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智慧与领导艺术
【课程背景】
人是企业管理问题产生的根源,根源即心源,人心是企业的定海神针,心不稳则根基不稳,根基不稳一触即溃。
企之根本在人,人之根本在心,心之根本在教,教之根本在育。
管理的最高境界叫做:“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有效的管理不仅需要系统的工具、方法,更重要的是管理者对下属“人心”的影响。而学习国学就在于获取影响人心的能力,并激发下属的愿力。
愿力是人的第一驱动力,愿力的大小决定了成果的大小。愿力就是想实现某种事情的强烈欲求。“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这其中的“惦记”就是愿力,惦记久了就一定会行动。愿力是实现目标的核心源动力。失去愿力也就失去了效率。
一个人有了良好的愿力,内心就会稳定,就不会胡思乱想;不胡思乱想精力就能够集中,精力集中做事效率自然就高!
因为,想要改变自己的强烈意愿本身,就是在创造新的自己。
【课程大纲】
老子思想与领导智慧
仰望星空---寻找中国精神
源 渊 缘
u 中国文化的根源。
u 儒释道三者的内在关联。
u 几千年来老子的思想在世界各领域的应用无处不在。
第一单元 导引
u 国学本源
u 内圣外王的老子智慧
u 修心养骨治世与三教合一
第二单元 领导力的心源
u 愿力与持续成长的领导力。
u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的定位原则。
u 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u 企业领导的核心过程在于让员工安心。
u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的妙用。
u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的动力源。
u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的领导艺术。
u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的平稳发展之道。
第三单元 老子悟道与高效参悟方法
老子智慧与领导修为
u 少则得多则惑。
u 何为渐修,何为顿悟?
u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u 心智模式与领导力成就。
u 道德与品性修为的领导力成长。
u 言、行的智慧与领导力成就。
u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与领导力智慧。
u “圣人常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的发展战略。
u “上善若水”的奉献精神。
u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的领导修为。
u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的管理奥秘。
u “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的发展思想。
u “柔弱胜刚强,清静为天下正”的治企思维。
第四单元 水性思维与领导决策
u 为什么说管理思维水平系企业人的终极领导能力?
u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u 决策与决断中的价值取向有什么意义?
u 价值观如何决定我们的心智模式?
u 为什么说企业价值观最终会决定企业的存亡发展?
u 世人观阳,老子观阴——老子的太极思维模式解析。
u 如何从老子智慧参悟中修炼我们的价值观?
u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的思维启迪。
u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的领导发展策略。
第五单元 太极智慧与识人、用人之道
u 为什么说现代企业领导力根本首在识人?
u 老子是以什么标准识人的?
u 企业应如何智慧性地建立自身的人才标准?
u 人才观的道与德是什么?
u 为什么说真修道德者必会成就大学问?
u 用人才究竟是用人的什么?
u 识人究竟要识人的什么?
u 如何让你的属员心安?
第六单元 老子智慧与领导策略
u 治大国,若烹小鲜的上乘领导境界。
u 何为道,何为术,何为智慧?
u 正心智慧与太极应用有什么关联?
u 为何古人将谋略称为阴阳术?
u 为何说企业谋略的根本系其对资源价值的重新界定和选择?
u 谋略从辨证中来——老子智慧与企业辨证法
u 为什么说谋略之道必须尊道厚德。
第七单元 道德智慧与守中的领导力提升
u 从老子道统智慧领悟现代企业之领导力标准。
u 心智模式与领导力成就。
u 道德与品性修为的领导力修炼。
u 言、行的智慧与领导力成就。
u 何谓守中,与领导力智慧有何必然关系?
u 柔弱胜刚强的领导处柔智慧。
u 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的领导哲学。
第八单元 太上不知有之的新领导智慧
u 老子大道智慧与基业常青原理融通。
u 智慧参悟与企业命理掌控。
u 基业常青与价值观修炼的内在必然。
u 利他的智慧与企业的超越价值论。
u 老子的道德智慧与企业道德解析。
u 合格的企业公民与企业长治久安之道。
u 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领导哲学。
u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的核心思想。
结束语
路好走请关注远方,路不好走请留心脚下。
关注远方可以让你高瞻远瞩,捕捉未来机会,并规避未来风险。
留心脚下可以让你走好每一步,不至于让你不好的时候深陷泥潭。
一路同行,既要关注远方,又要留心脚下,好的地方在远方,而危险往往在脚下。愿每一个有梦想的人到达自己向往的地方!