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课特点】
一、根据需求备课常讲常新 尤其是该课程,结合百年党史的关键节点和经典案例,引经据典,回溯提升领导干部七种能力的由来和必要性
二、不平铺直叙不照本宣科 课程落地取得培训实效
讲政治: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
这是对党课教师的基本要求,课程内容必须与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讲情怀: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
党课贴近工作实际,用身边的事阐述逻辑观点,感同身受有顿悟。
有兴趣: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在快乐中学习提高,在愉悦中领会课程的要点,没有困意和乏味。
有升华: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潜移默化提升效果,避免常见的机械乏味授课,落地效果较明显。
━━━━━━━━━━━━━━━━━━━━━━━━━━━━━━━━━━
【围绕内容】
1、红船启航-早期革命与共产党的成立,从红船精神到企业创新发展。
2、勇闯新路-道路探索与根据地的建设,在南昌起义与秋收起义中学习目标设定与执行的重要性,从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来学习管理哲学,由“三湾改编”、古田会议来重视团队建设与工作意识的重要性。
3、艰难征程-长征与抗日战争艰难历程,从遵义会议学习关键绩效分析与管理,从长征中学习生存之道、发展之道、管理之道、执行之道、学习之道。
4、伟大胜利-解放战争与新中国的成立,人民解放战争和土地制度改革学习新时代员工新的马斯洛需求与如何有效激励,抗美援朝中学习思想意识建设与团队凝聚力的作用。
【课程结合案例】
1、建党精神在工作中的应用
2、从三湾改编看组织建设。
3、从四渡赤水谈如何提升团队执行力?
4、从反围剿谈工作中如何应对挫折?
5、从党建六领域谈课题与业务工作衔接。
6、从国共合作谈如何提升企业的团队协作?
7、从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谈工作中发扬实事求是作风。
8、从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谈企业(团队)成功要素。
9、从红色政权为什么存在谈如何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10、从三湾改编(古田会议)谈员工思想作风建设。
【课程收益】
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
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
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
以科学敬谨的态度对待国家历史 突出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统一思想、凝聚人心、锻炼党性,以更好地开展工作、解决现实问题
发扬红色传统 传承红色基因 庚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
增强文化、组织、制度 奖惩建设
━━━━━━━━━━━━━━━━━━━━━━━━━━━━━━━━━━
第一讲:百年党史相关内容概述
一、红船虽小 开天辟地
二、引兵井冈: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三、壮士悲歌与英雄史诗:万里长征
四、抗日救亡赴国难 中流砥柱矗延安
五、抗美援朝:新中国的立国之战
六、重整河山:全面恢复国民经济
特色环节:介绍八路军军服含义 拆书《为人民服务》
━━━━━━━━━━━━━━━━━━━━━━━━━━━━━━━━━━
第二讲:从百年党史中学领导、学组织、学工作方法
一、党的领导是一门艺术
1、毛主席个人的榜样和表率作用
2、什么是党的领导?
二、组织力:我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
1、对内:靠制度建设 推行组织力
2、对外:靠人民性 推动组织力
3、依靠组织力整合资源
三、从党史中寻迹管理工作方法
1、建立工作大局观:开展整风运动
2、解决思想路线问题 形成实事求是作风
3、过学习 摆脱困境 六届六中全会启动学习运动
4、工作中重视沟通 让各界人士了解延安 红遍世界
━━━━━━━━━━━━━━━━━━━━━━━━━━━━━━━━━━
第三讲:和党史学管理思维
百年党史中,以毛泽东主席领袖和代表的中共共产党人,是战略管理思维的执行者。用超前的战略思维、高超的领导力、以天才的灵感铸就了历史的篇章,用强大的影响力在亿万人们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中国共产党人是撼动世界的新秩序的最高缔造者,我党涌现出毛泽东主席等很多战略家,他们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过程当中,善于从长远出发,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预见,善于从全局出发,进行战略部署。
假如能把一个国家能做成一家企业,那么百年当时无疑是“管理手册”。对于今天的企业界管理界来说,中国共产党人的战略思维,代表着中国式管理的最高水平,有着取之不尽的精华。
一、前瞻思维
——为着领导 必须遇见
——共产党人坚决不当李自成
1、多谋善断的决策力
案例:八大军区司令对调,不搞山头宗派
案例:刘邓大军 千里挺进大别山
案例:和各界认识沟通 延安红遍世界
2、持续成长的学习力
案例:我历来是当教员的,现在还是教员
案例: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
案例:以身作则在干部中开展学习运动
二、人本思维
——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武器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1、带队育人的教导力
案例:延安整风“惩前毖后 治病救人”
案例:管好你的核心员工
2、凝聚人心的感召力
案例:说话要有趣味
案例:最好的办法是自己来批评自己
三、求实思维
——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实事求是
1、达成绩效的推行力
案例:临机处置 不要请示、
案例:打造铁的纪律 革命无不胜(肖玉璧 黄克功被处以死刑)
案例:精兵简政
2、整合资源的组织力
案例:我们的原则是党指挥枪,而不允许枪指挥党
案例:“红脸”“白脸”一起唱
案例:以竞赛激发官兵斗志
案例:必须坚持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的制度(视频)
案例:明确组织使命
━━━━━━━━━━━━━━━━━━━━━━━━━━━━━━━━━━
第四讲:党史上的“明珠”:实事求是 不尚空谈
一、什么是实事求是
指从实际对象出发,探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开展的规律性,认识事物的本质。通常指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办事。
史书上最早见“实事求是〞是班固《汉书·河间献王德传》“修学好古 实事求是”。
二、实事求是是如何提出来的?
1、实事求是思想的萌芽
(1)不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2)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证券
2、延安窑洞里淬炼了共产党人的哲学思想
毛主席用实事求是这把钥匙,在1939-1940年期间发表了很多文章,奠定了毛泽东思想。
3、党的六届六中全会正式提出:实事求是
4、在延安整风运动中,系统地阐释了实事求是的具体内容。
三、实事求是思想有什么用?
1、在反对主观主义斗争中,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奠定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根底。
2、在中国革命的实践中,反对主观主义,尤其是反对教条主义,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3、解放思想的前提是实事求是,突破了“两个凡是”的思想禁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