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2022  财务  微信  法律    网格化  管理  营销  总裁班  安全 

2023宏观经济形势与上海经济解读

主讲老师: 马晓青 马晓青

主讲师资:马晓青

课时安排: 1天/6小时
学习费用: 面议
课程预约: 隋老师 (微信同号)
课程简介: 宏观经济是指一个国家总体经济活动的总和,包括国民生产总值、通货膨胀、就业和国际收支等经济指标。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是实现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和充分就业等目标。政府可以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手段来调节宏观经济,以实现经济稳定和持续增长。宏观经济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人口增长、技术进步、资源分配等。同时,宏观经济也受到全球经济环境的影响,如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和跨国投资等。因此,政府需要密切关注全球经济形势,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宏观经济政策,以应对各种经济挑战和机遇。
内训课程分类: 综合管理 | 人力资源 | 市场营销 | 财务税务 | 基层管理 | 中层管理 | 领导力 | 管理沟通 | 薪酬绩效 | 企业文化 | 团队管理 | 行政办公 | 公司治理 | 股权激励 | 生产管理 | 采购物流 | 项目管理 | 安全管理 | 质量管理 | 员工管理 | 班组管理 | 职业技能 | 互联网+ | 新媒体 | TTT培训 | 礼仪服务 | 商务谈判 | 演讲培训 | 宏观经济 | 趋势发展 | 金融资本 | 商业模式 | 战略运营 | 法律风险 | 沙盘模拟 | 国企改革 | 乡村振兴 | 党建培训 | 保险培训 | 银行培训 | 电信领域 | 房地产 | 国学智慧 | 心理学 | 情绪管理 | 时间管理 | 目标管理 | 客户管理 | 店长培训 | 新能源 | 数字化转型 | 工业4.0 | 电力行业 |
更新时间: 2024-01-22 11:48


一、疫情下的中国宏观经济运行情况

(一)近年来中国经济的基本走势

1GDP增长率

2、就业:失业率

3、通胀率

(二)经济三大下行压力与三重问题

1、需求收缩

2、攻击冲击

3、预期转弱

(三)美国通胀与美联储加息

1、美国GDP增长率

2、美国通胀率

3、美联储加息进程

4、美元升值与外汇市场动荡

(四)欧洲能源危机与经济滞胀

1、欧洲能源危机

2、欧洲GDP增长率

3、欧洲通胀率

二、上海的经济结构与支柱产业

(一)2022年上海经济发展情况

1GDP总量及增长率

2、三大产业产值占比

3、上海经济运行的主要特征

1)经济运行企稳回升

2)主要经济指标明显改善

3)经济发展新动能支撑有力

4)金融市场成交稳步增长

5)国际航运功能进一步增强

(二)上海的支柱性产业

1、交通运输行业

2、金融服务业

3、建筑与房地产行业

4、六大重点制造业

1)电子信息产业:集成电路

2)汽车制造业

3)石油化工制造业

4)精品钢材制造业

5)成套设备制造业

6)生物医药制造业

2023年上海高质量发展的“四条线”

(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1、“稳”的基调更明确,“进”的要求更积极

2、“不是不要GDP,而是要更高质量的GDP

(二)高线:深化高水平改革开放,推动国家重大战略走深走实

1、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要依托虹桥国际开放枢纽

2、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和长三角G60科创走廊

3、充分发挥高水平改革开放“王牌”作用和全市经济“压舱石”作用

4、临港新片区加快打造特殊经济功能,开展更高水平开放压力测试

(三)撞线:强化全过程创新理念,形成“核爆点”

1、科技创新不仅是发展问题,更是生存问题

2、向科技创新要动力,上海有基础:已基本形成四梁八柱

32022年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等重点产业仍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

4、上海存在不足:仍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如何把丰富的创新要素聚合起来、协同起来、贯通起来,

(四)底线: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保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警惕和清醒

1、统筹发展和安全,是国之大事

2、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也是上海面临的重大任务

3、善于运用数字化、智能化手段,保障城市始终安全有序运行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更多>与2023宏观经济形势与上海经济解读相关内训课
解读区域产业经济,洞察企业商机 穿越宏观经济周期--打造韧性企业 2023年宏观经济分析及资产配置策略 当稻盛和夫遇见任正非 中国宏观经济分析 宏观形势分析与企业家战略投资 新冠疫情挑战与经济发展新机遇 新常态下宏观形势分析与经济政策解读
马晓青老师介绍>马晓青老师其它课程
最新经济政策解读与普惠金融业务发展趋势 转型期中国社会经济热点、难点问题分析 重点行业与产业信贷投放分析 中美贸易摩擦与宏观经济形势解读 中国能源转型与新能源发展机会 智慧银行:未来银行服务新模式 证券从业人员执业道德 “债委会制度”与“联合授信”监管政策解读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诚聘英才  |  网站声明  |  隐私保障及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11016574号-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