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两会精神解读
从总量看历史上的两会
两会中的总量目标
两会期间的重点政策性报告
两会中的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体系
历年两会总量目标完成情况
经济增长目标
就业目标
通胀目标
投资与消费目标
进出口目标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目标
历年两会目标完成情况总汇与对比
2020年两会信息解读
财政
货币与金融
未来货币政策方向
强化稳企业的金融支持
防范金融体系风险
金融市场开放与国际风险
财政与金融
加强金融领域立法
经济与社会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与十三五规划
对未提经济增速目标的解读
关于我国基本国情一些重要数据
关于加强重大疫情防控能力
关于保就业保民生
关于对外开放
关于产业发展
关于环保
需要特别关注的信用相关政策
财政
赤字增量
特别国债
地方专项债
对地方债务的影响
“两新一重”
通信新基建
旧改发力利好城投平台
交通运输是基建的重要发力
房地产
两会未提房地产税立法
调控基调兼顾灵活性
融资边际或继续回暖
民企
首提“支持民企平等参与”
如何撬动社会资本
理解 2020 年金融政策的七大关键词
明显高于: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
明显下降:综合融资成本
延长:贷款期限
提高:小微贷款增速
增加:信用贷、首贷、无还本续贷
大幅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
加强监管:防止资金空转与房住不炒
两会相关内容对银行经营的影响分析
银行资产扩张速度加快
对公信贷发力
零售相对偏稳
优化存款结构势在必行
资产质量压力得到一定缓释
第二部分 当前银行业面临机遇与挑战
一、 疫情对银行经营的影响
(一) 疫情对银行信贷的短期冲击
1. 量质价
2. 不同微观主体:对公、零售
(二) 政策对冲对银行中长期信贷的影响
1. 宏观政策走向
2. 银行经营之变
(三) 对中间业务的影响
1. 增长放缓拉低业务收入
2. 银行卡手续费、投资银行业务和资金托管费用
(四) 净息差收窄对银行盈利的影响
二、 普惠、民营经济、中小微企业支持政策解读
(一) 2020年国务院常务会议相关内容
(二) 2020 年小微贷款监管考核指标有哪些变化
(三) 财政部三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大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力度 全 力支持重点群体创业就业的通知》
(四) 金融委办公室发布 11 条金融改革措施中相关内容
三、 银行如何应对
(一) 加大逆周期支持
(二) 优化和调整银行信贷结构
(三) 普惠、小微等领域
(四) 科技赋能,场景布局
(五) 深化数字化转型
(六) 提升自身行研能力
(七) 提供精准金融服务
(八) 做好风险控制
四、 农商行的发展应对
(一) 农商行已成为农村金融机构主体
(二) 农商行何去何从
1. 服务三农、小微企业的主力
2. 黄金十年
3. 从偏离初心到回归本源
(三) 农商行未来如何发展
1. 下沉服务重心
2. 小微金融怎么做
第三部分 行业角度看未来信贷投向
一、 疫情对各个行业的影响判断
(一) 房地产:淡季边际影响有限,关注逆周期调节空间
(二) 社会服务:疫情带动灵活用工
(三) 食品饮料:疫情控制情况对生产端影响更大
(四) 商业贸易:疫情短期冲击确定,无需过度悲观
(五) 家用电器:春节家电消费有波动,全年需求不悲观
(六) 建筑:新开工延迟,逆周期调节加码
(七) 交通运输:航空、机场、公路、铁路、快递、物流、港口
(八) 汽车:对汽车销售的影响
(九) 机械设备:继续制造扩张和升级之路
(十) 建材:全年影响有限
(十一) 计算机软硬件:在线协同办公、视频会议、区域卫生信息化、互联网医疗、企业上云
(十二) 通信:短期冲击,云计算及流量强化
(十三) 电子元器件:远程会议/远程诊疗
二、 对行业信用风险分析的两个维度
(一) 对各个产业都有冲击
1. 两角度分析:现金流,资产
2. 疫情对各行业现金流影响分析
3. 疫情冲击下行业资产的韧性
(二) 结论
1. 劳动密集型行业、线下服务业受冲击
2. 周期性行业受疫情冲击一般
三、 新基建政策理解与相关行业影响分析
(一) 基建投资的重要性凸显
1. 对冲经济下行压力
2. 政策兼顾当下、利在长远
3. 需要多少基建投资?
(二) 基建资金来源分析
1. 基建资金来源
2. 增量资金从哪里来
(三) 三次“新基建”逆周期政策比较
(四) 相关行业预测
1. 建筑行业
2. 机械行业
3. 电新行业
4. 充电桩
5. 通信行业
6. 计算机行业
(五) 参与“新基建” 加剧城投行业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