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当前宏观经济金融政策形势分析与2023展望
一、 中国式现代化与“双循环”下中国经济发展新格局
1.中国经济的问题:结构性失衡,大部分产业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
2. 本届政府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行动纲领(总体规划)
3.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外部冲击:美国发动贸易战真是目的—阻碍中国的产业升级,企图将中国锁定在全球价值链的低端
4.“双循环”下中国经济发展新格局:”高质量发展“政策体系的新发展(未来中国发展的基本逻辑:实体经济—科技创新—产业升级)
5. 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经济发展新思路:“三新一高”+“重要抓手”
二、当前我国外部环境分析:如何理解风险挑战明显增多
1.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我国和全球经济增长分析预测
2.俄乌冲突对全球(我国)经济、金融、产业的影响与金融制裁最新进展
3.主要经济体量化宽松退出与美联储加息进程分析与展望
4.中美经济金融博弈最新进展
5.台海局势分析
三、疫情下的中国经济:冲击 成绩 问题 展望
(一)疫情以来,主要经济指标走势分析(冲击 成绩 扰动)
1.规模以上企业增加值
2.物价(CPI PPI)
3.消费
4.投资
5.外贸
(二)中国经济复苏中存在的问题:经济恢复不均衡、基础不牢固
(三)我国经济延续恢复发展态势,但仍有小幅波动,当前正处于经济回稳最吃劲的节点
(四)两个结论:房地产是中国经济的周期之母,也是地方财政的主要支柱
(五)2022经济增速预测与2023年宏观经济展望
(六)未来中国经济中长期走势
第二篇 金融业发展新趋势:行业趋势 政策趋势 商业模式趋势
四、双循环新格局对中国金融业提出的新任务与新机遇(行业趋势)
第一,从双循环发展格局评估看,当前中国金融市场开放程度明显落后于中国实体经济开放程度,在支持双循环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开放)
第二,在双循环的过程中,金融体系需要创新性地做出调整,以更好服务于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创新)
第三,在经济双循环格局下,中国金融体系要更加关注普惠金融,更加强调服务于中小企业,服务于更广泛的长尾客户。(普惠)
第四,经济双循环需要中国金融体系更加关注可持续发展金融和绿色金融。(绿色)
第五,中国的金融监管体系需要在开放中积极地调整创新。(监管)
五、从“十四五”规划纲要看金融改革(政策趋势)
1.十四五规划关于金融方面的内容
2.从“十四五”规划建议看金融改革——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结构性问题)
(1)结构性货币政策
(2)利率市场化改革
3.从“十四五”规划建议看金融改革——金融体系建设改革紧扣“现代”
(1)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
(2)利率市场化体系和基础货币投放机制面临长期改革
(3)顺应世界数字化时代的变革潮流,中央银行数字货币有望在“十四五”期间登上历史舞台
(4)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更好地发挥直接融资的作用
4.从“十四五”规划建议看金融改革——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1)资产管理回归本源
(2)房企融资监管
六、我国新兴金融业态的发展趋势
1.新兴金融业态的类型
2.我国新兴金融业态发展的新趋势(多样化、融合化、数字化、实体化)
(1)) 服务形式和商业模式不断创新
(2)向传统金融领域的渗透日益深化
(3)网络与数字技术趋势较为明显
(4)与实体经济的结合日趋紧密
3.我国新兴金融业态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发展的策略
七、互联网时代金融业商战新兵法:生态战的势、道、术(商业模式趋势)
思考的两条主线:
其一、跨界学习
跳出金融看金融、跳出金融学金融、跳出金融干金融
其二、取势、明道、优术
------《长江商学院》校训
第一篇 势——取势,方可因势而变
⊙环境、客户、对手、商业模式、竞争格局等正在发生什么变化?
⊙当前对我们银行业存在哪些重大挑战与机遇?
⊙当前面临哪些“风口”?
势一:外部经济环境已发生根本性逆转。
势二:生态系统竞争时代已经迅猛来临。
势三:互联网金融让我们面临空前巨变。
势四:电商与信息化时代扑面而来。
势五:移动互联与O2O时代正呼啸而至。
势六:新新人类、吊丝逆袭等渐为主流。
势七:去中心化已经成为管理日趋主流方式
势八:银行业的下半场之变
势二:生态系统竞争时代已经迅猛来临。
表现特征:
世界是平的——行业边界正快速消融,“跨界”无所不在。
商业模式发生根本性变化——生态战正快速改变传统规则。
开放式战略正发挥巨大的“核”威力
未来地位取决于你在生态的地位
这个世界,已经进入“打劫”与“打群架”的时代
案例1:京东——“乡村推广员”(浙江富阳 桐庐)
案例2:阿里——“村淘合伙人“(农村淘宝2.0版)
给银行业带来的变化:
我们在固守“铜墙铁壁”般边界的同时,
却承受者边界外巨头的跨界猛攻
就如当年我们在沉醉于“农业社会”封闭式、产品式、公司式的成功时,却忽视了“工业社会”的“蒸气机时代”正呼啸而至
究竟生态系统是个啥玩意?
生态系统有哪几个核心特征?
生态系统竞争的前世今生是什么?
生态系统为什么有超级巨大的威力?
生态系统竞争将对银行业产生什么深远影响?
生态系统构建”四板斧“ :
建平台(抢入口)
聚用户
开放式
(重中之重、要中之要、难中之难)
广跨界
案例3:BAT 生态系统案例
第二篇 道——明道,方可走对大方向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定方向
⊙定战略,
⊙定原则
银行转型
应当首先彻底想清楚、想明白、想彻底、下决心的七道关键题
1、经营方向上:A、固守主业 B、跨界融合
2、经营模式上:A、公司 B、生态系统
3、平台思维上:A、封闭式 B、开放式
4、经营方式上:A、纯地面 B、地面+空中
5、经营策略上:A、单打独斗 B、异业结盟
6、经营工具上:A、传统手段 B、互联网金融
7、经营管理上:A、中心化 B、去中心化
想清楚这七个问题,也就实现了银行的“明道”
拘于金融看金融
拘于金融学金融
拘于金融干金融,
路,将越走越窄
跨界吧,银行!
跳出金融看金融
跳出金融学金融
跳出金融干金融
路,将越走越宽
双拳难敌四手
再强大的巨人,
也难敌群狼的持续进攻!
打群架吧,银行!
整合一切可以整合的资源
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伙伴
银行要成为区域的“武林盟主
案例4:平安的生态系统战略
第三篇 术——优术,方可实现大目标
最终,一切要靠实战来落地!
⊙文无定式、兵无定法
⊙没有最优、只有合适
1.完善平台(抢入口)
完善物理平台
完善空中平台
完善金融覆盖
2.广聚用户
建议“广聚用户”采用的三大“杀手锏”
建议“广聚用户”采用的三大“基本原则”
3.开放融合——开放的原则,建议研读马化腾的《八项原则》
4.跨界整合
跨界方式跨界方向
跨界要求
跨界预计
第三篇 产业投资机会分析
八、“双循环“的六大产业机遇
1.扩大内需尤其是消费需求(消费升级与消费热点产业)
2.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与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提升产业)
3.科技创新带来的进口替代产业发展(科技前沿领域公关产业)
4.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产业、新动能将迎来爆发式增长(数字经济重点产业+数字经济应用场景产业+新基建产业)
5.区域经济一体化与新型城镇化带来的产业新机会
6.对外开放将迈入新阶段与高水平的产业新机遇
九、未来3大产业将成为中国经济的新支柱
(一)现代制造业:6个细分领域
1、特高压输电电装置
2、数控数控机床
3、航天器制造与航空器制作
4、高铁装备技术
5、现代船舶制造与海洋装备制造
6、核电装备制造
(二)现代服务业:4个细分领域
1、商务服务业
2、精神服务业
3、生产服务业
4、消费服务业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8个细分领域
1、生物工程
2、AI
3、节能环保业
4、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信息技术
5、新材料
6、高端装备制造
7、新能源
8、新能源汽车
十、碳中和产业发展趋势及投资机会分析
1、政策回顾|2022年碳中和相关政策密集出台
2、能源生产:碳中和路径下的行业演化框架
3、电力基建:能源革命催生储能与特高压需求
4、能源消费:交通制造与建筑领域的节能减排
5、绿色金融:碳中和产业的全方位投融资支持
6、投资分析:长期空间广阔,短期警惕高估值
十一、房地产发展趋势与投资策略
(一)中国城市化政策的重大调整与城市的分化
(二)房价六大因素分析:人口+货币+经济+土地+利益+政策
(短期看资金,中期看土地,长期看人口)
• 房地产价格单边上行之谜:货币恐慌+资产荒
• 股市是改革热点的晴雨表
• 楼市才是中国经济的晴雨表(区域)
• 房地产长期看人口:用脚投票的选择,中国人口正在进行一场大迁移
(三)近年来房地产投资趋势分析
(四)近期房地产调控政策与房地产金融的变化
(五)专题:解开“房地产税”的面纱(房地产税改革试点解读及其影响)
(六)调控下房地产投资心得与投资建议—变与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