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背景】
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无论您身在机关还是企、事业单位,无论您任职于何种岗位,都应该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任务、战略方针了然于胸;对都应该对纪检监察体制机制的发展历程有所了解。
关于形势任务、战略方针:重视分析形势,是我们党重要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正确认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形势是正确决策的前提,也是决定工作任务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对各时期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进行分析判断,并据此制定和调整反腐败战略方针,安排部署具体工作任务。新时代以来,中央要求“构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将其提升到党和国家腐败斗争战略方针的高度。
关于纪检监察体制:现行的纪检监察体制是在“政党—国家”框架下,以中央纪委为核心建立的具有中国政治特色的监督体制。该体制的形成与发展大致可以归纳为:五个机构、四个时期、三条路径、两个节点、一条主线。五个机构沿着三条不同的路径发展,循着一条主线先后在两个节点上汇合,合而为一。
【授课模式】
讲授式
【课程对象】
各级纪委监委干部;企、事业单位纪检监察干部;党员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等
【课程时间】
半天(3小时)
【课程特色】
1. 内容丰富、高度浓缩:课程将改革开放至今(1978-2021)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任务、战略方针的发展历程;纪检监察恢复重建以来的变迁历程等,以全景画的方式呈现在同志们面前。
2. 深入浅出、条理清晰:课程将弘大的政治议题和高深的政治理论以深入浅出、条分缕析、图文并茂、幽默诙谐的方式娓娓道来。
3. 启示深刻、联系实际:我们只有将纪检监察制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放在改革开放的时代大背景中去观察和分析,才能对准确理解其伟大的现实意义。在使同志们深入理解党和国家反腐倡廉大政方针的同时,进一步与本单位和本职工作相结合。
【课程纲要】
一、改革开放以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形势任务、战略方针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至十三届四中全会时期(1978.12-1989.6)
1.形势: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党内反对腐败的斗争是不可避免的。
2.任务:……
3.战略方针:严厉打击腐败,遏制腐败蔓延势头。
4.体制机制:197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恢复重建;1978年,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恢复成立;198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成立……
5.案例:……
(二)十三届四中全会至十五大时期(1989.6-2002.11)
1.形势:反腐败斗争的形势是严峻的。反腐败斗争紧迫性、长期性和艰巨性。
2.任务:……
3.战略方针:在遏制腐败蔓延势头基础上,加强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注重标本兼治、综合治理。
4.体制机制:1993年,中央纪委监察部合署办公;1995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反贪污贿赂总局成立……
5.案例:……
(三)十六大至十七大时期(2002.11-2012.11)
1.形势:反腐败斗争的形势仍然是严峻的。反腐败斗争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
2.任务:……
3.战略方针: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
4.体制机制: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腐败局成立……
5.案例:……
(四)十八大至十九大时期(2012.11至今)
1.形势:反腐败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反腐败斗争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
2.任务:……
3.战略方针:以治标为主,为治本赢得时间。(十八大时期)深化标本兼治,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十九大以来)
4.体制机制:201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成立,与中央纪委合署办公
5.案例:……
二、总结与分析
(一)关于形势任务
1.形势不断变化,认识不断深化
2.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3.工作任务调适:扩张与收缩
(二)关于战略方针
1.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2.不断适应反腐败斗争形势的发展
3.正确处理发展与稳定的关系
4.反映领导人的政治意志与决断
(三)关于体制机制
1.体制变迁的趋势与特征:纪检监察体制变迁是中央集权程度的反映;纪检监察体制呈现“二元一体”结构
2.体制变迁逻辑:管控政治风险,确保党的长期执政;强化党对反腐败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三项改革”互为表里一体推进;“关键时期”的制度变迁
三、启示与探讨
(一)新时代反腐败斗争战略方针“三不一体”
(二)反腐败模式:“运动式”到“运动+制度式”
(三)严的主基调将保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