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共产党学管理》
(“党领导枪”的五项修炼)
张立言 老师
课程目的及收益----------------------------------------
l 一门课程的学习,两门课程的收益
l 西方组织行为学理论和中国共产党党史的完美结合
l 用现代管理的框架演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
l 有别于传统说教式的党史宣贯,全程采用小组案例分析和讨论方式
l 用现代管理理论说明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
l 学习中国共产党管理团队的经验和方法
l 如何通过学习中国共产党党史,掌握团队管理的方法和技巧
l 使党员干部能够重温历史,在案例中感受和体验初心和使命担当
l 通过党史学习,了解党的建设和发展中所经历的关键历史事件
l 在情景案例中,亲身经历当年的实际困难,并做出有效的决策和选择
l 课程采取古今穿越的方式,通过对当时问题的判断和处理,对当下问题的解决起到启发和借鉴的作用。
课程优势-------------------------------------------------
√深入浅出,讲师通过现身说法,将思想理论与历史情景,以及当下问题有机结合起来;
√突出实用,课程中有大量可操作的思想和方法,使学员可以实现“就地转化”
√角色转换,学员是课堂中真正的“主角”,老师的目标是让学员的脑子“转起来”
课程时长:2天(12小时) 学员对象:企业中各个层级的党员干部 教学方法: 课程讲授、案例分析、情景演练、管理活动、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 |
课程纲要 -------------------------------------------------
第一单元: 中国共产党与五项不同的磨练
1. 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的贡献
2. 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组织的成功典范
3. 中国共产党是《第五项修炼》最好的成功案例
4. 中国共产党经历了“峥嵘岁月“的修炼过程
5. 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的比较
6. 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经历了不同的“修炼“
7. 五项修炼的结构框架与历史年代的对应表
第二单元:中国共产党的“自我超越“
1. 历史回顾:中华民族的屈辱历史
2. 为什么当时的中国人是“一盘散沙“
3. 孙中山的辛亥革命对于中华民族的贡献
4. “自我“与”超越自我“的区别是什么
5. 1919年的五四运动对于中国人思想的警醒作用
6. 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的执政理念的区别
7.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代表的不同生命历程启示
8. “自我超越“需要经历的”循环过程“
9. 毛泽东的“自我超越“带给我们的启示
10. 国民党一大和国共第一次合作的缘起分析
11. 孙中山对于国民党的工作失败的检讨启示
12. 与国名党相比,为什么中国共产党可以做到“自我超越“
互动案例1:五四运动精神
互动案例2:初始抉择
互动案例3:工作挑战
互动案例4:面临考验
第三单元:改变队伍的“心智模式”
1. 什么是人的心智模式?
2. 毛泽东和蒋介石“心智模式”的对比
3. 心智模式的形成“循环图”
4. 人的内心的力量来自于“心智模式”
5. “软实力”对“硬实力”起着决定性作用
6. 八一南昌起义中朱德最终保住了革命的“火种”
7. 朱总司令给部队注入了灵魂和力量
8. “三湾改编”拉开了队伍心智模式改变的序幕
9. 成熟心智模式的体现是一种价值观
10. 队伍凝聚力三个因素之间的比较
11. 国民党“新生活运动”给我们的启示
12. “古田会议”是人民军队的“凤凰涅槃”和“浴火重生”
互动案例1:保存火种
互动案例2:改造思想
互动案例3:脱胎换骨
第四单元:建立各种“共同愿景”
1. 什么是建立共同愿景?
2. 如何有序有效建立共同愿景
3. 只有建立共同愿景才能保证目标一致。
4. 建立共同愿景的顺序是从战略到战术的过程
5. 中国革命道理的愿景的确立经历的曲折路程
6. 建立共同愿景需要以超越主观为前提条件
7.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战略方针的确立过程
8.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反思及启示
9. 建立共同愿景的基础原则就是“实事求是”
10. “四渡赤水”过程中队伍产生的“纠结”
11. 长征过程中的“一四方面军”分道扬镳的启示录
12. 建立共同愿景需要以“超与自我”为前提
13. 建立统一战线是以建立“共同愿景”为前提的
14. 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基础和要求
互动案例1:第五次反围剿启示录
互动案例2:革命愿景
互动案例3:面对失败
互动案例4:行军困惑
互动案例5:分裂考验
互动案例6:求同存异
第五单元:深入有效的“团队学习”
1. 什么是团队学习?
2. 团队学习的本质是“深度会谈”
3. 团队学习需要注意的两个重要维度
4. 广泛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是团队学习的平台
5. 建立“批评和自我批评”制度是团队学习的形式
6. 团队学习的作用是“凝心聚力”,提升战斗士气
7. 团队学习的沟通流程和顺序
8. 团队学习需要关注心、感受心、理解心和影响心
9. 在战斗中如何有效统一战士的思想和意见
10. 安排工作过程中如何关注员工具体情况
11. 如何有效进行团队激励工作
12. 如何正确解决战士的思想问题和负担
13. 如何有效发挥说服、转化和影响的作用
互动案例1:“逻辑”的力量
互动案例2:安抚军心
互动案例3:识人用人
互动案例4:嘉奖激励
互动案例5:辅导部署
互动案例6:面对挑战
第六单元:持续进行“系统思考”
1. 什么是系统思考?
2. 系统思考需要根据环境变化进行
3. 中国共产党历次“整党”运动的启示
4. 系统思考是保持组织系统保持生命力的必由之路
5. 如何在调整系统过程中发挥有效作用
6. 由战争到建设,中国共产党进行了哪些准备?
7. 七届二中全会的重要意义和使命
8. 如何处理系统性的全局问题
9. 我党在未来工作中面临的考验和危险是什么?
10.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我们需要怎么办?
互动案例1:土改整党
互动案例2:国家建设
互动案例3:中国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