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背景】
我们面对的是一个越来越复杂和动荡的世界
没有一种商业模式是长存的
没有一种竞争力是永恒的
没有一种资产是稳固的
因此战略的变化、组织的变革、利益的平衡成为企业发展的三不朽。
过去是补短板,而当今是长板互补。
如何使事业基业长青?如何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组织?成为每个企业的老板、每个创业者、每个组织都在不断探索的命题。合伙人模式将成为企业发展的趋势!
【课程收益】
1. 全面了解合伙人制的发展;
2. 全面掌握合伙人机制的设计思路和实施方法;
【培训讲师】刘光耀
【课程时间】1天 (6小时/天)
【课程对象】企业中高层干部、财务人员、金融人员
【授课形式】案例讲解+小组互动+方案分享
【课程内容】课程大纲
一、 伙人的缘起
1. 合伙人制:前世今生
2. 合伙人制的逻辑
a) 愿景
b) 使命
c) 价值观
3. 合伙人制设计要点
a) 顶层设计
b) 选择模式
c) 落地方案
d) 有序推进
4. 三个重要的基础性概念
a) 虚股
b) 实股
c) 期权
二、 合伙人模式与合伙人企业法
1. 合伙人模式划分
a) 组织形式
b) 商业模式
2. 合伙人8种持股模式
a) 基于净资产的持股
b) 基于公司市场估值的持股
c) 基于公司股票价格的持股
d) 奖励/赠予股份
e) 项目跟投
f) 直接分红
g) 增量分红
h) 增量奖股
3. 《合伙企业法》
a) 合伙企业的概念、分类;
b) 合伙企业的设立;
c) 合伙企业合伙企业财产、事务的执行;合伙企业与第三人的关系;
d) 合伙企业的入伙、退伙;
e) 有限合伙企业的特殊规定;
f) 合伙企业的解散、清算。
三、 合伙人制的激励机制设计
1. 合伙人制的本质:共创、共担、共享
2. 合伙人划分
Ø 四个层级:预备→正式→核心→终身
3. 不同层级合伙人的身份认定原则与方法体系
Ø - 基于岗位的认定方法
Ø - 基于能力的认定方法
Ø - 基于贡献的认定方法
Ø - 基于未来期望的认定方法
Ø - 修正系数在认定合伙人身份中的作用和意义
4. 合伙人身份不等于实际利益——分红时必须考虑当期贡献
四、 合伙人的“升降进退”机制设计
1. 建立合伙人“纳新/晋级、降级/退出”机制的必要性
2. 合伙人“升级”的标准、操作原则和要领
3. 合伙人“降级”的标准、操作原则和要领
4. 新合伙人“进入”的身份定义、考察期限和注意事项
5. 合伙人“退出”的机制设计和方法指引
五、 合伙人案例分析
1. 合伙人文化打造的内容框架
2. 打造合伙人文化的方法与步骤
3. 编制《合伙人章程》:结构、内容和要点
4. 宣贯与传播《合伙人章程》:形式、内容和方法
5. 持续培养合伙人
Ø 合伙人培养“三阶段模型”——不同阶段的培养重点
n 短期(30天),合伙人价值观培养
n 中期(30天-300天),合伙人业绩能力培养
n 长期,合伙人适应变化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