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新时代“强国战略”和中国经济发展
1.“三步走”战略和“新时代”强国战略
2.近年宏观经济形势回顾
3.疫情以来面临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
4.国常会“33条“和“5.25十万人大会”推动“稳经济”
5.《优化疫情防控二十条》开启封控放松
6.各地大幅度放松防控——疫情结束只是时间问题
7.2023年新征程——跨越中等收入国家陷阱
二、2023年加速构建内外“双循环”新格局
1.十四五规划经济转型——“内循环”和“内外双循环”
2.十四五规划“新基建”机遇
3.十四五期间固定资产和基建投资趋势分析
4.十四五规划“城市更新”解读
5.二十大扩大内需同供给侧改革相结合
四、二十大政策解读和经济发展
1.二十大的主题
2.人民至上的时代呼唤
3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变革
4.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5.建设高水平市场经济体制
6.“规范财富积累机制”如何影响理财
7.“房住不炒”和房地产剧变
8.反腐败是最彻底的自我革命
五、2023年中美关系和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1.百年大变局加速演进——中美贸易战回顾
2.美元加息及其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3.中国疫情结束——人民币汇率大幅升值
4.中美贸易战改变中国经济增长的逻辑
-制造业产能全球布局 –转型科创大国 -碳中和长期约束
5.2023年中美关系转暖——拜登重申“五不四无意”
六、打造双循环之一:中国新一轮产业革命
1.十四五规划产业转型——绿色赋能、数字科技赋能和服务赋能
2.碳达峰、碳中和下的绿色革命
3.案例:能源产业和新能源汽车的革命
4.“东数西算”和数字革命
5.四大国家级科学中心——北京、上海、粤港澳、合肥
6.核心城市加速服务业转型——会展、品牌、文化、设计、资本和现代服务业
七、打造双循环之二:中国“都市化”革命
1.房地产税解读和对房价的影响
2.2023年全国两会房地产政策解读
3.核心城市核心地段刚需避险投资机遇
4.《民法典》对房地产业和房地产投资的影响
5.“都市化”成为中国经济新引擎——2035年展望
6.人口“零和博弈”下“都市化”红利和鸿沟并存
-北方城市持续低迷
-“强省会”战略和三四线城市人口持续外流
-三四线城市尤其是县域经济“市场价值”需要重估
7.总结:2023年房地产业“拐点分析”
八、十四五规划我国都市圈战略分析
1.南强北弱格局下城市群发展
2.房地产“拐点论”:人口零增长、核心城市人口膨胀
3.哈长城市群发展规划——哈尔滨和长春
4.京津冀城市群发展规划——北京、天津和石家庄
5.呼包鄂榆城市发展规划——呼和浩特
6.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西安大都市圈国土空间及规划
7.山东半岛都市圈战略分析——济南、青岛
8.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郑州和周边城市
9.长三角城市群发展规划——上海、杭州、宁波和苏州
10.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成都和重庆
11.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武汉、长沙和南昌
12.粤港澳大湾城市群发展规划——香港北部都会区、深莞惠、广佛和珠海横琴
13.粤闽浙沿海城市群发展规划——厦门、福建和温州
九、打造“外循环”——2022年全球经济形势和“一带一路”机遇
1.危机魔咒——2020年全球经济危机爆发
2.全球经济周期分析——2023年全球经济复苏
3.案例:“一带一路”重点:西南大通道建设
4.案例:“一带一路”中越战略合作
5.自贸区和海南自由港的历史意义
十、2023年后疫情时代的机遇与变革---经济高质量发展
1.行业复苏——旅游、康养、服务业、保险和交通运输
2.产业结构加速转型——绿色、数字科技和服务赋能
3.南方大都市“十年黄金期”
4.房地产变局:人口零增长、老龄化和城市价值重估
5.关注2023年股市投资机会
6.2023年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两会释放政策红利
7.2023年全球经济复苏——“双循环格局”启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