计
【培训对象】
客服总监/经理、营销总监/经理、产品总监/经理、项目经理/售前工程师、UI设计师/测试工程师等。
【课程大纲】
序号 | 章节 | 内容 |
第一节 | 服务的产品化设计与运营 | 1) 服务型产品的特征 1) 服务,是产品吗?为什么服务要产品化? 2) 服务的特性:无形性、差异性、不可分割性、不可存储性; 3) 服务的运营:卖产品?vs卖服务?哪个好? 2) 服务的产品化设计与运营流程 1) 服务型产品的产品化流程 2) 客户细分和目标市场评估 3) 用户需求的挖掘和分析 4) 服务型产品的标准化模块化设计 5) 服务型产品的运营 6) 大数据与服务体验评测 3) 案例解析 1) 数字客户服务的产品化设计 2) 旅游产品的服务产品化设计 3) 物流产品的服务产品化设计 4) 金融产品的服务产品化设计 |
第二节 | 服务体验的评测和调研 | 1. 服务体验评测的基本原理 1) 客户满意度评价:为什么总有人吐槽? 2) 影响客户体验和满意度的要素 3) 客户体验的评测流程和步骤 4) 客户群细分 5) 客户旅程和活动行为 6) 客户体验项目设定 7) 客户体验指标的阈值和权重 8) 客户体验的评测 9) 客户体验的统计和分析 2. 案例:一个酒店试睡员,该如何评测酒店体验? 3. 服务体验调研的方法和工具 1) 访谈法:线上或线下的客户沟通 l 焦点小组 l 深层访谈 l 真实场景还原 2) 观察法:直接或通过工具间接观察用户使用行为 l 直接观察 l 间接观察:眼动测试、后台监控、传感测量等间接工具观察或测量 3) 测试法:通过刺激消费者来测试消费者行为反应 l 实验法 l 模拟测试 l 联想 4) 推演法:通过消费者行为特征对用户需求推演 l 身份推理行为特征类比 |
第三节 | 客户画像和客户群分类 | 1.客户群细分和客户画像: 1) 为什么要细分客户群?B端客户和C端客户 2) B端客户的特征变量:行业、规模、区域、地理等行业特征的细分变量 3) C端客户的特征变量:年纪、性别、职业、身份等人口特征的细分变量 4) 多源用户数据的汇聚和整合:来自各通路的用户数据如何整合? 5) 客户标签体系设计:需求类、能力类、认知类、行为类、偏好类等数据标签设计 6) 用户特征的识别:建立数据与标签的关系。 7) 用户特征聚合和全景式用户画像 2.客户级别和分类 1) 客户潜在需求量、频次、动机和规模研究; 2) 客户消费能力评估:购买能力、使用能力、维护能力 3) 客户消费理念研究:超前消费、保守消费 4) 客户群的分类:核心客户、潜在客户、毒药客户、流失客户 案例:数字化旅游服务的客户群细分 案例:数字金融服务的客户画像和标签设计 |
第四节 | 使用情景和用户需求分析 | 1. 情景分析法 1) 情景分析法的基本要素:用户角色、场景、任务流程和需求 2) 用户角色和干系人:使用者、受益者、管理者、监控者 3) 使用场景:什么是“场”?什么是“景”? 4) 时间场景 5) 室内场景、室外场景和虚拟场景 6) 用户活动:社交活动、心理活动、生理活动 7) 用户流程、活动图和客户触点 8) 基于对象的用户活动流程分析 9) 基于任务的用户活动流程分析 案例:数字化客户服务的情景用例分析 2. 用户需求的挖掘和分解 1) 用户需求的基本分类框架 2) 服务效率的分析、诊断和改进 3) 服务效果的分析、诊断和改进、 4) 服务可用性的分析、诊断和改进 5) 服务友好性分析、诊断和改进 6) 服务反馈性分析、诊断和改进 7) 服务安全性分析、诊断和改进 8) 服务经济性分析、诊断和改进 9) …… 10) 用户需求的基准和阈值 案例:专车服务的用户需求和体验分析 |
第五节 | 服务体验的基准、偏好和度量 | 1. 客户体验和认知心理学 1) 用户需求和用户体验之间的关系 2) 什么在与影响客户的感知认知? 3) 客户消费行为模型:接触-感知-认知-判断-决策 4) 消费频次与用户体验评价:高频用户vs低频用户;临时用户vs 长期用户 5) 客户感知力与用户体验评价:感知退化的用户vs感知敏感的用户 6) 客户认知力:专业客户vs 小白客户 7) 消费场景与用户体验评价:充分竞争的环境 vs 缺乏竞争的环境 2. 服务体验的敏感度测试 1) 用户体验敏感度测试的权重和阈值 2) 客户对效率的敏感度测试 3) 客户对服务效果的敏感度测试 4) 客户对友好性的敏感度测试 5) 客户对安全性的敏感度测试 6) 客户对价格的敏感度测试 3. 客户体验的基准 1) 客户体验的阈值和基准 2) 客户体验的权重测试 |
第六节 | 问题分析和客户体验设计 | 1.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1) 问题与情绪:客户的痛点、痒点、焦虑点 2) 问题的分析与评估选择 3) 问题的解决:TRIZ 4) 创意概念设计 案例:美颜app如何解决美颜问题? 2. 服务架构设计和服务标准化 1) 服务系统架构设计:前台、中台和后台 2) 服务流程设计 3) 任务分解和分工:职责流程图、活动图 4) 业务分层:交互层、处理层、资源层 5) 客户触点和人机交互设计 6) 服务流程的标准化和模块化设计 3.服务的创新设计 1) 需求的转化:用户需求—产品功能—规格之间的转化矩阵 2) 功能性创新:功能的加减乘除发 3) 审美性创新:外观、配色和视觉效果 4) 易学性创新:导航系统、机器语言 5) 便捷性创新:一键式、减少等待等 6) 可视化设计:信息分层 7) 包容性设计:防止误操作、过度操作等 8) 绿色环保设计:低能耗、低碳 9) 社交性设计:协同作业、虚拟社区 10) 。。。。。。 11) 案例:儿童早教服务设计 12) 案例:云办公的环保性设计。。。。。。 |
第七节 | 服务型产品的商业运营 | 1. 服务型产品的商业模式 1) 商业模式的基本构成要素 2) 典型运营困境:高成本、高风险、低利润的运营场景 3) 商业模式设计:盈利模式和运营模式 2. 服务的盈利点设计 1) 盈利模式设计:盈利点、收费对象和方式 2) 支出管控:运营开支、市场培养、供应商激励等 3) 盈利性暴增和驱动:收入和支出的价值循环和增长 3. 服务的运营模式设计 1) 运营模式设计要素 2) 服务的人财物资源招募 3) 服务流程的智能化、信息化 4) 服务主体的转移和置换 5) 服务的时机和时段 6) 服务的地理分布 7) 商业模式的评估和选择 案例解析:无人餐厅服务运营模式 |
第八节 | 大数据分析与服务体验评测 | 1.服务体验数据的采集和建表: 1) 服务体验数据分类和采集 2) 客户数据采集和画像标签设计 3) 业务数据采集和产品标签设计 4) 行为数据采集和行为标签设计 2.服务体验分析数据建模 1) 客户体验评测项目分类 2) 客户体验敏感度测试 3) 客户服务体验评价标准设计 3.服务体验的统计分析: 1) 客户体验分析:客户体验评价/客服成本 2) 以客群为纬度的客服体验评价分析 3) 以业务为纬度的客服体验评价分析 4) 以服务方式为纬度的客户体验评价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